甘肃日报
2020年08月10日
第03版:专版

芳华八载砥砺前行 凝心聚力续写华章

——甘肃省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纪实

保障房项目——白银银西小区。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环县富润小康嘉园。

乡村振兴项目——李家庄田园综合体栖云田园小镇。

棚户区改造项目——麦积区公园嘉园。

康养产业项目——天水国家级养老示范基地。

基础设施项目——榆中教育园区。

赵丽萍

宝剑锋从磨砺出。8月9日,甘肃省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踏着新时代铿锵的步伐,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第八个年头。这八年,见证了昨日的栉风沐雨,也筑起了未来的牢固基石。

企业发展道路上没有一马平川,任何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从单一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融资代建主体,发展成涉足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拥有九家子(分)公司、三家参股企业、一家并表公司的省属国有大型投资运营企业,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以敢于亮剑的战斗精神和奋勇争先的实战姿态,在创新中发展壮大,释放出强大正能量。

把握成事之“要” 住房工程暖民心

2012年3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推进全省保障房融资建设,完成“十二五”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下,甘肃城乡发展集团的前身——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遮风挡雨、温暖舒适是百姓心中对“家”的构想。让住者优其居,一直是甘肃城乡发展集团努力的方向。成立伊始,企业就以创新思维推进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融资代建工作,在平等协商和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与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酒泉市、嘉峪关市、临夏州等6个市州签订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融资代建协议》。

一砖一瓦,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为百姓搭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从“忧居”到“优居”,省保障投公司不仅有效解决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而且实现了项目建设模式的大胆创新,圆满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共投资72亿元,融资代建保障房2.9万套238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全省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

“解锁”发展之“困” 多措并举促转型

为了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作为省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融资平台的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也面临融资成本变大、门槛变高、渠道变窄等困难,进而影响到重大项目投资。

善弈者谋势,有勇者脱先。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主动适应宏观政策及政府性融资平台规范转型发展的新要求,科学研判、超前谋划,认真贯彻国资国企改革精神,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理顺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在积极履行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重要城市功能体和政府指定项目投融资、代建工作职责及开展国家开发银行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等业务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养老地产、旅游地产、融资性担保等业务的运营模式,确立了“为人民美好生活补短板,为新兴产业发展作导向”的“双为”发展理念,并于2015年8月9日,经甘肃省政府同意,正式更名为甘肃省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围绕以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主业的历史,开始了市场化转型的探索,先后在天水麦积区等地进行了温泉度假、健康养老等项目的开发,完成投资4亿多元,向市场化迈出了第一步。

2017年9月以来,甘肃城乡发展集团持续加快市场化转型的步伐,并于2019年5月正式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标志着今后集团公司可按市场化原则开展金融机构正常融资,对集团公司加快市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甘肃城乡发展集团紧紧围绕“基础设施补链条,城市服务聚集群,乡村振兴强龙头”的发展思路,通过构建母子公司管控模式,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形成了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乡村振兴三大业务板块,逐步走出了产融结合、城乡融合、政企合作新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健康养老、温泉度假、特色小镇及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投资金融等多个业态。重点实施了总投资22亿元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李家庄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16.63亿元的天水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26亿元的泾川温泉小镇大景区项目、总投资27亿元的榆中县教育园区及相关配套项目、总投资13.5亿元的庆阳“城乡新居”棚改项目,以及尼泊尔蓝毗尼田园综合体、栖云敦煌·西坡民宿等项目,进入了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的快车道。

赋能康养产业,夯实民生福祉。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甘肃城乡发展集团努力探索和深耕康养产业投资、运营和管理模式,以天水麦积全国养老示范基地为依托,成立了甘肃城乡发展集团康养事业有限公司。按照培育新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的任务部署,该公司着力推动陇东南地区康养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天水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为中心的康养产业发展体系。

泾川县是西出长安通往西域的第一门户重镇,是东越陇山进入京都的最后关陇咽喉。2019年6月,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以发展旅游弘扬地方文化为初衷,与泾川县人民政府签约,开始泾川温泉度假村开发建设运营合作。截至目前,泾川温泉度假村项目已纳入《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和《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列入“2020年全省重大前期项目清单”。

卓尼县是文化的“大观园”,尤其以“藏王故里、洮砚之乡”的美誉闻名于世。卓尼县洮砚乡达吾道村集两大核心文化的发源地与原产地于一身,拥有巴郎鼓舞、洮砚雕刻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是文化旅游项目中极其稀缺的资源宝藏。近期,甘肃城乡发展集团成立调研小组赴洮砚镇纳儿村下达勿自然村,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和考察了下达勿自然村区位优势和文化禀赋。经过调研小组的考察,甘肃城乡发展集团计划依托卓尼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构建完备、连续的文化体验系统。同时,结合其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拓展其他体验内容,并进一步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共同打造品牌优势突出、体验内容丰富、配套服务完善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打开腾飞之“翼” 深耕乡村兴沃土

唤醒田园“沉睡资源”,奏响乡村“现代牧歌”。农业发展始终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田园综合体”正是国家在振兴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将乡村规划和休闲旅游度假融合为一体的一种新模式。榆中县栖云山李家庄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国家财政部确定的全国首批8个田园综合体试点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项目。项目于2017年7月正式获批。2018年5月,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与榆中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项目全面建设的序幕。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李家庄田园综合体成效显著,榆兴农庄、千亩花海、农业种植、智慧农业产业等多渠道齐发力,不仅拓宽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路,也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闲暇娱乐的好去处。

