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清凌
“一镢头挖出三个中国第一”,这个形象的说法,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难以置信,却是被考古学家证实的事实。这一奇迹发生在天水市麦积区党川乡的放马滩。
1986年4月的一天,一场大雨过后,小陇山林业局放马滩工区的职工清理宿舍后墙淤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古墓洞穴。上报后,经过钻探、发掘,发现了百余座秦汉墓葬的古墓群,分布在秦岭山前平地,依东西向分上、中、下三层排列。现已部分发掘,共出土文物四百余件。
秦人先祖牧马于放马滩
放马滩西距仙人崖5公里,距麦积山15公里。它深入秦岭腹地,山林密布,草地宽广,宜林宜牧。早在西周孝王时期,秦人的先祖非子在这一带牧马有名气,被周孝王召见,令他在汧河、渭河之间为国家主持牧马,放马滩就在汧、渭地区的西首。从商末周初开始,秦嬴的先人就世代居住在西犬丘(在今甘肃礼县东北),与西犬丘相距不远的放马滩,当属于秦人活动、非子牧马的范围。清乾隆《甘肃通志》卷6记载,这里还有一处同今天水清水县“秦亭”同名的地方,可能是清水秦亭的延伸:
“秦亭山在州东南五十里。左有永丰山,中则东柯谷。山亘四十里,上有秦亭,下为秦谷,非子所封邑,盖附庸也。傍有紫金山,下有马房山。”
仔细看,这里的“秦亭”是一座山和山上一个亭子名,不同于清水县西周时作为行政地域名的秦亭。但它至少说明,非子牧马的地域延展到这里;反过来说,这一带属于非子牧马的地方。
秦人的先祖本是商朝的臣子,周武王灭商时,将秦先祖蜚廉及其子恶来杀死。此后在周朝政权下,恶来的子孙有几代人沉沦于世,声名不彰。倒是蜚廉的另一子季胜之子孟增,得到周成王的信任。周成王在皋狼(今山西方山县西南)给孟增建了宅邸,让他在那里居住。孟增在皋狼生下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其家传善于养马驾车的长技,得到周穆王的重用。穆王喜欢巡游。造父为其选得骥、温(一作盗,浅青色)、骊(黑色)、骅(有红色花纹)等骏马,远到昆仑丘(在今河湟、河西一带),会见西王母(西戎首领),乐而忘归。这时候,正好遇上位于今江苏泗洪县东南的徐国首领徐偃王起兵作乱。造父为穆王驾车,一日千里地赶回来,平息了叛乱。周穆王论功行赏,将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封给造父。赢姓造父一族由此为赵氏。于是恶来的子孙们都借造父的政治光环,自称为赵氏,以光大门楣。事实上,他们虽然自托于赵氏,但都并未离开陇右搬到赵城去住。他们仍然居住在犬丘(今甘肃礼县东北),活动于陇东南。直到非子时代,其家族的政治地位才有了明显的变化。
非子仍然居住在犬丘。他喜欢养马和其他牲畜,养马技术很有一套,马匹繁殖得又快又健壮。犬丘人将这件事报告给周孝王,周孝王乃召见非子,让他在汧水和渭水之间为国家牧养马匹,国马很快地得到发展。周孝王为了奖励非子,准备以他作为其父大骆的嫡子。然而大骆的嫡妻是戎人首领申侯的姑娘,生下名叫成的儿子,并已经立为嫡子。申侯听到周孝王的打算后,赶去求见孝王,对孝王威胁说:“我的先人是骊山氏之女,骊山氏又嫁女给您的先人戎胥轩,生子名叫中潏。中潏正是因其父亲同骊山氏有亲戚关系,才弃商归周,保聚西垂,西垂地区因此民族关系和睦,社会安定。现在我又嫁女给大骆,生下嫡子成。正是申、骆两族的联姻令西戎各族俯首听命,您才得以安坐王位——换嫡子的事您就掂量着办吧。”周孝王听了,心生疑虑,不敢违意于申侯。乃改变主意,给非子另给了一块地,封到秦邑(今甘肃清水县),使他为“附庸”,承续嬴姓的祀典,号为秦嬴。“附庸”是没有资格直接朝见天子的小臣,只能拜托大国的国君,在朝觐时向天子通报姓名而已;但万丈高楼平地起,非子一族毕竟是再次获得了天子的封赐和一定的政治地位。
非子的儿子名秦侯。秦侯在位十年就死了,生子名公伯。公伯即位三年又死,其子乃历史上有名的秦仲。秦仲继立以后,周厉王荒淫无道,许多诸侯叛周,西戎也乘机反叛王室,屠灭西犬丘即今甘肃礼县的大骆一族。周宣王即位(前827年),为了抵御西戎的进攻,乃提拔居住在今甘肃清水县的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令他讨伐西戎。结果,秦仲弱不敌强,又被西戎杀死。
秦仲虽然政治军事业绩不彰,但他在秦人发展史上的客观作用却很显著。周宣王封秦仲为大夫,其政治地位一下提高到伯爵——按周礼,“天子之大夫视伯”,就是说,秦仲为宣王的大夫,地位相当于伯爵。爵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根据臣子对国家的功劳封给的荣誉称号,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伯是第三等,那已经是中级爵位了。同时,按照周制,伯爵的封地为70平方公里,这同非子的地不足50里相比,又是很大的拓展。
秦仲有五个儿子。其长子是秦庄公。秦仲战死后,周宣王召见庄公兄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就是调给7000军队,让他们兄弟率领去打西戎。这一次,庄公兄弟大败戎兵。于是周宣王令秦庄公继承秦仲的封地,又将其先祖大骆的封地犬丘也交给秦庄公所有,提任他为西垂大夫。至此,秦的辖地已经奄有今甘肃天水的清水、张家川、秦安、甘谷、武山数县,秦州、麦积两区以及陇南的西和、礼县等地了,其国势如日中天,影响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在放马滩一带发现战国秦汉墓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一篇志怪故事
