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锋 孙新春 魏海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从四川芦山地震发出“灾情就是命令”的指示,到云南鲁甸地震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从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牢固树立切实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到河北唐山考察时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生命、情系民生的执政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
甘肃省地处内陆,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会地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具有数量多、覆盖面广、群发突发、灾情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省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近十年来,我省先后发生了“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3·2”东乡县城特大滑坡、“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7·22”岷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7·25”天水群发性山洪地质灾害、“7·12”舟曲江顶崖滑坡、“7·18”临夏群发性地质灾害等重特大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十分严重。截至目前,全省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8021处,威胁影响人口达216.26万人,威胁财产1196.07亿元。虽然通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全省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中小型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严峻,防灾减灾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甘肃省自然资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防为主、群专结合、群测群防”防治理念,按照全面覆盖与重点防范并重,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并举,动态巡查与简易监测并行的原则,着力构建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新路子。地灾调查精度不断提高,监测预警体系日趋完善,综合防治效果日益显著,应急避险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支撑保障切实增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取得了因灾伤亡和财产损失逐年下降的显著成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直面灾难 完善体系
筑牢地质灾害防治根基
舟曲,一座地处甘肃东南部大山深处的小县城。2010年8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袭击了这座位于白龙江上游的高原小城。顷刻间,这里满目疮痍——江水淹没县城三分之一的面积,千余条生命瞬间离去,数百个家庭支离破碎。根据灾害范围和损失评估报告,全县15个村、2个社区受到了灾害的侵袭,受灾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6470人,人员伤亡惨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灾难性山洪泥石流。
风雨同舟,舟曲不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爱心帮扶下,参与重建的甘肃地矿铁军队伍和各级部门的2万多名建设者,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座“新”舟曲在废墟上重生、崛起。
舟曲灾区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多重灾害叠加。因此,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既是舟曲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舟曲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据时任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舟曲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前方工作组专家组组长、甘肃省原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黎志恒介绍,舟曲县城坐落在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等峡谷的交会处,最高和最低海拔相差2400多米。“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呈扇形冲向城区造成灾难。城区暴发的6条泥石流沟从西向东分别是寨子沟、销水沟、龙庙沟、三眼峪沟、罗家峪沟、南峪沟。三眼峪沟、罗家峪沟泥石流从出山口到达最近的第一个建筑物时间不足2分钟,到达县城入白龙江的时间不足5分钟,流速之快,令人防不胜防。
灾害发生后,甘肃省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Ⅰ级应急响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救灾,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迅速联合派出专家组,一起制定了部、省两级《国土资源系统抢险救灾工作方案》,立即组织及安排地勘专业队伍开赴一线,展开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及时为来自全国各地支援的有关部门及救援队伍提供舟曲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图,准确研判出这次特大地质灾害的诱因,有力、有序、有效地保障了抢险救灾工作。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导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2010年9月,自然资源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了《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规划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在加强防灾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灾区重建和人员安置各类因素,提出舟曲县城泥石流设防标准为百年一遇;规划明确实施26处重大综合治理工程,从根本上减轻和消除地质灾害的威胁与影响。规划的出台,为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减灾委专家黎志恒教授回顾了当时甘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响应、信息化建设、技术装备、防治标准、科学研究、行业进步和法治化建设等工作历程。他表示,舟曲属地震多发和较强活动区,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据资料记载,从1904到1981年,舟曲白龙江北岸的泄流坡滑坡体先后共发生过8次大规模快速滑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泄流坡滑坡体直接掩埋S313公路冲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对下游乡镇群众构成威胁。
