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18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份时间跨度从2019年6月到今年5月的“国家账本年检报告”,透露哪些信息?
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较好,支出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审计结果显示,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强统筹管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民生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报告同时指出部分预算下达晚、一些资金使用效率低、项目实施审批耗时长等问题。比如,抽查中央投资专项资金支持的320个项目,地方立项后到开工前各项审批平均花了486天,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张庆龙认为,预算拨付不及时,这其中既有拨付链条过长的因素,也有信息沟通不够、预算使用单位预算编制细化不足等原因。要优化管理,做好流程梳理,提升信息化程度,尽快形成实物量。
减税降费2.36万亿元,仍存在优惠政策不落地、征管不规范问题
减税降费是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抓手。审计结果显示,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所有行业税负均不同程度下降,涉企收费有效规范,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报告也指出,在具体执行中,减税降费仍然存在部分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有的部门和地方税费征管还不够规范等问题。
比如,1.88万户企业没有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4683.21万元;8927户生活服务等企业没有享受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免征增值税1657.7万元;278户企业被提前或多征税费51.4亿元;5个省份的7家单位违规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开展中介服务收费等1.23亿元;3个省份的3家单位违规要求企业承担应由财政保障的费用5703.38万元。
“越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越要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北京大学教授刘怡说,不能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钻空子,要想方设法巩固减税降费成效,持续涵养、保护、壮大税源,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扶贫领域问题明显减少,个别问题需在脱贫攻坚剩余任务推进中加快解决
扶贫审计是近年来国家审计的“重头戏”。报告显示,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重点任务,加大扶贫投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占抽查资金比例由2016年的25.8%降至1.5%,其中,违纪违规问题占比降至0.19%。审计查出的问题越来越少,印证我国脱贫攻坚推进越来越精准扎实。
审计也发现,虚报冒领、骗取侵占扶贫资金还没有根本杜绝。比如1591.95万元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骗取侵占,5个县的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产业、就业等后续扶持措施未及时跟上。
胡泽君表示,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在脱贫攻坚剩余任务推进中正加快解决。
各地坚决执行过紧日子要求,预算执行质量仍有待提高
审计结果显示,2019年各部门加强预算执行,预算管理情况总体较好,财政拨款预算执行率87.2%。但一些部门执行财经制度还不够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还不够到位。
比如,19个部门和41家所属单位虚列或超范围支出等,涉及2.23亿元;2个部门的4个因公出国(境)团组超员超期;3个部门和14家所属单位公务用车超编制或使用不合规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本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抗疫之下,政府过紧日子有了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切实践行节用裕民理念。
各地加大稳就业投入,政策效果还有待提升
“六稳”,就业为首。“六保”,首要仍是保居民就业。从审计的20个省份就业补助、职业教育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情况看,相关地方坚持就业优先,加强资金统筹优化,为城镇新增就业、就业困难和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报告同时指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工作对接不到位、具体措施衔接不够、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影响政策效果充分发挥。比如,2个省份分配16.23亿元职业教育经费时,未按要求向先进制造业等急需特需专业或贫困地区倾斜;39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项目未按期开(完)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当前宏观政策充分体现就业优先,接下来要做好补贴等财政资金精准分配、快速抵达,让“好资金”精准匹配“好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续管护工作需要加强
报告显示,从审计的15个省份的55个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4项重点任务实施情况看,这些地区2019年投入财政资金254.97亿元,积极推进各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审计也发现,一些高标准农田项目推进慢、建设质量不高、后续管护不到位,有的被违规占用,共涉及高标准农田506.66万亩。
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举措,不仅要高标准建设,更要高标准管护,这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妥善划分建设方、使用方等的责任。
开展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及时移送处理扰乱市场秩序等问题
审计署今年2月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审计机关把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作为重大专项审计任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3月底,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371.86亿元;审计的40家银行共向5995家重点保障企业发放疫情防控专项贷款2314.73亿元;审计的8445个慈善组织和相关部门共接收社会捐赠资金378.24亿元、物资16.65亿件,已分配使用320.65亿元、15.1亿件。
报告说,审计署组织了2万多名审计人员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发现的资金滞拨、物资积压等问题,有关方面及时整改,加快分配下拨资金76.51亿元、物资9994万余件,建立健全制度1584项。
审计还发现骗取套取资金、倒卖侵占物资等问题线索110多件,均已移送相关部门处理。(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