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定云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占卜文字。自1899年以来,以罗振玉、王国维等为首的文字学家纷纷进行考证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1925年王国维的《古史新证》就是其代表作。但这一时期也有不足,那就是对卜辞的时代缺乏了解。“武丁以前的卜辞是否存在”是长期困扰甲骨学界的老问题。近年来,已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进展,这其中就包括《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作者刘一曼。在这部新著中,她认为“地层”仍然是决定性的因素。
甲骨卜辞研究,主要包括文字考释、卜辞内容研究等。以往的甲骨学家特别是古文字学家,在进行考释时多根据历史文献,很少与考古,尤其是殷墟考古进行联系。而刘一曼则不同,她将殷墟考古与卜辞内容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其构成主要有象形、形声、会意、假借。而象形字由于它“象形”,因而跟考古尤其是殷墟考古关系十分密切。刘一曼书中列举了鼎、鬲、甗、爵、斝、豆、皿、盾、矢、耒、鼓、戈等25个文字与相关器物,证明这些文字是根据这些器物器形而作;又与马、牛、羊、豕、犬等动物形体,也与甲骨文字形十分相近;再如宫、门、车等字,书中列举考古发掘中相关遗物和遗迹,证明这些字与遗物、遗迹形状有关。这样的字,书中一共列举了60个。
甲骨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会意字,如宿、饮、沐、浴等,书中也同样用考古实物或遗迹进行对比,这样解读的会意字有20个。书中总共涉及的甲骨文字有80个,这在甲骨学研究中还是第一次。这种创新不在于难度,而是新意:它让普通的读者能够感受到,甲骨文字的构成竟与殷墟考古有如此密切的联系,考古中的遗物、遗迹竟然是“文字之源”。
历年殷墟考古中有许多极为重要的发现,例如车马坑与车子的发现、小屯五好墓(妇好墓)的发现、殷王室祭祀场所(王陵区、宫殿宗庙区)的推定、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的发现等。甲骨文中的“车”字与考古发现的“车子”结构十分逼真;“妇好墓”的发现证实了卜辞中的“妇好”记载确有其人。洹北商城宫殿基址的发现,验证了甲骨卜辞中的宗、室、庭、阜、宧、門、塾等字之结构的合理性。
无论是殷墟考古,或是甲骨文研究,都是史学领域中的前沿科学。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刘一曼长期坚持在殷墟进行考古发掘,1973年后甲骨几次重要的发掘与整理她都参与其中。这是人生的机遇,难能可贵。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有两大重要成果:一是以确切的地层证据,证明“子、午组卜辞”应是武丁时代卜辞;二是证明“历组卜辞”只能是武乙、文丁卜辞。有关这两个成果,书中都有详细的分析和明确的结论。可见,甲骨学的发展离不开殷墟考古,殷墟考古是甲骨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本书是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密切结合的力作,对数十年来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提出了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书中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具有丰厚的学术价值。无论是考古工作者,还是甲骨文、古文字研究者与爱好者,均可参考使用,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刘一曼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