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刘健
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开了20多年服装厂的赵晓兰有些犹豫。关厂,最大程度减少自己的损失?不关厂,咬紧牙关、减少利润继续做?
赵晓兰选择了后者。因为,这个扶贫车间有些不一样。这个兰州新区第一家扶贫车间,是一个以吸纳残疾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的扶贫车间。这个原因鼓励着她顶住压力,扛起责任。
5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兰州新区西岔镇的兰州锦亿圣服饰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哒、哒、哒”的缝纫机响声在车间内此起彼伏,工人们手脚麻利地缝制着衣服,整个车间一片忙碌景象。
今年55岁的赵晓兰从事了20多年服装生意。六七年前,服装厂偶然召进几个残疾员工,引起了赵晓兰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细心的赵晓兰发现:这些孩子虽然身有残疾,可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分到合适的岗位,同样可以干得很出色。
于是,2016年起,公司参加残疾人招聘会,将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吸纳到服装厂就业。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杨坪村的杨亚鹏,就是两年前招进厂的。年仅30岁的他,在赵晓兰眼里,是个十分倔强的孩子。
“医生说我得了一种什么综合征,所以个子不到1.2米。刚开始来厂里,大家害怕我够不着,不让我上缝纫机,照顾我做别的活,我不服气,偷偷拿废布练习。”说话间,杨亚鹏大大的眼睛里闪着光,“大家都能干,为啥我不行?”
和杨亚鹏一样自信的,还有并排而坐的聋哑人姚忠辉。他比画着手语介绍自己的情况。“我在这里工作两年了,每个月工资3000元以上,上个月收入4600元。”赵晓兰解读着手语。
35岁的韩宏举是老员工。“我在厂里干了7年,从学徒干起,如今自己带徒弟。”说话间,韩宏举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他来自安定区李家堡镇华川村,上小学时腿落下了残疾,需要拄着拐杖走路。“之前在别的厂子做裁缝,打听到这里好,就来了,一直干着。”韩宏举说。
随着吸纳的残疾人越来越多,也带来很多难题。“许多孩子在家里比较受宠爱,也都是第一次融入社会。”赵晓兰说,怎样适应上班的节奏,怎样过好业余生活,都成了她这个大家长必须去考虑的。为了和大家互通有无,她带领服装厂的管理人员学习起手语。
扶贫车间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采取特殊的办法。
蒋得胜出生后不幸智力残缺,通过招聘会应聘到车间工作前,从未有工作的经历。赵晓兰规定他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去吃饭,没过多久,蒋得胜就能按时完成任务。如今,认认真真系扣子成了他引以为豪的工作。
工作在车间,吃住在车间,对于大伙来说,车间更像是他们的另一个家。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赵晓兰组织车间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秋游等。
近两年来,扶贫车间定期举办妇女和残疾人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320多人次,近百名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就业,累计安置并稳定就业残疾人8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人就业,实现了人均月纯收入超过2300元的目标。
2018年,服装厂被认定为“兰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后被评为兰州新区第一家“扶贫车间”。今年4月,又被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评为“甘肃省残疾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这给她带来莫大的鼓励。“沐浴到政策的春风,扶贫车间得到20多万元的补助,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步伐。”赵晓兰说。
面对今年的特殊情况,赵晓兰顶住了压力。“厂子停了对我们可以,可是对这些孩子不行呀,他们很多人都指望着这一份关键的收入。”赵晓兰说。疫情期间,根据兰州新区安排,扶贫车间积极复工复产,派专车专人把吸纳的员工从白银、天水等地“家门口”接送到“厂门口”,多渠道解决企业员工返岗复工。
赵晓兰说,下一步,她将着重于提升残疾劳动力的技能,让大伙变成真正的技术工人,凭着真正的硬本领端牢自己的“饭碗”。
走出扶贫车间时,太阳正当空,分外耀眼,就如同这个特殊的扶贫车间一般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