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5月23日
第08版:全国两会专刊

凝心聚力绘蓝图 扬帆逐浪再起航

——兰州市2019—20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及展望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兰州市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开花、处处结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兰州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高质量打赢“三大攻坚战”,为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贡献力量。

科学规划绘就新蓝图

规划是城市的灵魂。2019年,兰州市认真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兰州新区聚焦国家赋予的“四大功能定位”,深入推进“制造新区、产业新区、经济新区”建设,荣获“2019中国领军智慧城区”,获批全国第九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石油装备),入选“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承诺制”“好差评”制度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高新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坚持“高新专精”导向,加快推进“一谷五园”建设。新建新型研发机构11个,新增高技企业81家,孵化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省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园、航天五一〇所等项目加快推进,高新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高新区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5%。经济区突出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编制完成《示范区空间规划》和21.33平方公里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剂解决起步区用地指标6590亩。西部药谷、慈济药业、中海广场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恒大水世界、中心中医药产业园正在积极对接推进。经济区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

同时,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向,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专供基地项目建设机遇,不断扩大高原夏菜、玫瑰、百合、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红古区16个“城市矿产”项目全部建成,兰州市被列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永登县“苦水玫瑰”进入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苦水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榆中县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评定为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皋兰县兰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工厂。

今年,兰州市将持续统筹“一心两翼”、城市能级、区域协同,优化经济发展格局。按照“强功能、提品质、拓空间”的要求,持续加快“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加快构建“一心两翼”城市布局建设,统筹推进全域空间全面协调发展。坚持“黄河之滨也很美”理念,加大对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力度,以黄河为脉,深入做好黄河文章,推进黄河流域左右岸互动、山水城融合,串联两岸景区景点,提升“一河两岸”城市核心景观。同时,加快推进“制造新区、产业新区、经济新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争取省上设立精细化工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着力推进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加快总体规划、控详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的上报审批,紧扣“生态”和“创新”两大主题,精心凝练包装储备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双创”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

营商环境获得新突破

2019年,兰州市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发展活力持续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有效化解生铁产能100万吨、粗钢140万吨,全面完成省上下达任务。批准新建商品房预售面积900万平方米,及时消纳商品房销售库存。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费70亿元。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完善了市级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库、电子证照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运维系统、安全保障等系统,按期完成与国家和省级平台的对接工作。制定《国有资本授权经营试点暂行办法》等政策,有序推进国企改革,将42户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为24户,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和利税分别增长7.6%和7.1%。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实行“零跑腿、零纸张、零见面”的“三零”模式,新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4.8万户、累计达到13.2万户,新增市场主体4.8万户、累计达到33.6万户。

今年,兰州市将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坚持创新驱动第一动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更具活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经济发展效益。以兰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支撑,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构建从科技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到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创新链。在电力、电信、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争取全省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力争为民营企业以股权投资方式融资1亿元。强化“金政企”对接,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互联互保,开展企业兼并收购或财务投资,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融资难、融资渠道窄等问题。

“兰州制造”再启新征程

2019年,“兰州制造”开局良好,项目建设规范化推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好地完成了省定目标。2019年,兰州市认真开展项目前期攻坚战,落实《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国家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和新建项目前期手续省(国家)、市、区县“三级清单”审批工作,全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1073个,已办结981个、办结率达91.43%,实现了窗口、用户、申报、反馈“四统一”,奥体中心、万达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审批时间大幅缩减,展现了项目审批的“兰州速度”。同时,兰州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举办兰洽会、科博会,积极参与进博会、陇商大会、京沪浙招商、2019年中国绿公司年会等重大活动,全年新引进项目280个、总投资1944.78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877.51亿元、增长24.4%。

在此基础上,兰州市不断健全完善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构建绩效评价和督查考核指标体系,加快实施264个重大项目建设,国电兰州热电联产“上大压小”异地建设、兰石化炼油厂烷基化装置改造、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等77个项目建成,总投资196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62亿元。预计全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左右,占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的35%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出城入园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出城入园工业企业63户、转型升级商品交易批发市场19个。设立2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累计投放贷款43.94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7家,新建成果转化基地22家,303项科技成果在甘转移转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8%。

今年,兰州市将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统筹项目建设、产业升级,积蓄经济发展后劲。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项目融资力度,坚持“两真四有”,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项债券争取等政策机遇,围绕脱贫攻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交通能源、社会事业、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持续推进“五比五拼”、前期攻坚、团队管理、“三个清单”等项目全过程运行机制。同时,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两化”为主线,绿色化改造石化、冶金、建材、烟草四大传统产业,大力打造先进装备、文化旅游、新材料三大生态产业,培育壮大新型生态产业,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优势传统产业+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

