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凉市聚焦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融合推进以“强化政治建设,推进组织创先、机制创新、作风创优”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干部人才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平凉市辖5县1区1市,102个乡镇、1459个村,3个街道办事处、6个城市社区管委会、74个城市社区。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6011个,其中党委247个,党总支423个,党支部5341个。有党员13.6万名,其中农民党员6.4万名、占47.1%。在脱贫攻坚中,平凉市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目前,平凉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0.9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87%下降至0.52%,748个贫困村已脱贫退出746个,7个县(市、区)全部脱贫摘帽。
强化政治建设 压实脱贫攻坚“责任链”
平凉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脱贫攻坚,推动党的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为脱贫攻坚聚力。全市各级党组织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践行“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把“两个维护”体现到谋划、部署、推进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围绕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落实,平凉市定期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市委常委抓党建“一岗双责”履职情况,建立市委各常委、党员副市长抓党建“五个一”责任清单(培树一个党建工作先进典型、联系包抓一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施一个党建创新项目、完成一个重点调研课题、开展一次专题辅导讲座),平凉市主要负责同志每人抓建1—2个农村标准化先进党支部,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职责。督促指导各级党组织建立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问题、责任“三项清单”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组工干部定点指导、党建指导员蹲点落实,确保了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系统部署凝聚合力。平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会议先后5次研究部署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清零和整改落实工作,采取“六个一”措施,向县(市、区)委主要负责人下发了“工作提醒”,制定《2020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排查清零和整改落实行动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等6个文件,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研督导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为6个方面37个问题,分类研究制定推进措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市102个乡镇和20%的村开展“地毯式”问题排查清零,先后专题召开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暨“四抓两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全市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清零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调度推进会议,对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等问题下发督查通报,逐县(市、区)反馈存在问题,集中调度部署推进问题整改清零。平凉市主要负责同志对7个县(市、区)14名党政负责同志、市委组织部部长对7个县(市、区)86名党政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对102个乡镇党政正职分别进行了集体谈话,建立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级党政分管脱贫攻坚负责同志履职情况周报告制度,层层压紧压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创新载体激发活力。始终把创新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手段,紧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融合推进省委部署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市委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全域推行“四抓两整治”,大力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扶贫一线创先争优。各县(市、区)把抓党建与抓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推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如灵台县全面推行“三单两制度”,庄浪县建立交叉督导机制,静宁县推行抓党建工作“温馨提示”等创新做法,有效促进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主动出击、担当作为。
推进组织创先 建强脱贫攻坚“桥头堡”
平凉市各级党组织聚焦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标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织密脱贫攻坚的组织体系。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在脱贫攻坚一线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在农村全面推行“四链”建设模式和“党组织+国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贫困户”的静宁模式和“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企业+贫困户”的灵台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推动,国有平台承接政策、龙头企业对接市场、合作社组织生产,贫困户全环节地参与到了产业链条中,构建了党组织引领下的农村利益联结机制,把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技术、信息、资金、市场优势结合起来,解决了贫困户和产业、市场的对接问题,形成了规模化、抱团式发展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市建立村村、村企、村社联合党组织157个,产业链党组织40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361个,实现了贫困村主导产业、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加大样板党支部创建力度,在全市打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党支部、标准化样板党支部、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综合示范党支部157个,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明显增强。
——建强脱贫攻坚的骨干队伍。着眼2021年村“两委”换届,在人选储备上先行一步,启动实施了村干部专职化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把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配到村干部岗位上来。2019年,全市在310个村开展村干部专职化试点,公开招考村专职党组织书记144名、大学生村文书422名;扎实开展村“两委”任职资格联审,清理不符合任职条件并补齐配强村干部355人。2020年,按照年底前专职化村达到50%的要求,全市摸底确定专职化试点村551个,其中贫困村289个,明年力争全市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村实现全覆盖,为推动农村基层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所有村干部进行全面考察,深入谈心谈话,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对村班子配备的意见,准确掌握可担任“一肩挑”人选的基本情况,逐村研究“一肩挑”人选,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党员干部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为下一步村“两委”换届和乡村振兴打下了扎实基础。目前,全市实行“一肩挑”村1201个(其中贫困村616个),占行政村的82.3%。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人才保障工程”、农村“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推动各类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聚集,在红牛、旱作农业等产业领域建立院士工作站9个,柔性引进高端人才71名,培养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党员致富带头人、群众致富带头人1.8万人,帮带贫困群众7.6万人。