远离城市和车水马龙,邂逅兰州近郊最美田园小镇,看水雾蒸朝阳,看夕阳挂山梢。栖云小镇作为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的核心项目,集餐饮区、休闲区和住宿区三大功能区域于一体,于2019年9月上旬开工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工作已完成96%,正在进行玻璃安装、部分房屋装修、室外基础设施和景观工程施工。同时,栖云小镇的运营招标工作也已完成,引进北京壹方城公司,积极推进策划、运营、招商、培训等工作。

千亩花海引人醉。山花烂漫的季节,走上田野,走上山乡,千姿百态的鲜花,赛丽争艳,炫姿耀彩。这里,就是榆中县烂漫花海景区。千亩花海项目于2019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正式投运,根据市场需求逐步配套了彩虹桥、花间田飞索、喊泉、迷宫等网红“打卡”娱乐景点。连续举办了花间田摇滚音乐节、农民丰收节暨艺术节等十余场主题活动,客流量累计达到55万人次,收入突破4000余万元。今年以来,烂漫花海景区营业收入110余万元,吸纳了榆中县各景点近三分之一的游客量,已在甘肃省内及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大影响,成为我省旅游市场的一张亮丽名片。

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甘肃城乡发展集团引导下,农业插上科技的“金翅膀”,让农业飞得更高、飞得更快、飞得更远的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近日,该企业协调引进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已经在榆兴农庄智慧农业大棚得到运用。“徜徉”在温室大棚里的果蔬,浸润着科技“肥料”,享受着“日光浴”。此外,通过“微信接龙取菜”的网络营销方式,让优质果蔬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扛起使命之责 脱贫攻坚不歇脚

助力脱贫攻坚,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近日,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对2019年度省直和中央在甘单位帮扶工作考核情况进行通报,甘肃城乡发展集团被评为“好”等次。这一荣誉的背后,是集团公司多年始终不渝的坚守和实实在在的投入。

贫穷、闭塞曾是武山县咀头乡鸣鼓村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封闭的农耕生活像一条绳索将人们拴在了黄土地上,单一的种植结构,微薄的种植收入,闭塞的交通让这个小山村迟迟迈不开发展的步伐。鸣鼓村的出路在哪儿,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如何帮助当地村民摆脱现状?这些,都是甘肃城乡发展集团帮扶鸣鼓村之初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下好交通扶贫“先手棋”,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与乡政府、村委会签订了“产业路”修建协议,冒酷暑、顶风雪、翻山梁,耗时3个月,投入64.5万元,硬是在崇山峻岭间劈出了一条12.5公里的产业路,结束了多年来农产品种得出来、运不出去的尴尬局面。为进一步方便农作、运输,该集团公司又投入10万元,为鸣鼓村安装了30盏太阳能路灯,彻底解决了全村夜间照明问题。

2018年,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村情民意,甘肃城乡发展集团筹资15万元,引进优良马铃薯原种“陇薯十号”和优良柴胡品种,种植马铃薯230亩、中药材400亩,初步确定了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加快调整种植结构。2019年,集团公司强化资金和技术支持,免费发放6.57万元的有机肥900袋、地膜200卷,邀请种植专家进行系统培训,并将洋芋产业与农产品深加工相融合,出资在鸣鼓村建立粉条加工扶贫车间,形成农民入股、产销一体的合作社,开启了全程“保姆式”服务模式。

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把“金秋助学”列入2019年度集团公司七项重点帮扶任务之一,专门制定了《教育扶贫“金秋助学”试行办法》,首期筹措资金3万元,资助奖励了11名当年考入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

两年多的时间,甘肃城乡发展集团在鸣鼓村这片土地上聚焦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教育扶贫,带领当地村民勾勒出一幅结构多样、产业丰富的绿水青山画卷。

高扬信念之帆 锤炼党性铸党魂

党的十九大以来,甘肃城乡发展集团坚决以不惧风雨的果敢之气、不畏繁杂的沉稳之气、不慕浮华的宁静之气,发扬“守正出新”的企业精神,凝心聚力奏响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多年来,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甘肃城乡发展集团积极开展“标杆党支部”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了抓党建、促业务的“1乘X大于1”的党建工作理念;形成了“333”扶贫开发模式;形成了党建、生产经营、党风廉政建设“三维”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形成了“同向、同频、效率、效能、敬业、专业”的职工职业操守;形成了“政治导向、问题导向、业绩导向、实干导向、口碑导向”的企业工作导向。

集团公司始终坚持把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作为提升公司党建质量的重要抓手,结合实际,全面对标省属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6个方面的27条具体规范,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植入”政治标准、“嵌入”组织标准、“融入”生活标准、“加入”队伍标准、“投入”保障标准、“纳入”考核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六入工作法”。抓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现了以党支部工作标准化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以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带动公司党建工作科学化,形成了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提升的同频共振局面,为集团公司打破项目短缺、人才短缺、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提供了基础支撑和组织保障。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集团公司党委多措并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民主生活会、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让企业管理人员正视自己的不足,整改落实、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永葆斗志,形成“相互指正、相互提高、相互融入”的良好工作氛围,为集团公司接下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今天,甘肃城乡发展集团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将继续保持敢作敢为、敢抓敢管、敢闯敢试的劲头,紧绷一根弦,长立一个志,以强劲的发展厚势走向转型发展的新时代。

2020-08-10 ——甘肃省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纪实 1 1 甘肃日报 c205090.html 1 芳华八载砥砺前行 凝心聚力续写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