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必须以更精准的措施、更精细的方法,在“扶一把”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谈到脱贫攻坚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年,实现我们的脱贫目标,还是有把握的。因为我们提出这个目标,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
“扶一把老百姓”,是情结也是责任。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民至上”被反复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刻体现。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面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必须以更精准的措施、更精细的方法,在“扶一把”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在“扶”字上狠下功夫,让贫困群众有内生动力。贫困问题,从表象上看是物质贫困,但从根源上剖析,往往伴随着精神贫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样重要。只注重物质脱贫,而忽视精神脱贫,这样的脱贫则不可持续。当前,一些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接受程度不高,加之一些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如果不解决这些“看不见的贫困”,必然会影响脱贫攻坚的顺利推进。只有夯实“扶志”与“扶智”的路径机制,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真正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坚定致富决心,才能“扶得起、稳得住”,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在“扶”字上狠下功夫,让贫困群众有致富能力。“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必须精准发力、对症下药,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造血”能力。比如,对从事农业种植、家庭养殖、农产品加工的农户,要大力开展种养加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要及时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对有资源、无劳力的农户,要积极引导他们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资产收益。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贫困群众的本领,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门路,让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脱贫致富,才能真正拔掉穷根,走上可持续的致富之路。
在“扶”字上狠下功夫,让贫困群众有增收潜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既要立足当前,确保短期收益,也要谋划长远,实现持续发展。否则,没有稳定持久的增收渠道,即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脱贫,也很容易又滑入返贫的泥淖。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把扶贫项目与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发展后劲的特色产业相衔接,促进贫困群众实现稳定持久增收。要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开拓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帮助他们稳定脱贫。要盘活土地资源,激发农村活力,积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通过制度变革向土地要效益。
“扶一把老百姓”,见证初心,彰显使命。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只要我们时刻保持为民情怀,不断在“扶”字上狠下功夫,就一定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