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雄
王旻极,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甘肃省水彩画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王旻极水彩画最鲜明的特点,莫过于其宏大的野心,即试图将中西方绘画的特点进行融会交合。如果说西方有一种绘画形式最接近中国传统水墨绘画,那么非水彩画莫属。就材质而言,两者皆以水为媒,以水来调和颜料。当然,两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水墨画以墨为材,立足于传统书法的笔法,以写意渲染为技法;水彩画则以彩色颜料为材,以透视、结构、光影关系的强调为特质。然而在王旻极身上,却有了这种融合的可能条件:如果说受家庭熏陶练就的绘画“童子功”,大学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后来对传统作品的不断临摹创作,都使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念、形式及意蕴稔熟于心,那么大学期间对水彩画的偏爱及对油画创作的痴迷,毕业后近二十年从事电影美工、编剧、导演的实践经历,近年来水墨创作激情的极大迸发,使得艺术家对水墨思考与实践,对水彩光影、结构与肌理的把握都显得与众不同。这就为他的艺术融合提供了优渥的先天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王旻极对故土的热爱与对艺术的痴情。丰厚宽阔的陇原黄土地貌,不仅为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也提供了滔滔不绝的灵感。生于斯,长于斯,观于斯,触摸于斯,爱恨于斯,感悟于斯……题材无论南北,不出陇原;技法如何求变,不忘规范;情感无论悲喜,不逾自然,由此形成了王旻极水彩画的内生价值。
以我之见,水彩画无论千变万化,有两个要素至为重要,一是对光影的观察、捕捉与呈现;二是对水与颜料比例的探索及其视觉呈现。
在王旻极的绘画中,对于阳光的观察与捕捉十分独特。如小巷图,这是我们从小生长或者无数次路过的北方农村的小巷,时值盛夏午后,太阳将一棵杏树的浓影投在地面,日光直射,光线强得人眼前模糊,整个世界也因此变得不太真实,似乎蝉虫热得吱吱乱叫,野蜂热得左冲右突,花热得大气都不敢出,风也热得一动不动。整个世界充满了阳光的味道:悠然而持续,醇烈又清新。一幅简单水彩绘画,能够表现出日常生活与大千世界如此丰富的感觉与肌理,已近妙品;一件视觉艺术作品,能够由光影的视觉呈现,引带出观画者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受,岂不快哉!
二是在水与颜料的关系方面,王旻极融入了书法的笔锋、水墨的晕染、油画的质感,使得他的水彩画画面,既保有了其传统绘画的轮廓面目,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清新气象与细微肌理,如在陇南题材的画面,水灵的景观中,多了一些苍劲与厚朴;陇上遍布的黄土,变而为艺术画面中的鲜润,却又不失西部所独有的雄奇。观王旻极的水彩画,犹如遇见一位多年未见的旧友,其容貌虽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其神情气质却已迥然有别,也许因为其走过的路、涉过的水、经过的事、遇见的人,所以我们眼中所见,旧友还是旧友,山水还是山水,但却又分明已不是昨日的友人,也不是昨日的山水。
就我本人感觉,王旻极的水彩画有两种,一种是尽量客观呈现眼中所见,我将其称之为科学性绘画,也就是传统的写实绘画,极力呈现与还原世界的面貌,这方面王旻极虽然为其赋予了新的气质精神,但一般人却难以辨析;另一种是将眼中所见通过心中所思加以转换性呈现,我将其称之为观念性绘画,它与中国传统所谓之写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中仍然保留了所描摹对象的外在轮廓与内在肌理。
王旻极在不同阶段进行这两种不同创作的探索。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他后一种创作理念及其作品的。在这一批作品中,他将厚重的黄土,处理得有些呆板;天地间丰富的肌理,呈现得极为扁平;建筑物轮廓与线条,描绘得有些僵硬。然而如果我们将其与西部高天厚土、物态人事亘古至今的优渥与丰富、苍茫与悲凉、困窘与豪迈相链接,就能够自然体会到艺术家的神圣与艺术作品的魅力。而艺术家的最重要任务,也许就在于将日常生活中所行、所见、所思、所感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画面情境,为庞杂芜乱的外在事物打上自己鲜明的烙印,并让观者去感受到艺术家内在的情感状态而不是仅仅看到作品的外在表象。在这一点上,王旻极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在创作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画面平静下的波涛汹涌,平淡下的沧海桑田,平白中的丰富细腻,平和中的天凉秋好,通过笔法的融合,通过水彩的调和,通过块面的结合,已经初具气象,这是我从他的水彩画中所看到的新气象之所在,也是我感到非常喜悦之所在。
当然,因为传统的、观念的、世俗的原因,这条路径极为难走,但正因为如此,这个方向也可能是将来有可能通向艺术殿堂、进入艺术史的一条捷径。我希望,能够看到王旻极这一风格数量更多、内涵更深的作品面世。(本文美术作品为王旻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