黎志恒说,1981年4月9日凌晨,位于县城白龙江下游约5.5公里处的河流左岸泄流坡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山体滑坡堵江事件,滑体冲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断流,原兰州军区部队官兵经历了27天抢险救灾,方始转危为安。当时县城三眼峪沟流域面积25.75平方公里,沟道最高点和最低点入河口处之间高差达2488米。1978年、1989年和1992年在三眼峪沟就暴发了三次泥石流,造成数十人的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10年之后的今天,舟曲的变化令人十分欣喜。曾经千疮百孔、惨不忍睹的受灾县城不复再见,昔日泥石流带上,两条巨大而整齐的排导渠犹如巨龙一样延伸到滔滔的江水中,蔚为壮观。排导渠上,几座彩虹式的大桥连通南北,白龙江日夜安澜,在静静地流淌。沿岸被洪水冲毁的堤防已经重新建起,曾经一片狼藉的三眼峪、罗家峪等排洪沟被修葺一新,宽阔的沟道被绿化带包围,平坦的柏油路花草相伴,已成为集防灾和休闲娱乐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人文景观。
据了解,白龙江城区段堤防修复工程将原来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三眼峪沟排导渠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人工排导渠泥石流工程,由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勘测设计,省地矿局二勘院施工,采取排拦结合的方式,沟道内17座拦挡坝层层布防,形成一条总长2160米的复式排导堤,是我国近年来实施的首创典型代表性工程。
目前,舟曲县正在整合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山洪灾害防治系统、气象信息与短信预报系统,新建统一高效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决策指挥平台,合力构筑防灾减灾的堤坝。建成后的舟曲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舟曲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的建成使用,极大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了舟曲灾后重建区的长治久安,守护舟曲人民安居乐业。
2011年3月2日,甘肃东乡县城发生大滑坡,土方量达18万余立方米,对城区中心撒尔塔文体广场造成掩埋性破坏。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短时间内落实国家支持项目资金,启动实施总投资19.87亿元的东乡县城灾害治理和灾后重建规划,地灾防治实施方案实行开发性综合治理措施,投资规模达5.87亿元,帮助东乡族自治县29万各族人民建设一个地质安全、功能完善、风格独特的现代化县城。
2013年5月,滑坡治理工程顺利完工,彻底消除了滑坡隐患,为东乡县的城镇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乡县,实地查看了治理成效,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8年7月12日,舟曲县南峪乡江顶崖滑坡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立即派出专家指导,甘肃省委省政府靠前指挥,省地矿局监测院和三勘院临危受命,承担了应急治理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工期只有180天。这是甘肃省地矿局施工规模和施工难度最大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为确保治理工程顺利实施,三勘院立即成立了以院长张卫雄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施工现场指挥部,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谱写了一曲无私无畏的时代凯歌。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东乡县城大型滑坡、江顶崖特大滑坡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甘肃省地质灾害治理的“三大战役”。
入汛以来,甘肃各地连续遭遇强降雨侵袭。笔者在甘南、陇南、临夏采访时看到,由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在多次暴洪中经受住严峻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质灾害防灾效果显著。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避让搬迁工程,不仅成为贫困群众的致富工程,也成为受灾区群众的安全保障工程。一项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打造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墙”“防护堤”。
特大天灾,是生命的劫难。劫难面前,奏响的是生命的壮歌、不朽的感悟、发展的启迪。当噩梦过去,大地归于平静时,收获的是精神的丰碑。灾难留下的,决不仅是巨大的伤痛,更是重生的力量。
高度重视 全面部署
构建地灾防治保障机制
多年来,自然资源部对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每当突发重大地质灾害,部领导带领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面对面指导抢险救灾和地灾隐患应急排查工作,帮助我省渡过难关、破解技术难题。特别是2014年,国家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上,将我省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省份,给予了大力支持,全面推进了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对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自然资源系统来说,大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仅是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现实需要,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