放马滩秦墓出土的首个“中国第一”,是考古学家从放马滩战国秦墓发掘整理出的《志怪故事》。它虽然很简疏,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具有志怪小说性质的第一篇奇文。放马滩秦简的内容包括文字学,甲、乙两种《日书》和《志怪故事》等几方面成果,而这篇《志怪故事》的意义更为特殊。
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的大意是说,秦昭王三十八年(前269年)八月己巳日,邸(一作邽)丞名赤,向御史报告说:大梁人、现居秦国都城中一个人名叫丹,当今国君在位的第七年,丹在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南)的基层管理机构“里”中,将人刺伤,随即自刺而死。被丢弃到市上三日,又埋在雍城南门外。过了三年,丹又复活了。他之所以能够复活,是由于丹曾作过审判官犀武的门客。犀武审议这位门客的命案,而让其复活的原因,是因为丹罪不当死,就向主管人命的上司公孙强祈告。于是,公孙强就叫白狗把丹从地下掏出来,在墓地上停放三天,然后随公孙强向北行走,经过“赵氏”地方,到了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庆城县西南)一个长满柏树的山丘。四年后,他才能恢复神智,能听见狗叫鸡鸣,吃人间的饭食。其状貌特征是喉部有疤,眉毛稀落,肤色黑,四肢不能动转。复活之后的丹说:死去的人不愿多穿衣服。人间认为祭品用白茅衬包是富的表现,而鬼则只要有所得于他人就认为是富。丹说:举行墓祭的人千万不要呕吐。一呕吐,鬼就吓跑了,不敢前来享用祭品。祭饭撤下后一下子就吃掉,这样……丹说:祭祀时必须细心扫除,不要将……洒到祭祀的地上。不要把羹汤浇在祭饭上,不然鬼是不肯吃的。
据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考证,这篇文字是战国晚期写成的,它是中国志怪小说的嚆矢。《天水放马滩秦简》的释读者则认为,它可能是根据放马滩秦墓一号墓主人的特殊经历编创。因而有一定写实因素。“文中提到的邽丞、地名、职官都可以找到依据,故可以确认此纪事及其历朔当为实录。”文中所写“丹死而复活的故事,明显有志怪性质,与后世《搜神记》等一类书籍颇相似。但时代早了四百年”。文学史料价值极高。
第一幅地图
放马滩战国秦墓出土的第二个“中国第一”,是画在木板上的地图。它反映的地域范围较小,可能只包含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人打败和赶走邽戎,在当地建立的邽县(这是秦国历史上首建的两个县之一。另一个是冀县,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东)。从地图学的角度看,它却是已知中国最早的第一幅地图。
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幅地图可由画在四块木板上的七幅图拼接起来。原来四块松质木板,其中只有一块是单面简单作图,其余三块正反两面都有图。考古学家根据各图之间的联系,将它们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反映邽县部分区域的图版。上面有山脉、水系、沟溪、关隘以及对地名的注释等。邽县治所在图上用显著的大方框标为“邽丘”,县级以下地名用小方框标示。整幅图所反映的“范围大致位于现今天水市麦积区之位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第五章第五节)。这就说明,早在距今23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就有反映今麦积区的地图了,而且它上面至今还可以看到六七十个地名。这些地名,如“故西山”,它与《史记·秦本纪》中说的秦文公死后“葬西山”的那个西山有无联系?“故东谷”,与唐代诗人杜甫曾经流寓过的东柯谷有无联系?类此都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和进一步研究考证。
它的出土不仅在地图学上有标志性的意义,而且在历史学、地方志的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叹为国宝,殆不为过。
第一片纸
放马滩考古发掘出来的第三个“中国第一”,是西汉初期的书写纸。它是中国造纸技术,尤其是书写纸发明年代不容置疑的铁证。
古籍上多记载说,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历代学人引以为据,无可置疑。20世纪以来,考古学兴起以后,考古学家从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敦煌悬泉置遗址、敦煌玉门关,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金关,新疆罗布淖尔,陕西西安的灞桥、扶风县的中颜村,广州南越王墓,四川绵阳等地都发现了西汉纸。其中年代最早的是甘肃天水放马滩五号墓出土的纸图残片。放马滩五号墓是汉文帝、汉景帝时(前179—前141年)的墓葬,残纸上可见有墨线标识的山川道路图。经鉴定,纸的质地是“麻类植物纤维”“是可用于书写的早期麻纸”。(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90年8月9日提供:《放马滩纸化验报告》,见《天水放马滩秦简》附录)它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书写纸实物。放马滩纸的发现,不仅证明西汉初期就已经有纸出现,而且证明这些纸已用于绘画或书写。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比蔡伦造纸的记载至少提前了近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