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12日
第02版:要闻

家门口能看病

——甘肃健康扶贫“协奏曲”之一

(接1版)

沙湾镇地处国道旁边,交通事故多,急诊病人多。以前出了事,人们都往县医院送,怕在卫生院耽误了治疗。

院长石卫国深知,急诊科做不好,老百姓就对医院不信任。他横下心,要把医院的急诊做起来。

最初组建急诊科,既没人又没设备。石卫国说,没设备就采购,没人就送出去培训。很快,急救药品、心电监护机、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机等设备都到位了,医生经过培训也上了岗。

遇到交通事故、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病人,该院医生第一时间就能够到现场救援,运回医院也能开展相应的治疗。“我们每晚都有急诊值班,医生宿舍就在附近,遇到急诊病人,很快就能开展治疗。”石卫国说,现在卫生院辖区的6万多人中,80%的急诊在我们这里都能得到救治。他笑着说,“我们是212国道上急诊开展得最好的医院。”

除了常规科室的建设,该院近三年来投入500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以前设备老化,做出的结果和县医院有偏差,老百姓不相信我们。”

经过更新后的设备,不仅检测准确率上去了,而且价格还比上级医院便宜。石卫国说,在我们这里做一次生化全项检查,价格要比县医院便宜100多元,而且我们的检测结果上级医院是互认的。

据统计,沙湾镇卫生院2017年的住院病人为1700余人,到2019年已经达到4300人。

这所医院并不是我省乡镇卫生院的个例,在健康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我省对乡镇卫生院制定了相应的建设标准。

目前,我省75个贫困县有1144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心电图机,1060个乡镇卫生院配备生化分析仪,1117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彩超或B超。35个深度贫困县区中有23个县区的万人以上乡镇卫生院全部配齐了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彩超或B超、DR机等四种设备。

设备好、服务好、收费低,乡镇卫生院成为老百姓住院的最先选择。

把病人留在县域内

从2014年起,我省就开始试行分级诊疗制度。随着该项制度在全省推开,省卫生健康委明确了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四级医疗机构负责的病种,其中:省级医疗机构负责50+N种疑难危重疾病、市级医疗机构负责150+N种常见大病、县级医疗机构负责250+N种常见病多发病、乡级医疗机构负责50+N种普通疾病。

我省利用新农合资金作为经济杠杆,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面对250+N种常见病多发病,我省各县级医院开始了硬件条件和诊疗水平提升之路。

6月14日,天祝县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动脉瘤的患者。要是在三年前遇到这样的患者,天祝县医院只能建议向上级医院转诊。动脉瘤随时有破裂的风险,一旦转诊途中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该院很有“底气”地收治了这位患者,因为这种疾病,医院已经有设备、有能力进行手术治疗。

近年来,该院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对妇产科、儿科、消化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等11个急需关键薄弱科室进行建设,并推进新生儿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胸痛、创伤、卒中等5个救治中心建设,实现了“分级诊疗留住患者,医院能够接住患者”。

据院长杜世明介绍,三年前,该院仅有9个临床科室,如今共有15个临床科室。2016年,医院只能开展160种疾病的治疗,目前该院已经能开展256种疾病的治疗,实现了90%以上患者在县域内治疗的目标。

为了把病人留在县域内,降低看病成本,我省投入资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硬件建设。

截至2019年,我省累计为46个贫困县医院投入2.575亿元建设206个薄弱学科,全省35个深度贫困县实现了5个薄弱学科建设全覆盖。

县域内医疗水平提升了,病人自然留了下来。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9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次提高了33.18个百分点,床位数增长了41.04个百分点。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是甘肃健康扶贫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所在。

2020-07-12 ——甘肃健康扶贫“协奏曲”之一 1 1 甘肃日报 c199823.html 1 家门口能看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