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泽民
民勤小曲戏是流行于民勤城乡及西北部分地区的曲牌体地方戏曲剧种。民勤小曲戏的形成与甘肃境内其他地方曲子戏有所不同,《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载:“民勤曲子戏虽称曲子戏,与甘肃东部、南部以及敦煌一带流行的曲子戏,实非一脉。”
民勤小曲戏的服装有边塞民族融合特色。旦角的化装常戴“古装楼”发式,线尾子头饰后垂黑色丝绦,长可及地,显得端庄飘逸,是其一大特色。
民勤小曲戏的唱腔由调、腔和小调三部分组成。“调”有甜、苦音之分,有二曲调、四曲调等八种,“腔”有硬、软音之分,有三腔、慢腔等十二种,俗称“八调十二腔”。唱腔属曲牌联腔体,曲调丰富,有100多种曲牌。唱腔优美动听,道白唱词使用民勤方言,诙谐通俗,亲切感人。演唱一般均用本嗓(即真嗓),独特之处是有些唱腔的结尾或中间部分采用“接声”(即帮腔)的处理方式,可达到特殊的演唱效果。
民勤小曲戏风格活泼,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民间艺术。每逢演出,街头巷尾、庄户院落都是舞台;唱的唱、拉的拉、弹的弹,一人演唱,数人帮腔,各显神通,笑声掌声喝彩声,场面非常热闹,实乃城乡百姓乐事。
民勤小曲戏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当地民间艺人以坐唱形式表演的小曲,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民勤及西北地区广泛传承演唱。1956年,甘肃省举办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时,民勤小曲戏《双放牛》赴兰州演出。20世纪80年代,全县到处演唱小曲戏,一时盛况空前。2008年,民勤小曲戏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黄河戏话·陇上行歌》中播出。2008年6月,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民勤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民勤成为“双向”移民区,大批民勤人向外迁移,也使得民勤小曲戏在明代中叶开始就伴随着大量移民,向外流传。明成化至正德年间,流传演唱于民勤、武威等河西地区和内蒙古阿拉善、包头、额济纳等地及盐池(今属宁夏)。清雍正年间,流传到了新疆。清中叶到民国时期,流传到内蒙古临河、杭锦后旗,新疆东疆、北疆地区,青海西宁,宁夏银川等地。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流传到内蒙古河套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这些地区的曲子戏特别是甘肃河西地区曲子戏和新疆曲子戏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民勤小曲戏表演风格独特,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载歌载舞,集唱、念、做、舞为一体的戏曲化综合表演形式。表演带有地蹦子秧歌特色,演唱时男角手持“鹅毛扇”或“引路棍”,蹦蹦跳跳,跳得欢,滑稽自然;女角善用彩扇、手帕等小道具做戏,走十字步,扭动着演唱,摇摇摆摆,俊美飘逸。有彩扇功、手帕功、摹声、假嗓、十字步、碎步、蹉步、抖肩、顶灯、矮子功等表演技巧。
民勤小曲戏遗产丰富,风格活泼,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质而被戏曲专家赞誉“兼具北风南韵,流传西北五省区”“融北方小曲的苍凉刚健与南方小曲的柔美俏丽于一身”,是集民间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综合戏曲艺术。它的起源、发展、成熟和传承、衰微、复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地方戏曲的发展历史。不仅对于完善中国戏剧体系、研究南北地方戏曲融合有着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且对于深入研究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存,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民勤县40多年持续开展春节戏曲调演活动,拍摄制作民勤小曲戏剧目视频20多种。2014年以来,联合省、市,连续举办六届民勤小曲戏艺术节,两届民勤小曲戏大奖赛,举办民勤小曲戏骨干培训班,成立传习所3个,参加“丝路记忆”西北五省区非遗展演、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等活动。目前,民间班社、传唱艺人遍布民勤城乡,常年参加演出活动的表演人员有上千人,自发自觉地进行着该剧种的活态传承,为民勤小曲戏的生存和发展营造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民勤小曲戏经过600多年的传承,知道戏名的有460多种,先后记录到的有上百种,现藏于甘肃省图书馆的民国时期潘富堂手抄本,已修复的40多种大多为民勤小曲戏独有剧目。内容多以惩恶扬善、规劝孝道为主,寓教于乐、寓理于情,既诠释历史、反映现实和民俗风情,又传播社会经验、讲述人生哲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趋向,生动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