在舟曲县南峪乡江顶崖滑坡灾害发生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第一时间赶赴大川镇、南峪乡实地查看险情,现场指挥处置,并连夜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专题研究部署防灾抗灾救灾及江顶崖滑坡处置工作。他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依据灾情及时做好人员疏散和转移避险,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发生山体滑坡时,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深入东山镇谢家村牙豁口滑坡险区,实地检查牙豁口地质地貌条件、滑坡变化特征,了解应急处置方案和防治措施等情况,并要求前方工作人员做好万全准备,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滑坡体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4月30日,甘肃省召开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做好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批示。宋亮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救灾相结合,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压实工作责任,细化预案措施,确保进入临战状态,严防各类灾害和次生灾害发生,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进入汛期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思维要求全省自然资源部门把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和作风,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决防止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履行好“全力防、配合救”的重要职责,绷紧地质灾害防治这根弦,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防汛减灾各项部署要求,对可能成灾的地区加强分析研判,科学划定危险范围,明确防灾避险预案和治理措施,确保不放过一个疑点、不错过一个盲点、不留下一片空白区,抓住重点落实各项措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确保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到位,确保临灾避险措施和预案落实到位,尽最大努力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灾害损失。
精准施策 避让搬迁
让老百姓过上安心好日子
夏日的东乡县城,宽阔的马路以主街道为中心,呈放射状流畅发散至各个建筑之间……这座崇山峻岭间崛起的新型县城,便是地质灾害治理的成果。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总人口有50多万,是我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海拔2400多米,有“黄土高原第一山城”的美誉。2011年3月2日18时55分,突然一声轰响,县城中心区撒尔塔文体广场突发滑坡灾害,整个县城严重受损。
2011年4月30日,针对“3·2”东乡县城特大滑坡灾害的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由省政府审批下发,规划总投资近20亿元,重建项目全面落实。
一座新县城,让人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
一座新县城,托起了东乡民族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的梦想。
面对灾难,面对贫困,面对一次次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状况,如何充分发挥整合资源,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后恢复重建,成为省自然资源厅各级领导思考的重大问题。省厅工作人员数十次深入实地调研、综合论证,逐步探索形成了“一个思路”“三个整合”,按照先治理、后重建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3年内完成总投资约5.88亿元的防治工程,实现了综合治理效果。
2014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先后向甘南、临夏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及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县、自治乡等地区安排资金合计6.44亿元,助推了我省精准扶贫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盛夏时节,笔者来到白龙江畔的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搬迁新村,流水潺潺,远山含黛,村民们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14排错落有致、宽敞明亮的藏式民居就像14串“佛珠”镶嵌在这块吉祥的土地上。坪垭藏族乡昔日遭受地质灾害隐患侵袭的同胞,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过上了幸福生活。
“最近货卖得剩下不多了,过几天准备去城里进一批货。”笔者见到李吉地卓玛时,她正在自己的小卖铺里整理着货架。
李吉地卓玛一家是坪垭藏族乡坪垭村人。去年5月,从山上搬到了现在的易地搬迁点,一家6口人住进了140平方米的新房子里。在山上的时候,一家人全靠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去年,丈夫出了意外事故,导致脊柱受伤、瘫痪在床,养家糊口的重担全落在李吉地卓玛肩上。现在,她家告别了山上破旧简陋的老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帮扶单位帮她开了小卖部,她还在新村的扶贫车间上班,每月能挣2400元,再加上低保,生活已非同往日。
谈起了自己生活的新变化,李吉地卓玛满怀喜悦地说:“原来在山上,除了黄土还是黄土,吃水很困难,每天都要去最深沟底的清泉里运水回家。自从搬下了山,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这在以前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坪垭藏族乡地处城区西北白龙江南岸山腰地带,是陇南市25个特困片区乡镇之一,所辖9个行政村5697人。境内沟壑纵横,地势高而陡峭,属典型黄土丘陵梁峁沟壑区,大部分村社处于地质灾害的威胁区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高山路陡土地薄,广种薄收生产难,辛辛苦苦忙到头,多数粮草喂牲畜,要想修房谋发展,还得外出卖劳力。”当地流传的民谣,一度是生产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为从根本上解除地灾威胁,有效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省自然资源厅坚持生态修复和扶贫脱坚工作有机结合,通过3年的努力,争取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资金4944万元,全面完成搬迁避让工程。8个村1236户村民顺利入住新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民族团结示范点、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区、美丽乡村和民族风情旅游村。
临夏市城区北山根沿线3公里的狭长区域内,居住有645户2200余人。这里房屋多为沿山建造,土坯房居多,且年久失修,存在灾害隐患点多达37处,每年汛期房屋倒塌、山体局部开裂滑坡频发,严重威胁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9年,省自然资源厅下拨搬迁避让资金3084万元,用于城北街道、红园街道两个地区,结合当地政府的各项投入,搬迁避让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通过2年多的努力,临夏市城区北山搬迁避让工程全面完成,昔日遭受地质灾害隐患,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截至目前,771户村民顺利入住新家园。
“过去的条件非常差,夜里要是下一场大雨,山上的泥石流就铺卷着大石块滚了下来,有些人家的房子都冲垮了,哪能想到还能住上这宽敞、明亮、暖和的楼房。”王玉忠从前是北山上的居民,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搬离了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谈及易地搬迁政策的他,眼中尽是满满的感恩与欣慰。
