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07日
第02版:要闻

甘肃研究形成西北旱作马铃薯绿色增产技术模式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马铃薯是甘肃众多干旱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解决马铃薯生产耕作技术落后的难题,促进马铃薯增产农民增收,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技术创新团队历时6年,研究形成西北旱作马铃薯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在长期大田试验和技术示范的基础上,提出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技术,结合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技术规范,配合减氮增钾追施深施肥的养分管理技术。

据了解,该技术模式在黑色地膜覆盖沟种的基础上,结合马铃薯生长特性改进为黑色地膜覆盖垄作技术,可实现增产20%;以水分高效利用为目的,创造性地提出垄上微沟核心技术,并集成减氮增钾追施等关键技术、立式深旋耕作技术,每亩产量达到2.4吨,接近世界旱作马铃薯高产水平的每亩2.8吨。

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层深厚,气候冷凉,光照充分,海拔高、温差大,是全国乃至世界优质马铃薯产区之一。然而季节性干旱常驻,以及马铃薯生产耕作技术的落后,制约着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对此,省农科院组建科研队伍、搭建科研基地和平台,积极研究并推广西北旱作马铃薯绿色增产技术模式,持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有力推动了黄土丘陵区旱作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研发的垄上微沟机具已由定西市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定西山石农业科技开发公司销售1200余台,为马铃薯增产增效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实施“马铃薯主产区地膜污染防治技术模式示范”项目,筛选应用马铃薯专用加厚地膜,采取农机农艺一体化播种技术,改进了残膜回收机具,初步构建了马铃薯地膜污染防治技术模式。

此外,借助科研项目和国家“三区人才”计划,在甘肃榆中县、会宁县、安定区、渭源县、康乐县、积石山县,青海省民和县等国家级贫困县推广应用该技术模式,显著提高了各地马铃薯产量和生产效益,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2020-07-07 1 1 甘肃日报 c199017.html 1 甘肃研究形成西北旱作马铃薯绿色增产技术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