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星期一
2020年08月03日
第03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温暖的回响 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

安居乐业 幸福花开

生姜产业提振了村民信心,是下步要重点推广的产业。

龙头新村移民搬迁后,部分村民又新增盖了房子。

食用菌产业在全县推广成效明显。

秀丽的山水,整洁的院落,构成了龙头新村诗意的轮廓。   本版照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东 叶海 陈多 薛砚 张子恒 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徽县龙头新村的故事,如同那条穿村而过的河流,蜿蜒流淌了12个年头。

2008年灾后重建,徽县江洛镇所辖的赵河、黄坝、邱张门、沿川4个行政村的88户群众先后搬迁到了龙头新村。新地标伴着重建,一路演绎着很多温暖故事。

2009年6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了龙头新村,考察灾后重建工作,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当地党员干部,一定要把乡亲们的生活安排好。这句话成了徽县党员干部永远的使命和信念。

如今,新村焕然一新,群众安居乐业,全面吹响了幸福发展“集结号”。结合产业推进、旅游发展、务工就业,新村实现多元发展,干群一心向乡村振兴要“加速度”。

给总书记报声喜讯吧,我们脱贫了,我们要努力,一定如期迈向小康。

1 易地搬迁暖民心

走进夏日的龙头新村,风鸣山间,水绕陂田,满山满谷都是城里人所向往的恬淡。

村民曾良奎已经步入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但他依旧精神矍铄地喜欢跟土地打交道。一边带着一对双胞胎孙女玩耍,一边翻松土地准备种菜,曾良奎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新生活。

12年前,曾良奎一家搬进了龙头新村易地搬迁点。农闲时分,他总是喜欢抬头眺望山上的老家,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要不是当年搬下山,不知道现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58岁的曾良奎是从邱张门村搬迁过来的,原来的6口之家,如今已经成了9口之家。儿子儿媳妇在临近的乡镇务工,每天可以随时回到家。如今的生活,收入不错,通行方便,普通病不用出村就能医治。

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住在山上的破旧土房里,每次回家要蹚河、爬山、过坎,遇到下雨天便没法出门。“出门不易,留下更难”,曾良奎愁了大半辈子。

现任龙头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存田向记者介绍:“汶川地震发生后,包括杨柳村在内的赵河、黄坝、邱张门等4村136户村民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由于村子地处半山区,除了46户群众原址重建外,剩下90户村民因原址无适合建房的地块,全部搬迁到龙头河滩地集中安置重建,也就是今天的龙头新村。”

当时在中央、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村从2008年底开始重建,当年底,90户重建户便全部建成新居并先后入住,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

搬到新村,许多人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希望。

细数搬迁后的生活变化,有很多村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地震前我们这儿是‘五不通’: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网、不通邮,地震后住进了四合院、走上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村民们还在农忙之余,组织跳起了广场舞……”

秀丽的山水,整洁的院落,构成了新村诗意的轮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配套规范了道路、广场、沼气、供水、河堤、供电、绿化等设施,装上了太阳能、健身器材、路灯,建起了幼儿园。如今的新村美不胜收,谁来参观都忍不住要夸赞一番。

近年来,龙头新村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强基础、补短板,水电路房网不断提档升级,全村各项建设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新村获得了“二次腾飞”。

2 特色产业铺富路

盛夏七月,徽县江洛镇处处绿意盎然。

黄坝村村民马喜花正蹲在田埂边上,细心地把一株株生姜翠绿嫩苗边的杂草拔去。马喜花在这片种植基地打工一个月了,每天都勤勤恳恳,像是照顾自家孩子一般给嫩苗拔草、施肥。天上日头热,可马喜花的心头更热,得管护好眼前的苗子,今年家里的收入,有一半都得靠它!

