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琳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村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突出成效,部分特色产业开始与国内国际大市场接轨,发展模式和机制也在转型提升。但是,目前我省农村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在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的时候给予充分考虑。
注重微观导向要向注重宏观导向转变。当前和今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国际化,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必须同时考虑国内与国际两个因素。一是以“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建设为基本战略思路,加快培育新型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二是以提升宏观调节效果为主,以创新导向机制为重点;三是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合而为一”;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把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作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主线,支持农村大户、农户联合、家庭农场改造、招商引资、返乡创业等创新行动。
农村资源配置要从小区域向大格局转变。我省各地自然资源、地理地质和产业结构差异性很大,开发和发展历史也有很大差异,许多地方的农村资源配置比较倾向于小区域和小平衡,“小而全”特征非常明显。今后选择农业发展战略,一方面,要树立开放思维和大局观,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力度,特别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大空间做好农村生产力布局工作。另一方面,要根据我省不同区域农村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农村区划工作,合理布局生态保护区、产业培育区、农产品加工区、出口农业基地、高新农业产业园等,追求区域之间的结构差异性,促进“一村一品”向“一乡一品”和“一县一品”升级。
指标体系要能够真实反映市场化和国际化。农村农业发展的衡量指标体系要增加能够真实反映产业化、市场化、工业化、商品化、出口率等方面的指标。比如,争取到2025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增长率要达到一定的比率;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国际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其中符合出口要求的农产品比重达到20%以上;土地流转率达到60%以上;新型职业农民达到50%以上;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50%以上。
短期政策体系要向长期政策体系转变。今后我省农业发展战略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战略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是调思路,将建立“产业、生产和经营”三大体系作为战略重点;二是调结构,要面向国内国际大市场来安排我省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加工结构;三是调产能,控制和降低低质低效的传统农业比重,提高中高档次产品比重;四是调标准,尽量减少地方标准,增加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评价分量;五是调手段,支持农村科技企业和科普技术推广,支持连片作业;六是调经营,通过创办和改造农村微观经济基础,形成由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市场经营体系。
支持农村基本建设要从短期向长期转变。农村基本建设政策要从注重短期向注重长期转变:农民居民点、道路、电力、水利设施等的配置要考虑20年不落后;农村基本建设工程的立项,要以中长期项目为主;积极推广新型投资方式,包括民族地区财政专项、扩大以工代赈领域、推广BOT和PPP等;易地扶贫搬迁的投资必须结构化,要为安置区的土地整治、产业培育、农民培训,迁出区的老宅平整、复耕、生态绿化等,留出一定的比例;创造条件实现城乡基本建设同步实施。
支持市场建设要向支持直销体系建设转变。长期以来,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转移了大量农民收益。所以,增加农民收入要充分考虑建立直销体系的必要性:一是加快土地流转,打造直销农业基地;二是严格标准控制,保证有机绿色,实施规模生产;三是建设直销通道,如社区直销点、学校直销点、企业直销点、超市直销点等;四是组建合作社联盟;五是围绕直销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设施、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物流配送平台,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
扶贫战略和政策要加快向扶农战略和政策转变。从2021年起,相对贫困人口将成为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主体,包括大量边缘人口等。从目前我省定西、陇南、临夏等地区农村的情况来看,由于许多特殊因素的影响,返贫和相对贫困人口的存在是客观的。因此,有必要将扶贫战略调整为扶农战略:一是要加强对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边缘人口的研究,创新贫困和反贫困理论;二是加快研究出台关于甘肃省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识别方法和政策建议;三是增强对农村人口智力和技能扶持的政策力度。
支持投入增长要向支持人才科技转变。反思过去多年我省农业投入政策的方针和实施措施,支持基础、产业、扶贫、生态等项目的比较多,而支持农村人才成长、农村科技创新、建立农村研发机制、农民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明显不足。要将城乡一体化、扶持农业科技企业、建立“反哺机制”和培养技能农民作为重点,由政府、城市、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农业进行帮助。同时,要把培育和扶持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促进农村科技创新的主要措施。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教授、决策咨询部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