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晖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喜鹊、乌鸦、麻雀等飞鸟很多,在老百姓房前屋后的树上、庄头以及水泉边的悬崖上,垒窝、生活和繁衍,和老百姓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鸟和人类的这种相近关系,似乎延续了不止几千年,不然,就不会有“喜鹊喳喳叫,必有喜事到”的民间谚语。
我读高中时,一次从学校回家,我看见南房后的树上,两只喜鹊翘着尾巴、点着头、喳喳喳地在闹。母亲早起来了,正在往房上撂东西。我问弟弟,妈在干什么?他说:在喂喜鹊呢,最近,南房背后的白杨树上来了一对喜鹊,在忙着垒窝,妈每天早上给扔洋芋吃。
“妈,人人都嫌吵,又叼小鸡,你倒好,还给它们食吃。”我出门埋怨母亲。
“它们可是报喜鸟,和咱们做邻居是咱们的福气。所有的鸟里面,喜鹊的窝最大最好,从不凑合。它们每天很辛苦,一天到晚不闲着,要叼那么多干树枝去垒窝,顾不上找吃的,给它们一点食吃,它们就可以腾出时间干活了。窝垒好了,就淋不着冻不着了。”母亲停了一下,看了我和弟弟一眼,笑着说:“你们和它们一样懂事就好!”
家里有了邻居喜鹊以后,母亲对它们格外珍爱。她老说喜鹊是报喜鸟、勤快鸟,你们读书,就要和它们一样起早贪黑,它们就有喜给你报,要不就不灵了,那就害了喜鹊的名声了。现在看来,母亲真是深明事理,知道喜不是等来的。从地里回来,她总是要看看喜鹊在不在树上,总会啁啁啁地呼唤它们。时间久了,喜鹊听懂母亲的呼唤了,只要听见母亲啁啁啁啁的声音,就会飞下来吃母亲撂的食。后来,母亲就和它们说话:“跟我上地去,地里有虫子给你们吃。”喜鹊们真的跟着去了,一路上翻飞在母亲头顶,喳喳喳喳,热热闹闹的。地里有不少的虫子,比如蟋蟀、蚂蚱、蚯蚓、金龟子、白土蚕等,母亲挖出来后扬手丢给喜鹊,它们就争先恐后地跳过去,抢着吃。时间久了,母亲出门走哪它们跟哪,最远一直会跟到山背后的地里去。庄里人最怕的是喜鹊抓食家里孵出来的小鸡仔,母亲的喜鹊不会,庄里人也都知道春晖家的喜鹊不害人。大概是被母亲经常喂饱的原因吧。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弟弟和我先后考上了学校,庄里人都说是喜鹊给我们带来的好运,母亲当然非常高兴,却说你们还算没有让喜鹊难堪。其实她知道,即便是放寒假,在大冬天的六点多,她就会叫我和弟弟起来去跑步,哪管雪有多厚;夏天,帮大人干完活已经很困了,却总被她赶到麦地边去看书,说看书也能缓乏气。母亲才读了三四年小学,几乎没有文化,却执著地供我们读书,潜移默化地给我们希望和鼓励。我曾经开玩笑说,母亲请来喜鹊做邻居,每天早上喳喳喳地吵我们,专门不让我们睡懒觉。的确,它们的勤快也是我们的榜样,母亲常常拿喜鹊鞭策我们:“喜鹊都起来了,你们还睡!”
母亲说,喜鹊孵出来的小喜鹊长大,一般就会离开老窝飞走。咱们家的一直没有走,继续留在门前垒窝,是等老三考大学呢。是的,老三后来真的以全县理科状元的好成绩考上大学了。庄里人当然都说是喜鹊带来的好运,母亲就笑笑。
母亲和喜鹊那么亲近,除了看到喜鹊的勤快,喜欢喜鹊的吉祥外,也与母亲善良平和感恩的性格有关。多少年了,她从来没有和人争过嘴,待人接物总是和蔼可亲,礼数周到。前不久我们视频聊天,我问母亲:您觉得您啥时间最好?她不假思索地说:带着喜鹊,在咱们家地里干活的那段时间最好。是的,那时母亲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最有生活劲头、对未来满怀信心的时候。听得出来,她在怀念逝去的岁月,也在想念陪伴她几年的喜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