“以前咱村里人哪种过这个,我听老板说,种生姜重技术也费工,价格也高,所以我也不敢放松。公司每天派车接送我们各村的人到基地打工,务工方便,收入又好,一定得给人好好干。这个活儿能干到快10月,至少能挣1万多元。”马喜花高兴地说道。

如今,江洛镇已经建立500亩生姜种植基地,吸纳了龙头新村、黄坝村、玉石沟村等附近5个村近300余人务工。

生姜种植基地由徽县富邦农业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建设,29岁的公司负责人李露飞是退伍军人,他脑子活、人爽快,想在家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了解到,生姜种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徽县的种植环境也十分适宜生姜种植,便大胆展开试种。2017年,李露飞的生姜种植基地达到20亩,每亩纯收入可达8000元。

他想要再扩展规模,但面临着缺资金、缺人力的问题。

“扩大生姜种植面积,意味着需要很大资金投入,除了流转土地和种苗投入外,栽种、拔草、施肥、扒姜、晾晒等过程都需要人工,工资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李露飞说道,“在政府的指导支持下,2018年,我们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吸纳了江洛镇2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173.55万元,村集体经济入股20万元,我们每年按照10%的标准给贫困户和村集体固定分红,让大家一起共享生姜收益,多方共赢。”

去年,500亩生姜种植基地取得丰收,入股贫困户每户至少分红2000元。今年,越来越多像马喜花一样的村民实现了在基地就近打工,预计基地带动当地群众获得劳务收益近200万元,切实拓宽了群众的致富渠道,巩固了当地脱贫攻坚成效。

兴产业、助发展、带民富。

近年来,江洛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安排部署,狠抓“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产业富民政策惠及龙头新村群众,通过打好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合作社带动、自我发展等组合拳,不断培育壮大了苗木繁育、生姜种植、家禽养殖、中蜂养殖等产业。

截至目前,已累计为龙头新村贫困户配股11.03万元,实现分红0.79万元,贫困户均已脱贫。与此同时,新村村民增收渠道在巩固现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特别是村内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幅增加,目前,劳务输转人数占全村总人数的60%以上,劳务输转成了村民增收的又一个重要途径,新村群众在镇区餐饮商贸服务业和顺合果仁公司、富邦公司等扶贫车间就业成了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3 绿水青山“淌”金银

无山不青,无水不秀,这是徽县的真实写照。行驶在县内的乡村公路上,犹如穿行在一条水墨诗画的长廊中,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在这幅壮阔的山水画卷中,龙头新村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龙头新村今天的样貌,源于对村庄的规划引导、分类整治和精准发力。建设之初,龙头新村就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而建。

如今,龙头新村以生态为底色,形成了生态种养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齐发展,成了新时代田园生活的新模板。

盛夏时节,漫山遍野的经济林果摇曳生姿、肆意生长。而山下,李江明的三个鱼塘成了方圆百里垂钓爱好者打卡的好地方,成了村民致富发展的参考学习对象。

爱琢磨事的李江明是村民的主心骨,在他的引领下,村里成立了隆兴源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出产的肉鸡和鸡蛋打出了品牌,入股贫困群众因此而顺利脱贫。

这样的场景,在徽县大地总能找到相似的一幕。

山,是榆树乡的大写意。高高低低的山,看不到头,望不到边。山中有梁、有沟、有水,像和睦的大家族,一派兴旺之气。

以松、栗、红豆杉为主的各种北方树木,群英荟萃一般,汇成大片大片的林海,这片土地一下子有了灵气。

“合作社成立7年时间,红豆杉苗木的种植面积也从不足300亩,扩大到现在的500多亩了。”在苗木基地里除草的马建国扶了扶头上的草帽对记者说。

马建国是徽县盛福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近年来,合作社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带贫路子。

何止苗木。依托良好的生态“底色”,徽县深化“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先后发展“青泥黑猪”“青泥岭树蜜”、苗木、蔬菜、西瓜等30多个优势产业。带动全县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126家,2019年为贫困户分红6120万元,为脱贫攻坚注入不竭动力。

生态致富,“美丽”发家。这样的生动场景,还体现在风生水起的乡村旅游上。

在北茶马古道上,火站村的名气由来已久。这里正在成为都市人追求的休闲胜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水环绕村庄、处处花草繁盛、家家美食飘香的好地方。

“在美丽乡村提升改造中,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粉刷房屋、清洁街道的‘初级层面’,而是充分利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将人文历史、乡风道德融入其中,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榆树乡党委书记耿杰介绍道。

