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版)
今年7月,记者一行再次来到龙头新村,回顾那次不平凡的相遇,记录龙头新村的焕然新生,倾听群众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他的牵挂 给了我们信心
那一天,村民陈占林牵着3岁的外孙李佳豪站在人群的最前面,习近平同志微笑着和乡亲们握手,走到他们面前时,用温暖的大手抚着外孙的头说道:“这孩子以后都是我们国家的人才!”言语间的慈爱和关怀让陈占林很是激动。
“地震的时候家里有没有伤亡?”“搬下来后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习近平同志的几句暖心问候让陈占林不禁热泪盈眶,“家里没有伤亡,搬下来一切都好哩,没有困难。”
11年前的那次会面让陈占林每次回忆起来都心潮澎湃,他坦言,房屋倒塌,人也慌了,就在最需要的时候,习近平同志不远万里来看望大家,他的这份牵挂给龙头新村的群众加了油、鼓了劲儿。“我当时就想,无论如何都要把日子过好,把家园建设好!”陈占林说道。
自打从山上搬下来住进新房子,陈占林一家感觉生活似乎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家门口修好的硬化路,一路连接312国道,打开了村民们通向外界的发展路、致富路、幸福路。
这在以前,美好生活的种种机遇与希望都被重重大山阻隔开来。陈占林的女儿对此感触最深。“上中学的时候最困难,土路骑不了自行车,我们得先花20分钟时间推着自行车下山,到公路上以后再骑车到镇里,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来回就得两小时。”大女儿陈海燕回忆道。
走出大山很难,山里的生活更有诸多不便。吃水靠打井,用电不稳定,通讯时断时续,生病能扛则扛,还要常常面临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隐患。
搬下来后,龙头新村将易地搬迁、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灾后重建、易地搬迁、交通、水利、扶贫等项目资金445万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高标准修建的房屋可抗8级强震;自来水管线全覆盖,水龙头一开就有水;用电用网方便,村民们手机不离身,可随时随地打电话、上网;每个季度,当地政府组织附近医院医疗队给村里开展义诊,并给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村内建了幼儿园,修建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篮球场、露天舞台等文化娱乐设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又对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升级。为了防范门前的龙头河汛期发洪水,我们加固提高龙头河河堤;修缮幼儿园和村民广场;推进全村卫生环境整治和庭院改造,确保村民们住得舒适幸福。”龙头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存田告诉记者。
不等不靠 努力拥抱生活
党的好政策让村民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好日子还要往前奔。
陈占林夫妻俩把家里的10多亩土地流转给一家合作社种中药材,每年流转费收入有2500多元。他们俩走出徽县,到北京打工。陈占林在奥林匹克公园修剪草坪,妻子张永红在当地做家政,两个人每年收入近6万元。
陈占林说,在北京的那段日子,自己心里总是想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们一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克服困难搬进新房子,今后更要好好努力生活。
苗木繁育、生姜种植、家禽养殖、中蜂养殖、农村电商……如今,龙头新村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目标,不等不靠,齐心协力过上红火好日子。
习近平同志当时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嘱托的话,陈占林时刻铭记着。两个女儿顺利工作后,他鼓励儿子陈海明努力求学,儿子不负期望,考上了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毕业后在新疆和田洛浦县多鲁乡的一所小学任教,因为工作能力出众,陈海明已被推选为该校校长。
“洛浦县是当地的贫困县,前两年条件很艰苦,和我一起来的同学很多不愿留下来。可我不怕,我怕的是孩子们没有未来和希望。”陈海明告诉记者,“我们家能够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多亏党和政府的扶持帮助,我一定要坚守好我的责任,努力让每个孩子接受应有的教育,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占林当年牵着的小孙子李佳豪今年已经14岁了,在武都区城关中学读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他告诉记者:“我心里时时谨记习爷爷当年说的话,要好好学习,努力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放眼未来 大步迈向幸福
11年前,习近平同志考察龙头新村时曾说,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1年后的今天,龙头新村的每个人都在为此努力着。
7月8日,龙头新村家家户户都派出代表到村委会集合开会。原来村里要发展新产业。
“我们做了规划,准备在村里建设黑猪养殖场,由村‘两委’控股建立村办合作社,通过村集体经济资金、22户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及村民们自筹资金等入股合作社,享受固定分红,多条致富门路。”江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志东介绍说。
村民们在村委会里七嘴八舌地商量起来,高高兴兴地在入社协议上签字,村干部们给他们详细讲解有关扶持政策和分红的基本标准。
陈占林对黑猪产业很有信心,上个月,村里专门组织他和几个村里的“能人”到附近的泥阳镇学习黑猪养殖,考察市场。他发现黑猪市场前景很好,利润高且不愁销路,如今电商发展快,优质的黑猪产品能销到全国各地。
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这两年,龙头新村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组织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贫困户等,对主干道、沟渠、村庄周边及院落内外环境开展常态化整治,彻底解决村内环境脏乱差问题。在中心广场和道路沿线规划设置了垃圾箱和垃圾池,专人负责清运,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处理”,并栽植了格桑花、十样景、醉蝶等花草,提升村庄环境整体面貌。
日子美了,村民们对生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陈占林在北京时常常看到市民们跳广场舞,就和妻子一起张罗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跳起来。
“我们跟着网上的舞蹈教学视频学,大家跳得有模有样,过两天还要争取参加县里的广场舞大赛呢!”张永红笑着说道。
历经苦难,焕发新生。在龙头新村,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张张脸庞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广大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坚定信念跟党走,怀抱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阔步迈向新未来!
【记者手记】
蝶变新生迎小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在徽县江洛镇龙头新村,搬着凳子坐在农家院中,就可以坐看绿水青山,耳听鸟鸣翠枝,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感受着闲适悠然的乡野生活。
与几位村民闲谈,记者深切感受到他们振奋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从生活天翻地覆的改变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彰显了我们党带领群众同舟共济渡难关的坚强决心和矢志不渝为民谋幸福的使命初心,也是龙头新村广大群众多年来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奋斗精神的充分体现。
山大沟深的家庭本就贫困,历经“5·12”汶川特大地震更是让他们无处安身。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把帮助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对龙头新村群众的关怀,更成为当地群众同心向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迎来新生,龙头新村群众奋斗不息。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也是一种幸福。龙头新村广大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代代接续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展望未来,龙头新村必将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与全国人民一道奋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