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琳贤
血管就像人体的“生命通道”,为各个器官提供赖以生存的血液循环,可它在任劳任怨工作的时候,病变却常悄无声息地出现。其中,最常见的5类病变,容易变身为“杀手”,悄然夺命。
发炎:牵连下游器官
血管发炎就是血管壁或血管周围组织因慢性炎症出现损伤,导致血管壁结构异常,引发出血、栓塞等问题,进而引起下游器官供血改变。血管炎可发生在动脉、静脉,甚至毛细血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巍表示,血管炎种类很多,但大多数病因不明,只有少数是因感染、肿瘤、药物等原因破坏了血管壁引发的。所以,临床中见到的血管炎类疾病不少都是疑难杂症。
比如,大动脉炎常被认为是狭义上的血管炎,多发于小于30岁的青年女性,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具体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受炎症破坏,出现完全或部分性血管闭塞,进而累及器官生理功能。如果早期发现,能通过抗炎等治疗稳定病情,一旦进展到严重地步就会牵连四肢,出现脉搏减弱、间断偏瘫或跛行、头晕,甚至脑梗;冠状动脉受累可导致心衰、心梗;肾动脉受累可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有的还会牵连视网膜动脉,发生眼底损害等。相比之下,发生在人体表面的静脉炎,病情相对较轻,但一些深静脉炎,特别是合并深静脉血栓时,血栓脱落会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血管发炎的表现多种多样,不易识别,建议女性及有相关家族史的人群要特别注意。一般,血管发炎时会有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若累及皮肤,可出现结节、紫癜、红斑等,压之不褪色;还可能累及足踝部出现水肿,午后加重;累及脏器可能引起相应器官出现病变,若牵连肾脏,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牵连肺部可能引起咳嗽、呼吸困难。
痉挛:轻则头晕重则绞痛
血管痉挛常被大家形象地称为“血管抽筋”。事实上,它是动脉血管受内外因素刺激发生强烈收缩,引起血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的一种功能状态改变。引起血管痉挛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炎症等,吸烟、寒冷、手术刺激等也可诱发局部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常发生在冠状动脉、脑动脉等部位,问题可大可小。有些环境刺激导致的短时间痉挛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后果是否严重,关键在于痉挛程度、时间及本身血管健康程度。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例,一般的痉挛会导致血管不完全闭塞,或完全闭塞但有侧支循环形成,不会出现严重后果,多表现出心绞痛症状。而一些反复血管痉挛的患者,就可能造成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等问题。一些本身就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再加上血管痉挛,很容易引起血管壁上斑块破损、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诱发心梗、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血管痉挛多发于中老年人,但年轻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发病率也在升高。建议高危人群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充足的睡眠,寒冷季节注意保暖,戒烟戒酒。脑血管痉挛轻症可表现出局部脑缺血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无力、麻木等;心血管痉挛可出现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绞痛等。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症状,可到医院做血管造影检查,诊断是否有血管痉挛问题,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扩张痉挛血管、抗栓、抗凝等治疗。如果发生严重血管痉挛,血管出现严重狭窄或闭塞,可考虑手术治疗。
长斑:脱落很凶险
斑块与动脉硬化一样,本身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也是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它还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相伴,因为它们有着几乎一致的高危因素:肥胖、“三高”、熬夜、吸烟酗酒、运动不足等。
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脂类等物质会在血管壁聚积而形成斑块。一般,斑块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类,后者更凶险。稳定性斑块钙化、硬化严重,像石头一样,不易脱落,病变严重的可导致血管狭窄;不稳定性斑块容易破裂,脱落下来易形成血栓,随着血液漂流可能会导致血管堵塞,引发远端组织缺血或坏死。如果在下肢动脉堵塞,会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或下肢坏疽;如果血栓发生在心脑等重要部位,就会危及生命。
一方面要根据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程度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狭窄程度小于50%时,一般不会对血流造成太大影响,采用药物控制即可;血管狭窄度大于50%时,是否需要放支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另一方面,治疗斑块还需要积极对不稳定性斑块进行干预,采用药物或介入治疗等手段使其稳定,以免发生更严重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建议有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家族病史人群、绝经前后的女性、“三高”或肥胖人群、生活习惯不良或压力大的人群,以及没有任何症状的65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血管筛查(如动脉超声或血管造影);如果已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缩短筛查周期;如有头晕、心慌、胸闷,或一过性肢体无力或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另外,生活方式层面的预防措施也要重视。
变硬:诱发各种心脑病
正常的血管壁光滑且弹性好,输送血液的能力很强。但随着年龄增长,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会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出现血管壁增厚、柔韧性降低等问题,血管逐渐硬化。相比其他血管,动脉承受的压力大,被冲坏或有沉积物的可能性最大,也更易硬化。血管硬化会导致血流量减小,容易破裂或堵塞。
其实,人从出生开始血管就在变硬,只不过按照正常速度,一般要到四五十岁才会逐渐表现出硬化的病理性特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它与一系列心脑血管病都相关,严重者可能导致器官损伤,诱发脑卒中、心梗,有致命风险。但由于肥胖、吸烟、饮酒、运动不足、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影响,很多人过早地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在童年时就可能发生。
青少年儿童的动脉硬化,若及时进行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是可以逆转的,但大部分成年人的动脉硬化后很难再“软回去”,只能通过干预减缓硬化速度,尽可能避免危险后果的发生。首先,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少吃高脂、高糖、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控制体重,多做规律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会使血液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其次,坚持定期体检,发现有动脉硬化改变,要尽早干预,尤其是40岁以后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各项指标。
分层:撕裂样胸痛别忽视
主动脉血管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流入动脉壁的中层,就会引起夹层血肿,并逐渐延伸剥离主动脉的内膜与中膜,这就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性且严重的心血管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它可能会引起主动脉破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及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供血障碍。约80%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于主动脉破裂,且多发生于起病48小时内。
主动脉夹层的最典型信号是胸痛,如果感觉疼痛是撕裂样的,有呼吸急促、脸色苍白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孕妇、肥胖者要格外重视,避免原发疾病(如高血压)急性发作。这类人群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冬季高发时期要加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