看到家乡的变化,漂泊多年的王江燕和丈夫告别了打工生涯,像村里许多外出务工的人一样回到了家乡。两年前,她通过培训学习电商知识,开始经营起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帮助村民卖木耳、蜂蜜等农特产品。

“火站村大变样了,我们的农特产品也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日子越过越好了。”王江燕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在这场蜕变中,龙头新村也不甘落后。

现在,漫步龙头新村,到处机器轰鸣,新的规划建设方案正在落地生根,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呼之欲出。

28岁的李蓉蓉这几天又回来了,这个远嫁的姑娘爱回龙头新村,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憧憬。

小时候的山路走怕了,她曾经特别排斥故乡,如今感受着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她越来越依恋这个家了。

父亲最近在原来一层房子的基础上,又升级加固增盖了第二层,小别墅还没有完工,但雏形已经是村里的一道风景。她说:“这里的绿水青山吸引了很多远方的游客,最近家里筹划着开个农家乐,要将远方的客人吸引来。”

4 新兴业态助增收

徽县所属的陇南市,地处“秦陇锁钥,巴蜀门户”,因山大沟深、交通闭塞,长期无法摆脱贫困的桎梏。但在信息时代,电商成为这里经济社会发展的“衣领子”工程。

曾经在外闯荡的张磊,是龙头新村最早涉足电商事业的年轻人。在外打工的同时,他积累了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一心想着回乡创业。能向徽县电商的标杆梁倩娟请教一二,是他梦寐以求的。

这几天,他的小店迎来了这位全国人大代表。从北京回来后,“梁掌柜”就一直走村入户,奔波不停,手把手给像张磊这样有兴趣投身电商事业的当地群众传授致富技能。

除了履职尽责外,最近一段时间,梁倩娟每天还和丈夫一起在大河镇等乡镇进村入户收购农特产品。7月8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徽县县城青泥路上的陇上庄园扶贫馆时,梁倩娟还没有回来,两名工作人员正忙着登记快递发货单据。记者发现,馆内两间房子里放满了农特产品,有农家自磨面粉、香菇、腐竹、蒲公英茶、黄芪、土蜂蜜等,品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等了10多分钟后,梁倩娟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和记者打完招呼,“梁掌柜”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她开始在快手直播平台上带货,短短2分钟,粉丝就下了3份订单。

梁倩娟是水阳镇石滩村村民,2006年,她和许多同龄人一起踏上了南下务工的列车,在广东惠州一家电子厂务工,打工期间,细心的她发现南方人非常喜欢陇南的农特产品。2013年,她从广东返回家乡创业,涉足电子商务。2019年3月,梁倩娟开通了快手平台账号,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打开了电商扶贫的新局面,目前,她的快手账号已拥有40多万粉丝,仅2019年,梁倩娟在快手售出的农特产品超过10万斤。

截至目前,通过开办网店,梁倩娟的电商事业已经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群众增收,其中包括100多户贫困户。正因如此,2018年,梁倩娟以农民工的身份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做电商的初心就是要帮家乡特产打开销路,进而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当选人大代表以后,这种情怀更是变成了责任。”梁倩娟表示。

今年受疫情影响,在陇南,很多像梁倩娟一样的电商达人纷纷入局直播带货的新业态,希望从这个高效的新零售业态中寻找电商发展新的突破。

同样,面对新形势,陇南从市级层面深入推进电商同城配送工作纵深发展,徽县积极协调“金豪生鲜直通车”同城配送平台在蔬菜水果、外卖等基础上,特别推出陇南市各个县区的土特产系列,目前平台已升级到4.0版本,日均配送量近300单,日销售额近2万元,让广大群众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快捷、方便的生活服务。

“2019年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的讲话让大家深受鼓舞,我有幸作了发言,介绍了陇南电商扶贫的经验。”回忆起一年前的那一幕情景,梁倩娟仍激动不已。

11年前,习近平视察过梁倩娟的家乡。如今,发生在徽县大地上的动人故事,梁倩娟说,她还想再讲给总书记听……

2020-08-03 【温暖的回响 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 1 1 甘肃日报 c203857.html 1 安居乐业 幸福花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