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12日
第01版:要闻

家门口能看病

——甘肃健康扶贫“协奏曲”之一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健康扶贫是重要的一环。近年来,甘肃紧紧围绕让贫困地区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少生病”等重点问题,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条件和诊疗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坚决打好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场攻坚战。日前,记者走访了陇南、天水、白银、武威等地,将我省健康扶贫的所见所闻呈献给读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6月上旬,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黑王村村民郭雪琴刚刚在村卫生室做完今年的体检。

离家不远的村卫生室,是郭雪琴常去的地方,隔三差五去量一下血压、腰腿疼了就去做做中医理疗,家里老伴行动不便,打个电话村医就来上门服务。

曾几何时,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听诊器,是村医的“四大件”,条件简陋、医疗水平低曾是我省村卫生室的“代名词”。

如今,村卫生室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全省75个贫困县应设置的14080个卫生室全部达到分类建设标准并配备了合格医生。

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成为我省农村群众在家门口看病迈出的第一步。

有病先去找村医

黑王村卫生室离郭雪琴家不远,走路两三分钟就能到。68岁的她虽然没啥文化,但是“有病先去找村医”这句我省健康扶贫的宣传语,她记得最清楚。

其实在几年前,郭雪琴一家看病还都是个难心事。这个七口之家,孙子在外地上大学,她和老伴,儿子和儿媳,轮番生病,“那时候有病了只能坐车去区上的医院”。一来二去,不仅跑路远,而且花钱多。

这两年,随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建成,村医郭宝林成了郭雪琴家里的常客。“姨,你不舒服了先到我这里来,要是吃药不管用,我再给你联系卫生院。”

这个90平方米的卫生室,是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从早上七点多开门,郭宝林一直要忙到下午,中午也休息不了。

新卫生室建成之后,不仅设备比以前多、环境比以前好,而且郭宝林每年都要接受专业培训,能够治疗常见的50种疾病。

黑王村卫生室配置了按摩床、红外线理疗仪等设备,附近村民平时腰腿疼了,就来这里做理疗、艾灸、拔罐,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保健服务,小小的卫生室一年能有一万多人次的门诊量。

在我省健康扶贫工作中,每个行政村有1所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都有合格医生是“标配”。而且,我省还为这些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村卫生室配备了基本的药品和器械。

有病先去找村医,小病村卫生室就能看,已经深入人心。

住院先到卫生院

宕昌县沙湾镇卫生院建在212国道边,这里离县城不算远,离武都区也就半个多小时车程。以前镇里人生了病,坐车就往县城走。21元的车费虽然不贵,但是路途折腾、看病还要排队,对于村民来说很不方便。

按照我省分级诊疗的要求,乡级医疗机构负责50+N种普通疾病治疗,也就是基本的疾病要留在乡镇治疗。

这一政策目的,不仅是为了让老百姓就近看病,更重要的是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收费低、报销比例高,能够大大减轻就医负担。(转2版)

2020-07-12 ——甘肃健康扶贫“协奏曲”之一 1 1 甘肃日报 c199803.html 1 家门口能看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