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08日
第10版:文化

【文化视点】

今天,我们怎样传承非遗

舞蹈表演《朵迪舞》 郁 婕

蒙古族原生态长调表演 郁 婕

原生态花儿演唱 郁 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莉

非遗,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是一个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这一文化传承工程已走过了17年的时光。特别是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来,保护非遗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并且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传承非遗呢?

今年端午节前一天晚上,一场名为“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端午·溯源”的公益文化演出活动,在兰州市南关什字亚欧国际广场举行。

我在演出现场随机采访了一些观众。当我问兰州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李天沐,是否知道非遗是什么时,这个只有9岁的女孩坚定地回答:“知道,非遗就是古代的人留给我们现代人的一些东西,来猜测他们说的是什么,猜测那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我再问她对非遗感不感兴趣,想不想传承时,这个孩子的回答竟然让我有些感动,她说:“应该传下来,这是了解我们古代知识的一种方法。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去教,我也会去学。”我接着问:“那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去学,你会去吗?”她答:“会,因为这样才能传承古代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非遗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在我国,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中国非遗数字博物馆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0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137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有3145个子项,涉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315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将非遗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门类。截至2018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传承人是非遗的传承主体,肩负着以缤纷多彩的个性创造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

“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端午·溯源”演出活动,围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将诗歌吟诵与原生态民歌、新时代民谣相结合,既向伟大的诗歌传统致敬,又充满浓郁的非遗韵味。莲花山花儿国家级传承人汪莲莲等人热情奔放的《莲花山花儿组合》,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马头琴专业青年教师、朝格组合队长巴依勒格气势磅礴的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蒙古族原生态长调代表性传承人童玉梅悠扬动听的蒙古族原生态长调演唱,裕固族民歌省级传承人白娅·娜穆琪(白金花)和裕固族语言、口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安玉玲从很久很久以前传唱下来的裕固族民歌,以及甘南舟曲多地艺术演艺有限公司舞蹈团寓意吉祥祝福的“朵迪舞”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远古的乐章与现代的观众交融互汇,让耳朵的盛宴与心灵的震撼同期抵达,带观众走进美丽的盛夏,切实感受非遗的魅力和永恒的文化价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演出现场,我了解到,几乎每一个非遗传承人或传承群体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传承故事。

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省级传承人白金花说,她的家在张掖市肃南县皇城镇向阳村,小时候跟随家人放牧时,她跟父母学了许多裕固族世代传唱的民歌,这些歌曲“好听得很”,原来她在草原上唱,在婚礼上唱,后来在演唱会上唱,那些曾经的生活场景,和父母共同劳动的片段,还有生活中细碎的美好,都在她的歌声里。

今年63岁的安玉玲,热情开朗,等待演出的间隙,她向我讲述了自己传承非遗的过程。安玉玲外公经常在婚礼上说颂词、祝福词,母亲是一位非遗传承人,小时候,晚上放羊回来,老人们就讲故事,通过口口相传,她耳濡目染。上世纪80年代,安玉玲参加工作后,在肃南县一所乡卫生院当医生,经常跟牧民、农民接触,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安玉玲精通裕固族语言,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于是,她边干工作边从事裕固族民俗、民歌和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安玉玲喜欢民族文化,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条件,用汉语记载不是太完整,现在,通过录音、录视频等,积累了不少资料,在肃南当地几乎人人都认识她。安玉玲说,非遗家族性传承下来的比较多,现在很多年轻人传承,重在展示才艺,对传承文化的理念理解不深入,原生态民歌,歌词很多都是历史,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要在活态传承中,在动态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扩大影响力。

陪同白金花和安玉玲参加演出的歌手萨尔,是裕固族民歌组合萨尔组合的主唱,他说靠歌舞出去打工谋生,是许多跟他同龄人的一条出路。萨尔的家族也一直在传唱裕固族民歌,后来奶奶不在了,父母唱的不太地道,传唱断了层。幸运的是,萨尔遇到了民族音乐专家杜亚雄。杜亚雄年轻时去老家采风,那时会唱的老人全在,他录了磁带,并把这份珍贵的资料给了萨尔组合。萨尔组合就从这些声音中去学。“我从6岁开始唱,唱的全是流行歌曲。老人要教,还跟他对着干,不愿意学,现在特别特别后悔。意识到了这个之后,通讯方便,老人通过语音给我教。我自己也整理,把这个教给更多的人。”萨尔说,他把老家的马鞍、服饰等一些不用的东西,甚至是破烂全搬到了兰州,家里像库房一样,希望能有机会在舞台上还原过去裕固族的生活。虽然小孩只有一岁,萨尔说,自己早就想过,要教给他裕固族的语言和习俗。萨尔有时候也从微博、微信朋友圈上呼吁,从自我做起,从自己的婚礼、孩子的剃头礼等做起,传承非遗文化。他说:“非遗说起来是很大的一件事,但是得日积月累地去做。”

汪莲莲的丈夫赵意立,与她一起传承花儿。赵意立说,花儿是以前老人们传承下来的,在过去,有的人甚至是用生命去传承、研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社会好了,国家提倡非遗进校园等,都挺好的。赵意立和汪莲莲是渭源县人,两人唱了多年花儿,2004年把自己的庄稼撇下,完全投入到花儿里面。那时候好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他们两个骑着自行车,在大山里寻找花儿歌手跟人家学,为此骑坏了四辆自行车。遇到别人不理解,认为他们挣了钱,要不然出这么大力气干啥,赵意立说:“这个不能用金钱衡量,艺术是无价的东西。”如今,社会各方面支持、发展非遗,他们觉得传承花儿很有前景,两人已经传承、培养了两百多人。

全国知名非遗专家王文章认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经历了以往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阶段,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科学保护阶段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标志的依法保护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非遗保护工作在国际范围内普遍得到重视,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近些年来我国对文化的认知,特别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更具包容性的眼光。以人为本的社会,必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非遗的保护,正是适应了这样一种必然的要求。

“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端午·溯源”公益文化演出活动是“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系列展示分享活动中的一项。该系列展示分享活动由兰州市文明办主办,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承办,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展示、展演和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展示非遗文化暨非遗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成果,推动非遗文化在广大群众中落地生根,潜移默化培植传统文化普及和茁壮成长的土壤,进一步把兰州打造成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系列展示分享活动自2019年6月5日启动以来,共开展了8期非遗分享活动,皮影、刻葫芦、剪纸、兰州太平鼓、武山旋鼓等,通过活动与观众见面。兰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指出,活动拉近了年青一代与非遗项目的距离,提高了他们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有效促进了非遗的推广,给非遗项目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白晓霞认为,“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系列展示分享活动非常有意义,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又增强我们驱疫战“疫”的知识和信心,体现出人们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的美好品质。

对于当下我们应该怎样来传承非遗,白晓霞认为,首先,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活态语境,要让非遗在生产生活的具体语境中活起来、传下去,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所说,“活鱼须向水中看”。其次,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比如某些乡村民俗的传承保护就应该较多考虑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衔接与互动。

甘肃省文旅厅非遗处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公布四批累计49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省已认定68名国家级、61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两批共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14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已成为我省文旅工作新业态和新亮点。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我省建成2家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省文旅厅、省扶贫办共同认定91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市(州)认定13家,这10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吸纳就业人口47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1户、2246人。近两年,累计组织培训381期,培训9738人次,开发非遗文创产品64861个,学员月均收入接近2200元。这充分体现出了文化和旅游“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成效和作用,极大提振了贫困群众的文化自信,增强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了产业支撑。

2020-07-08 【文化视点】 1 1 甘肃日报 c199247.html 1 今天,我们怎样传承非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