“精致兰州”展现新面貌

2019年,兰州市始终坚持“黄河之滨也很美”的理念,全面推进“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深入做好黄河文章。编制完成《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高标准打造百里黄河风情带,“十大精致项目”加快推进,南北两山景观全面提质,全面完成路灯节能改造,成功举办第九届黄河文化旅游节、首届黄河之滨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市民城管”项目获“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优胜奖。在中国国际化招商引资合作与发展论坛上荣获“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称号,在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上获“年度文化旅游传播贡献奖”,在智慧中国年会上获“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步奖”“数据应用领先奖”,入选“新时代中国最佳文化魅力旅游名城”和“2020年最值得旅游者去的中国旅游目的地”榜单,成为全国十大网红城市,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攀升。

2019年,轨道交通1号线安全稳定运营,在全国单线运营地铁城市客流强度排名第一,2号线一期主体结构完成91%。积极融合轨道交通1号线路,优化公交线路81条,累计服务换乘市民2300万人次以上。打通20条疏解路,东岗立交桥完成拆除重建,南绕城、青白石互通立交、川海大桥等建成通车,中通道、中川机场T3航站楼连接线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同时,兰州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5G试点城市加快建设,建成5G基站1300座。清理空中线缆121.2公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886公里。治理建成区违建1075.9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地下综合管廊4.5公里,新建停车泊位5000个。

今年,兰州将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统筹水体保护、绿地建设、节能低碳,筑牢经济发展本底。加快编制《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修《黄河兰州段保护水利综合规划》《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河洪道治理利用专项规划》等。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加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强化兰州新区北部防护林带和榆中生态创新城周边面山绿化提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3万亩、沙化草原治理0.83万亩。争取将兰州新区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区,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确保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全面整改中央和省上环保督察各类反馈问题,切实建设好维护好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开发绿色产品,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提升产品节能环保和低碳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园区,实施“零排放”示范工程。重点实施中铺子垃圾处理循环产业园、兰州LNG储备中心等项目建设。

“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兰州市紧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七里河区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全部退出贫困县。投入扶贫资金12.87亿元,3638户10562人达到退贫标准,贫困发生率由1.22%下降至0.32%。易地扶贫搬迁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年建成主体,两年实现搬迁入住”,涉及搬迁住户1568户,应拆户数1475户,已拆1262户、入住1262户,入住率、拆旧复垦率分别达到100%和86%。完成新增农村危房改造172户,累计改造各类危房7.5万余户,顺利实现农村“四类重点对象”现有存量危房清零目标。

今年,兰州市将全面落实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抓好未脱贫人口的脱贫、已脱贫人口的巩固和防止返贫工作,研究谋划好2020年后减贫工作。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大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争创国家“平安农机”示范市,精准实施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光伏、电商、家庭手工业、资产收益等扶贫工程,实施特色产业园区、种植基地建设,新增特色产业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上,争取畜禽饲养量新增50万头(只)。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建设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3.6万户农户厕所改造。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问题,是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2019年,兰州市级财政的80.5%用于民生支出。高质量完成7件省列、10件市列为民兴办实事。2019年,兰州市推进就业优先发展,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城镇新增就业9.36万人。持续推进30万名大学生留兰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和青年见习计划。引进急需紧缺实用人才1662人,新增人口14.5万人。

2019年,兰州市稳步发展教育。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制定《兰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方案》,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与北大青鸟公司、北京东方燕翔航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共建特色专业。兰州工业学院、甘肃政法大学等高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制定《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2020-2025年)》,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1.64万个,全面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普通高中大班额。新聘同工同酬教师982名。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持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社区、乡镇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到100%。建成医养结合示范点50家。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省中医院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市中医院、市口腔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异地新建项目顺利推进。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华夏文化展示中心演出工程、兰州万达城展示中心、水车博览园修复等项目建成,兴隆山、兰山、树屏丹霞、仁寿山、石佛沟、河口古镇等特色景区加快开发,兰州老街、甘肃华夏收藏文化博览园、甘肃简牍博物馆、文成广场、兰州树屏丹霞景区一期项目、“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白塔山周边提升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黄河文化旅游新地标逐步形成。体育事业加快发展。高规格承办在亚洲首次召开的国际田联路跑会议,成功举办第九届“兰马”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U23世界杯等重大赛事。奥体中心、七里河体育场等项目开工建设。社会保障不断强化。五区三县城市低保每人每月提高至712元、535元,农村低保每人每年提高至4020元,城乡特困供养标准提高至11107元、5226元。棚户区改造开工1.33万户、基本建成1.44万户。新增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5个。

今年,兰州市将立足高质量发展根本,统筹全面小康、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深化就业服务,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建设兰州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持续推进30万名大学生留兰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8万人。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推广“幸福6+N”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保障市场供应稳物价,加强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拓宽粮油肉菜禽蛋奶等供应渠道,做好猪肉保供稳价等工作,切实保障市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通过“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模式,扶持和鼓励一批养老服务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投入运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完成市老年公寓西站分院维修改造,满足更多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保障水平。启动实施棚改项目1万户,基本建成1万户。

2020-05-23 ——兰州市2019—20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及展望 1 1 甘肃日报 c191783.html 1 凝心聚力绘蓝图 扬帆逐浪再起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