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09日
第10版:文摘

【快语锐言】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刘彤彤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形式之美

早在《诗经》中就以“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容栋宇飞檐的华美之姿;又有“作庙翼翼”描绘宗庙建筑的严正巍峨。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建筑单体一般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屋顶的形式更加多样,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

传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尤其在园林建筑中,如亭、台、楼、阁、堂、榭、轩、舫等,不一而足,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又常因地域分布和功能用途的不同而“性格”各异,有的浑厚凝重,有的通透轻盈,有的肃穆威严,有的灵巧亲切;更因使用材料的变化、时间和四季的交替而展露出缤纷的色彩和多变的光影,或华丽富贵,或质朴自然,或浓烈丰富,或淡雅清新。

与西方建筑相比,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就是格外注重外部空间和组群布局。所谓组群,即是按照一定规律组织围合而成的一组组院落,一般由若干单体建筑和一些连廊、围墙组成。如北京的四合院即由四周的房屋围合而成的院落布局,一般坐北朝南,以中轴线贯穿,北为正房,东西为两厢,南侧北向的房屋为倒座;院中种植花木以供观赏。

古人还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建筑的形体和周围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等进行整体的组织安排,巧妙处理每一处组群建筑的体量、尺度、造型、肌理及光影色彩,使其产生大小高低、主从虚实、远近疏密、动静阴阳等空间变化,从而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在中国人看来,廊前屋檐下洒落的一缕阳光、风火山墙上升起的袅袅炊烟,都是宁静美丽的风景;曲墙花窗间看竹影摇曳,古刹塔影里听暮鼓晨钟,自是中国特有的诗意。

技艺之美

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之美。《周礼·考工记》认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千百年来,一代代工匠经过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木结构采用柱、梁、檩、枋构成的木构架作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和地震力,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建筑的墙和门窗可以自由设置,同时平面形状丰富多变,可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

古人还创造了“斗拱”这一独特的结构部件和“材分”的模数单位,各种木构件可以定型化加工和组装,从而简化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很早就迈进了标准化、模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的阶段;同时,设计与营造有了明确的分工,设计师和工匠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空间的总体布局和整体的艺术效果。

从清代皇家御用建筑师样式雷世家到蜚声江南的香山帮传人,再到至今依然活跃在西北地区的河州工匠,正是这些传统建筑工匠使中国建筑一直延续、传承不辍。造型各异的勾头滴水、五彩缤纷的彩画纹样、精雕细镂的门窗隔扇、生动有趣的砖雕故事……中国传统建筑之美都离不开这些传统工匠的巧手匠心。

意蕴之美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环境,其背后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正如《易经·系辞》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建筑之美,既包含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更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班固《西都赋》曾强调“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宇宙的基本法则和相互作用,通过模拟宇宙(天)的秩序,使之与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相对应并求得永恒。

古人还讲求“参天地、赞化育”,通过顺应四时的变化、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与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陵寝建筑因山就势,极为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园林建筑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这些都是和谐之美的体现。

孔子十分注重建筑审美,曾提出“富有为美”。孟子也提倡“充实之谓美”。在孔子看来,包括体量和尺度的建筑审美,既应当体现“礼”的社会等级秩序,也应当臻于“乐”即艺术审美的“和”。《孟子·尽心上》更提出“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认为居住环境对人外在形体和内在精神的修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经过世代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观念意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如今,传统建筑以其丰富而直观的艺术形象,依然向世界传达着中国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摘自《人民周刊》2020年第4期)

2020-07-09 1 1 甘肃日报 c199475.html 1 【快语锐言】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