一项项地灾治理和搬迁避让工作的有序推进,让一户户少数民族贫困户逐步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更增强了一个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全力发展产业实现摘帽脱贫的信心。
统筹协调 科学高效
打造地灾综合防治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健全完善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四大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做到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统筹协调、防治高效,才能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效益。
——调查评价体系。全面开展了86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基本具备成灾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地段或区域逐一排查,现已完成53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209个重要城镇风险区划工作。基本查清了全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和隐患底数;探索建立了党委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主抓、社会资本参与的开发式地质灾害防治模式,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与扶贫开发的统筹结合,有效整合了各部门、各单位资金和社会资本,形成了工作合力,提升了防治工作效率。
——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全面覆盖与重点防范并重,专业指导群测群防与监测预警并举,动态巡查与简易监测并行的原则,健全了省、市、县、乡、村、组以及监测人的“6+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2014至2018年以来,实施监测预警项目27个,省级发布预警信息303次,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14次,紧急转移疏散群众16万人,避免人员伤亡1.54万人、经济损失3.82亿元。
在兰州、陇南、天水等重点防范区域,建成了300余处专业监测网点。多层次监测预警体系已基本形成,省级和市州建立了自然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共建共享的雨情、水情、灾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和预报会商联动机制。
——综合防治体系。结合城镇化建设、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综合运用疏导分流、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方式,精准制定具体防治方案,实施了综合防治工程。同时,坚持搬迁与扶持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应急能力体系。自2014年我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开始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先后投入44.31亿元用于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兰州市、陇南市、天水市和甘南州等9个市州和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36个县区率先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与监测机构。建立了3000余人的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队伍和1.4万余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队伍,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体系全覆盖,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应急处置体系。全省已开展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搬迁避让9754户、治理工程320处,基本消除和有效控制了2904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有效保护了85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综合防治成效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甘肃省自然资源系统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时机,采用发放宣传单、“明白卡”,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设立警示牌等多种手段,向群众宣传防灾避险知识,在地质灾害相对集中的乡镇(街道)、学校、村社,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掌握地质灾害避险常识,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地举办各类宣传培训活动2144场次,开展防灾演练1745次。开展了“守护家园——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巡展宣传活动,以“科普大篷车”的形式进行巡回宣讲,免费发放地质灾害预防知识手册、视频光盘7000余张,观众达3万多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
“防灾胜于救险。”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一直坚持这样一个理念:“防治地质灾害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自然资源部门的职责是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防治地质灾害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确保零伤亡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18年和2019年舟曲江顶崖、东山镇下庄村牙豁口发生两次特大型山体滑坡,由于监测预警到位,及时撤离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彰显了我省在防灾避险方面的的初步成效。近日,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公益性专业队伍承担了“甘肃地质灾害防治成果后评估与科普实践”等一系列重要任务,目的是全力支撑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装备现代化进程及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治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今天的甘肃,特、大型地质灾害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中小型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严峻。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担负起防范地质灾害的责任,聚焦防治重点任务,紧盯监测预警、避险关键环节,发挥风险防控技术优势,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筑牢“安全墙”、守护“生命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