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31日
第05版:国内要闻

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收官 资金快速抵达“最前线”

新华社记者 申 铖 杨溢仁 吴燕婷 汪奥娜

30日,随着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四期)第四次续发行完成招标,今年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收官。在特殊之年,筹集来的宝贵资金将怎样使用?如何确保资金惠企利民?记者采访了权威部门和业内人士。

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收官

“在约一个半月内,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部完成发行,非常迅速,可推动资金更早使用、更早见效。”平安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高级分析师刘璐说。

自6月18日首次招标开始,采用续发行方式的抗疫特别国债共发行了十六次,期限品种以10年期为主,适当搭配5年期和7年期。

在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分析师汪苑晖看来,每期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500亿元或700亿元,与一般国债发行规模大致相当,且两期国债发行相隔一定时间,表明财政部充分考虑了市场承受能力,按照大体均衡的原则平滑了各周发行量。“与此同时,财政部还将一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安排与抗疫特别国债适当错位,减少利率债集中供给压力,有利于稳定预期,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汪苑晖说。

坐“直通车”:资金快速精准直达基层

快,不仅体现于债券发行,也体现于资金落地。记者从多地了解到,7月初,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已在多个省份快速下达到市县。这1万亿元的资金“蛋糕”究竟是如何切分、直达基层的?

据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介绍,考虑到抗疫特别国债带有一定财力补助的性质,财政部主要按因素法切块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规定的使用范围和“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自主落实到市县基层和具体项目。省级财政部门报财政部备案同意后再下达到市县。

在分配方式上,抗疫特别国债不列入财政赤字,而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通过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下达给地方。

在分配流程上,为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建立起来,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让资金坐上“直通车”。

强监管: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

资金已经下达,如何用好尤为关键。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具体用在了哪些领域?如何确保资金惠企利民?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用途明确:主要用于有一定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的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等;此外,各地可在分配额度内按照一定比例预留机动资金,解决基层特殊困难的急需资金需求。

一边快速下达,一边强化监管。在各级财政部门协同发力下,覆盖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已经构建,全链条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也建立起来,可全面掌握资金去向及使用情况,确保账务清楚、流向明确。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建议,下一步,可借助5G、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偿还和绩效情况等实施全程跟踪,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

(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2020-07-31 1 1 甘肃日报 c203591.html 1 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收官 资金快速抵达“最前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