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6月04日
第08版:理论

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思考和建议

王福生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工程。自2019年11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前期工作”,社会各界期盼已久的西线工程终于进入了方案比选阶段。目前,南水北调西线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研持续时间最长、各种方案最为纷纭的调水工程。在新形势下,亟须加快这一对拉动全国经济增长、消化过剩产能、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等作用巨大的工程规划方案比选确定进程,并尽快付诸实施。

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时代需要

加快比选确定西线规划方案是保障中国战略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青藏高原及其边缘祁连山、昆仑山等山脉,冻土逐步消融,冰川加速融化,雪线不断上升。直接影响环祁连山的河西走廊、环昆仑山的新疆南疆,延伸影响除东北以外的整个中国北方。短期内,北方的降雨量有所增加,气候有所改变;长期看则不可持续,未来到了一定临界点,就会出现大的生态问题。在纯自然状态下已呈不可逆趋势,这是我国战略安全、生态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

加快比选确定西线规划方案是解决西北、华北的水资源总量短缺的需要。就西北5省区而言,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50—400毫米,而地面蒸发量高达1000—2600毫米以上,降雨量极度少于农田作物和天然植被需水量。华北5省市区则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大幅增加,水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愈来愈严重制约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干旱缺水造成北方沙尘暴频发,荒漠化在一些地区扩大。

加快比选确定西线规划方案是在“新基建”中拉动中国经济巨轮的需要。西线工程是中国有待实施的受益面最广、影响面最大的历史性工程,既能大幅消化钢铁、水泥过剩产能,又能增加数亿亩耕地,还能使中国西北、西南发生巨变。

加快比选确定西线规划方案是缩小中国南北差距、东西差距的需要。历史上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南北差距、东西差距,与“胡焕庸线”关系极大。因为资源性缺水影响的不仅仅是农业发展,也严重影响北方和西部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导致差距扩大。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用巨大

西线工程将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支撑。西线工程及其拓展,涉及绝大多数极度缺水的地区,将极大改善沿线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变这些地区“靠天吃饭”的困境,使已脱贫人口安居乐业,扩大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幅改善整个北方和西部生态环境。西线从河西走廊流向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在河西走廊两侧山脉的作用下,水气循环所带来的局部气候变化,将会使祁连山的生态恢复,新疆罗布泊重变水泽,内蒙古居延海再现泽国,并且根治中国北方的沙尘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东中部已经没有开发增加耕地的余地,而甘肃、内蒙古、新疆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辽阔荒地荒漠,由调水量决定,可增加2—6亿亩耕地。

彻底解决西北各省区的水资源矛盾。西北各省区面临共同的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的困难,建设区域内调水或水电工程,只会产生矛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规划西线工程河西走廊线路,西北各省区因水资源分配而导致的地方矛盾将彻底化解。

有关对策

成立高规格的西线工程领导机构,统筹方案的比选及建设。建立领导机构及其工作机构,在西线工程方案的比选中发挥党中央参谋助手作用。比选出西北、华北、西南共赢、多赢的方案,由于长江流域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四川省、重庆市是经济大省(市),比选确定的方案不应以长江水系引水的水量为重点。

西线工程方案应以怒江、澜沧江、察隅河、雅鲁藏布江调水为重点,并以环青藏高原边缘线路为考量。伴随青藏高原腹地、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变化,历史上从长江上游水系以及怒江上游、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调水的西线工程的各种方案,今天已经不可行。有关方面酝酿的分三阶段沿青藏高原边缘从长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走低线调水的思路是理性选择。

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竞争机制比选西线工程方案。为了避免历史上一些工程项目的遗憾教训,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也可以“华山论剑”的方式,让各方案的制定者讲一讲自己方案的优点,他人方案的缺陷,变闭门选马为公开赛马,拿出最优方案。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2020-06-04 1 1 甘肃日报 c193782.html 1 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思考和建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