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习近平2020年5月22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深刻诠释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陇原人民群众的冷暖。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陇原大地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足迹和对陇原人民群众真切的关怀。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理念和饱含深情的话语,激励鼓舞着陇原广大干部群众。我省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富民兴陇、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
富民新村的幸福生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2019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看望从山区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的乡亲们。他走进村民李应川家,李应川拿出搬迁前的老照片给习近平总书记看,窗明几净的新居与曾经居住的土坯房有天壤之别。
今年5月,当记者再次来到李应川家时,他家客厅里挂满了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时的照片。
“那天,总书记走进院子,看了院子里种的西瓜、西红柿,他很高兴。随后,总书记走进厨房,揭开锅盖,询问平日吃饭、吃水的情况。”至今,李应川还清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无微不至的关怀,“总书记说,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让李应川一家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今年4月,李应川的儿子李建宝,刚刚找到一份开推土机的工作,月工资6000元。
2019年12月,家里养了40只羊,到今年国庆节应该可以产羔40只,家庭养殖稳步滚动发展。
时间向前推10年,李应川根本想不到他家的变化如此大。
李应川的家原来在古浪县横梁乡横梁村。当时,住的是土坯房,种的是山地、旱地。李应川24岁开始挖煤,一挖就是20多年。直到年龄大了、挖不动了,才到新疆哈密、呼图壁等地打工、种葡萄,这一干又是6年多。
2018年,李应川从新疆回到家乡,搬进了富民新村。李应川说,现在条件好得很,娃娃出门就能上学,交通四通八达,村里还修了文化广场,自来水接到家里,有了水冲厕所……
2019年9月,李应川尝试种了一座蔬菜大棚。“从旱地里的‘懒汉庄稼’到精细化的温室栽培,开始不适应,通过培训,现在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术。今年辣椒已收获了6000多元,我们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李应川说。
近年来,古浪县举全县之力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搬迁6.95万人,走出了一条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2019年底,富民新村实现整村脱贫。
布楞沟村的美丽嬗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孟夏时节,走进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崭新的房屋整齐排列,太阳能光伏板斜“挂”在山坡上……目及之处,到处勃勃生机。
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过去,布楞沟村有六大难——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增收更难。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布楞沟村走“亲戚”,并作出“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重要指示。
7年多来,布楞沟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破解群众增收难题上做文章。一场美丽的嬗变在东乡县的大山深处悄然发生——
2013年5月,长达20多公里的水泥硬化路,将布楞沟村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还一举解决了6个乡镇、20多个村、2万多群众的出行难题;
当年6月,布楞沟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竣工,做饭、浇地、牛羊饮水等用水难题全部解决;
2014年7月,布楞沟村小学建成,两层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2015年10月,布楞沟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全村群众整体搬进了崭新的砖瓦房;
今年年初,折红二级公路正式通车,沿途经过东乡县东塬、锁南、达板、高山等10个乡镇,昔日布楞沟村边的“烂泥路”变为“致富路”……
布楞沟村的穷貌改变了,大伙自发立起一块刻有“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两行大字的水泥碑。
“自来水整村全覆盖,连心路通到家门口,家家户户搬进新房屋……总书记叮嘱的事一件件得到落实。”布楞沟村党支部书记陕斌杰说,他将继续带领村民们发展产业,让大家过上小康生活。
2015年底,在政府的支持下,布楞沟村村民马大五德盖起了6栋暖棚圈舍,养了850只肉羊。2018年,他创办布楞沟村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全村26户村民以参股的形式加入进来。
2018年4月,布楞沟村巾帼扶贫车间建成,吸纳村里12名妇女就近就业。58岁的村民马奴给也怎么也想不到,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现在也能打工挣钱了。
“我们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脱贫‘翻身仗’。”陕斌杰自豪地说,2019年底,布楞沟村人均纯收入已增至近7000元。
东乡县委书记马秀兰认为,只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我们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