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13日
第03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陇西

修好农村路 打开致富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蹇勇德 左玉丽 齐兴福 杜雪琴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在陇西县首阳镇水月坪村,村支书孙沛指着穿村而过的红李公路对记者这样说。

2018年前,红李公路水月坪段不仅窄,而且路面上大坑连着小坑,“连自行车都不好走”。路不平,村里啥产业都做不成。2018年,县里投资资金对这条路进行了全面改造。

“路平了,感觉村子与外界的距离也近了。”孙沛说,以前村里种的中药材、苗木、蔬菜果品都要找车拉到镇上才能卖,现在商贩直接开车到地头收购,省时省力还能增加收入。

致富产业在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陇西是全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也是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近年来,县里结合脱贫攻坚行动,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至2019年底,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为1916公里,全县17个乡镇和215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沥青或水泥路。

走进马河镇杨营村,穿村而过的公路宽阔平坦,联社入户的水泥路干净整洁。村子周边,山野苍郁,阡陌纵横,是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

“通村道路修好后,村子就被中美协确定为写生基地,来的人一下子多了。”杨营村村委会主任王耀军说,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家在杨营村写生,很多村民靠着好山水,吃上“美丽饭”。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近两年来,陇西县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打通一些自然禀赋相对较好的村社道路,以此促进乡村旅游,增加群众收入。路通了,人来了,采摘园、农家乐、旅游山庄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开拓了一条新路。

几年前,通安驿镇黑家岔村还以玉米、洋芋、红薯种植为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公路通了,脱贫致富产业来了。在县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引进了一家民营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荒山建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乡村综合发展园区,吸纳当地群众60余人在园区上班,每人每年增收2万余元。

小村道,大民生。修好一条农村公路,就打开了群众的一扇致富大门。目前,陇西县已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道为支线,村道和村组道路为分支覆盖全县的公路交通网络格局。一条条缠绕在山水之间、穿越在田野阡陌的农村公路,带动了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

2020-07-13 1 1 甘肃日报 c200093.html 1 修好农村路 打开致富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