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6月19日
第08版:甘肃新闻

景银山究竟有多“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左玉丽 齐兴福 崔银辉

在安定区西巩驿镇,提及南河村党支部书记景银山,人人都说他是个“大能人”。

“能人”自有过人之处。那么,“能人”景银山究竟有多“能”?6月5日,记者来到南河村,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景银山。

“我这‘能人’名号可不是自己吹出来的!”今年50岁的景银山快人快语,一见面,就拉着记者来到了南河村暖泉社。

初夏的暖泉社绿意盎然,一条水泥路将村子一分为二,一边是整齐划一、白墙黛瓦的新民居,一边是一个干净整洁、花团锦簇的小文化广场。

小广场对面,70岁的景玉萍将记者请进了她的家。时近正午,小院里阳光正暖,客厅里摆着大电视、铺着木地板,厨房里明厨亮灶,自来水直通锅台。

“景书记是个热心肠,心里时刻都装着全村的人,要不是他,我们可能还住在这样的破房子里。”景玉萍翻出一本老影集,指着自家以前的旧房子照片对记者这样说。

2013年底,在外搞了近20年建筑工程的景银山回到暖泉社,“自己在外挣了点钱,就想着怎么样能帮乡亲们也把日子过好点。”

恰在这时,暖泉社27户人家被纳入安定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户均可享受国家补助5.15万元,同时还有5万元的3年贴息贷款。但享受补助政策的前提条件是,群众先得垫资建房并通过验收。

“要修建这样的一院房,少说也得10万元,在暖泉社,能拿出这么多钱的人真不多。”景玉萍说,当时,眼见着这么好的政策要错过,很多人家只能干着急。

“大家自己能凑多少是多少,不够的钱我来垫,等补助下来再还给我。”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刻,景银山站了出来。他说干就干,以几乎保本的价格与群众签订了房屋修建合同,自己规划、设计,自己组织建筑队伍,用时5个月、垫资200多万元将27户人家的房屋全部建好。

2014年10月,暖泉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通过政府验收。群众领到补助款后,第一时间给景银山还了账。2015年6月,27户人家全部搬进新家。

“除了建筑材料、劳务开支,我从中挣了近6万元,但这笔钱不能留。”用这笔钱,景银山给暖泉社修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

“能人”带好头,才有好日子。2017年1月,景银山当选为南河村党支部书记。

“景书记不仅心肠热,而且思路活、点子多,发展产业有一套。”南河村景坪社群众纪芳琴说。

脱贫致富奔小康,产业一定要跟上。景银山担任村支书后,针对南河村现状,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

村里有4个社在山区,适宜马铃薯产业发展。通过引导整合,村里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合作社,带动群众种植马铃薯1500多亩;

川区有5个社,景银山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南河村芹菜、红笋等优质蔬菜声名远播;

南河村旅游资源丰富,景银山找到了在定西远东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的同村发小姚君,在姚君的支持下,如今村里的双龙山建设了景观步行廊道,种植了桃树、杏树,建成了牡丹园,乡村旅游设施日趋完善;

好日子还须精打细算、长远考虑。2017年,景银山为全村每户人家争取了10棵花椒树、10棵核桃树。如今,群众房前屋后栽植的这些树木已经开始挂果,“再等三五年,这些树木就能成为大家增收的‘摇钱树’”……

“能人”景银山,还有个过人之处,那就是“爱思考、善总结”,尤其是“政策摸得透、讲得好”。

自2016年起,每年正月初一,景银山都要组织全村人在文化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升旗仪式后、文艺演出前,景银山总能一口气讲半个小时。

“景书记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每一次都讲得很精彩,上到国家政策,下到村规民约,既高屋建瓴,又很接地气……”正在河北金融学院上大一的暖泉社大学生王雯雯这样说。

“除了讲政策,更重要的是对群众进行感恩教育,大家能住上这么好的房、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关键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必须得让大人、娃娃都记在心里。”景银山这样说。

采访结束时,景银山拿出手机,要添加记者为微信好友。“嘀!”的一声响,记者微信信息显示,申请添加好友者,网名叫“能人”。

2020-06-19 1 1 甘肃日报 c196422.html 1 景银山究竟有多“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