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蕊娜
华池县近年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描绘出青山绿水的生态画卷。
一
华池县地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因沟壑纵横、土壤孔隙大、植被稀疏、气候干燥,水力、风力、重力侵蚀严重。
面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差的实际,华池县坚决扛起绿色发展大旗,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上下功夫。
1997年至1999年,华池县先后被列为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重点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县;
2000年,全县规划治理流域总面积625.7平方公里,已治理面积228.5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36.5%;
2000年以来,全县狠抓退耕造林种草工程建设,通过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历年分批实施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266.67公顷;
2009年至今,全县实施坡耕地试点项目,全县梯田面积累积达到4.66万公顷。
二
缓缓流淌的柔远河,为城市注入灵气。2017年,华池县建立河长制,2019年,华池县进一步推行湖长制,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除了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华池县先后封堵油水井429口,拆除搬迁站库3座,并进行了生态恢复,还结合河流沟道实际情况和管理现状,以6条主河道为重点,以河流沟道“四乱”问题清查整治为抓手,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制定并实施《华池县“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据介绍,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清理垃圾堆放点87处,垃圾围坝水库4座,垃圾围坝水库漂浮物15吨,治理黑臭水体1处,打捞水面漂浮物85立方米,柔远河河床清淤、清除杂物和渣土共计1万余立方米。
随着各项措施的有力推进,当地一条条河流、一座座水库经过“洗礼”正重新焕发光彩。“当下,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宜居,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黑鹳、白鹭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栖息。”华池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华池县除了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还统筹推进净土、全域无垃圾、美丽乡村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解决农村生活环境问题,让群众享受更普惠的环境效益。
三
初夏时节,地处华池县怀安乡的糖坊咀村草木葳蕤、空气清新。站在山梁上放眼望去,一层层梯田随着山势蜿蜒远去,蓝天白云下一户户农家小院错落有致。
“以前,这里道路不通,水资源贫乏,加上有着大量的坡耕地,村民以牺牲脆弱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自由放牧、粗放经营的传统畜牧业,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糖坊咀村党支部书记、产业致富带头人高怀富介绍,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不仅流走了宝贵的水资源,也流走了表层肥力较高的土壤,成为干旱山区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华池县把突破口放在了以坡耕地修梯田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上。2013年,该县水保局工作人员和科技人员在糖坊咀村与当地群众一起商讨如何把坡耕地修成梯田,在加强农田建设的同时,通过打水窖、建蓄水池,解决了王背梁、染砭、平山等地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结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修通田间道路2条,当地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
糖坊咀村依托生态资源,以坡耕地改造、荒山荒沟造林绿化为抓手,以发展基本农田为中心,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地表径流的冲刷逐年减少,土壤侵蚀程度逐年减轻,当地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了当地群众居住、交通、文教、人畜饮水、产业发展等状况。
随着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各类综合治理项目和治理措施的落地,华池县生态环境发生了喜人变化。
据悉,2019年底华池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933.1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3441平方公里的56.2%;建成基本农田4659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67.63%;水保造林保存面积66860公顷,森林覆盖率19.4%;种草保存面积79820公顷,林草覆盖率达到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