——提升脱贫攻坚的治理能力。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础,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信息化平台,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部署开展“千村党组织引领·万名党员承诺,共树文明新风”行动,推广灵台县百草坡村经验,全市5.9万名农村党员带头开展“统一签订一份移风易俗承诺书、集中进行一次移风易俗入户宣讲、积极参与制定一份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带动群众签订“婚事简办承诺”“婚丧事宜公约”,将彩礼“限高”标准和倡导厚养薄葬纳入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宣讲1309场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农村党员信教问题专项整治,健全“红白理事会”等组织,集中整治农村陈风陋习,弘扬了新风正气,促进了和谐稳定。
推进机制创新 激发脱贫攻坚“新动能”
紧扣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从创新工作推动、后进转换、基础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入手,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推动政策、资源、项目向基层倾斜,切实加强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基础保障。
——创新党建工作推动机制。通过优化市县两级党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作用方式,平凉市建立定期研究、督查指导、情况通报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每年组织开展1至2次党建工作集中督查,把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方面的先进典型作为市、县重点工作督查的必看内容。坚持定题破题制度,紧盯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党员领导干部结合落实包抓党建“五个一”责任,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积极协调整合项目、资金、组织资源,每年集中攻坚解决1至2个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暗访督查力度,健全完善“月提醒调度、季交叉督导、半年现场推进、全年观摩述评”工作督促落实机制。2019年以来,市级层面集中开展专项暗访督查6次,下发通报6期、整改函138份,反馈整改问题257条,有效推动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创新后进转化提升机制。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化整顿转化和包抓推进机制,全面落实“四个一”(每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分别由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村,1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和第三方预测评、全覆盖督查指导等整顿措施。2014年以来,全市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492个,其中农村593个。今年摸排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08个,其中农村123个。目前已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制定了整顿方案,正在集中进行整顿。
——创新党建基础保障机制。全市市县财政每年分别列支1000万元、500万元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个带头人”扶持培育和“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典型培育项目。2019年以来,中央和省财政投资6350万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27个,市级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82个,基本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近三年全市整合资金1.86亿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51个,以县为单位,统一设置安装了党群服务中心标识,1352个村级活动场所达到了标准化要求,下剩的107个不达标阵地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年底前全面建成达标。着力改善乡镇工作条件,筹资5020元实施了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三年改善工程,完成“五小”建设任务,乡村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制定了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薪酬发放办法、村(社区)“两委”联审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村干部考核管理体系更加完备。加强平时考核,把工作实绩作为绩效薪酬方法的主要依据,全面落实村干部3万元基本报酬最低保障标准,市级财政对144名公开考聘行政村专职党组织书记每人每年配套6000元生活补助,基层基础保障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推进作风创优 锻造干部成长“大熔炉”
紧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围绕建强一流队伍、锤炼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把优秀干部集聚到脱贫攻坚一线,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建功立业。
——坚持以用人导向引领新作风。研究制定了《平凉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坚持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服务群众“四个一线”和选拔重用、后备培养、挂职锻炼、轮岗交流、表彰奖励“五个一批”干部培养选拔方式,选派88名市直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乡镇挂职,提拔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领导职务,15名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担任副县级职务,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担当作为、争创一流。
——坚持以创新要求提升新作风。按照市委“担当、创新、突破、提升”的工作总要求,建立脱贫攻坚流动红旗和黄牌警告制度,常态化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暗访督查,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主动担当作为。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采取市级示范、县级轮训方式,近三年举办培训班543期,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7.65万人次,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30期1717人次,第一书记专题培训17期2600人次,贫困劳动力人才培训7.6万人次,各级各类干部培训5.4万人次,进一步提振了各级党员干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气神。依托产业培训基地开办“固定课堂”,依托平凉党建网开办“在线课堂”,依托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开办“空中课堂”,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农村党员培训,培训面达90%以上。把疫情防控、春耕生产和复工复产一线作为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锻造务实苦干作风的重大实践,对卫生、公安一线表现突出的3名干部提拔使用,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市50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组成宣讲指导队伍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疫情防控,对接春耕生产和企业复工复产需求,打出“党员干部+防疫+复产”组合拳,34人火线入党,展现了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勇气和担当。
——坚持以实干攻坚展现新作风。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以“党建统领全保障”“党政干部和社会各界全参战”为重要内容的“九大冲刺行动”和“十查十看十补课”,全市34名市级领导包抓贫困发生率较高的32个乡镇,联系帮扶66个贫困村,实现深度贫困乡村市级领导包抓工作全覆盖,省、市、县887个帮扶单位包抓748个贫困村,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748支、驻村帮扶干部2266人,其中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长748人,凝聚起了尽锐出战、冲刺攻坚的强大合力,脱贫攻坚呈现出精细化管理、精准化帮扶、深层次推进、全方位攻坚的良好态势。
(李小剑 刘登辉 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