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有着来自生活的底蕴和时代的感召,也有着启迪智慧、温润心灵的动人力量。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播出后,在业界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本版特编发专题评论文章,解读剧集,凝聚力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加油鼓劲。
“最后一公里”的小康实践
陈立强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取材于西部扶贫工作实践。一个叫焉支村的贫困村与一个叫丹霞村的富裕村合并后,在一群基层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开启了“最后一公里”的脱贫攻坚战,建设起一个生活富足、邻里和睦、如画如诗的美丽乡村。
该剧表现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本色地展现出他们在此过程中的人性纠葛及人生面貌,着力塑造了一组日夜操劳、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老百姓谋利益的基层共产党人群像,他们是小康理想的实践者与领导者。
小康理想:“最后一公里”脱贫的原动力
源自儒家经典《礼记》的“小康”一词,反映了几千年来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共产党人将这个理想付诸实践,正在将其变成现实。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一个都不能少》将故事置放在这样的叙事背景之下,表现共产党人如何带领老百姓在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路上解围脱困,从而取得全面小康的胜利。
剧中贫困的人想脱贫、脱贫的人想更上一层楼,大家都充满着对脱贫致富的渴望,这也是他们改变人生的原动力。以支部书记赵百川为代表的村委会干部,通过对村民们意愿的启发、引导、汇聚、开掘等,最终转化成建设美丽乡村的巨大动力。
共同富裕: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
剧中的焉支村多年未能脱贫,在县委蒋书记的要求下,将贫困的焉支村合并到富裕的丹霞村,通过共同富裕攻克“最后一公里”的难关。
这是两个本是世仇的村子,丹霞村修路挖了焉支村的祖坟。电视剧一开场就是两村人因为矛盾而闹得不可开交。然而,为了打赢焉支村脱贫攻坚战,以赵百川为代表的丹霞村共产党人毅然摒弃前嫌,说服群众,整体接纳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焉支村村民,并且一视同仁地给予脱贫攻坚帮扶。
两村合并后,原焉支村一些村民把不注意卫生、不讲文明的习气带进了丹霞村,并且在分配扶贫牛、承包大棚、承租商铺等方面,焉支村的一些村民都让老丹霞村村民看不习惯,引发了一连串的冲突。
合并之后的丹霞村村委会干部,倾尽全力、苦口婆心地化解了其中的冲突,弥合了新旧村民之间的矛盾,最后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物群像:人性博弈与领头羊形象
事实上,脱贫致富的关键还是人。该剧通过表现两村合并之后的新丹霞村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的攻坚战,塑造了相伴相生的两组人物群像,一是以姜大嗓、三不沾、贾吉祥等为典型的贫困户人物群像,二是以村支书赵百川为代表的村委会人物群像。
在前者的人物群像中,有身体致残而不能做重活、有家底太薄等客观原因导致家庭的贫穷;还有因为性情懒惰、不思进取、有便宜就占、偷奸耍滑等主观原因造成不能脱贫的……这组人物群像表现出人性的复杂,也揭示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
该剧使用大量篇幅来表现赵百川等村委会干部与姜大嗓、三不沾、贾吉祥等贫困人群进行人性的博弈,通过启发、帮助、引导贫困群众,从而使他们不再等靠要、靠自食其力与奋发图强而最终脱贫致富。
该剧主人公赵百川,是新旧丹霞村的村支书,军人出身,做事果决,信念坚定,重情重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引路人,是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领头羊。他带领其他村干部如夏宝生、刘东桥、付鹏、丁香等,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上,与贫困户结对子,替他们找工作,为他们增收绞尽脑汁,更为整个丹霞村的共同致富操尽了心。
在这组人物群像中,县委书记蒋书记给予村委会以政策支持、方法指导、资金照顾,甚至亲自给村民上课,进行思想启蒙与精神扶贫。他是丹霞村脱贫攻坚战的领导者、指挥者,是国家扶贫工作落实到地方的实践者与执行者。这是一个思想坚定、思路开阔的新时代县委书记形象。
空间意向:从三大地理场景到共享祠堂
该剧主要情节置放在焉支村、丹霞村、石头城三大地理场景里,分别有各自的符号意义。
焉支村地处山区,因为自然条件的缘故,加上过度开发,使得水土流失,一场暴雨便产生了泥石流,将整个村庄吞没,幸亏村干部发现得早并通知及时,才没有发生人员伤亡。这个场景设计符合很多贫困地区的地理意象,也是导致西部地区很多人口处于贫穷境遇的空间贫困。
丹霞村的地质条件要好于焉支村,并且在赵百川的带领下早已脱贫,成了县里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丹霞村因美丽的丹霞地貌而得名,丹霞不只是景观,也隐喻着老百姓红火的生活。丹霞村多石,赵百川筑石头城,是为了实践三产融合的理念。在这里,通过丹霞地质公园美景引来游客,并发展饮食、剪纸、木偶以及秦腔、花儿、太平鼓等本土特色文化,进一步留住游客。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同时,可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从而促进种植业,最终完成三产融合。在这里,村里的年轻人还把直播、网红、Vlog等融入石头城的营销与宣传之中。石头城不仅寓示这是一个扶贫的攻坚之城,也隐喻了石头城是老百姓共同富裕、齐奔小康的新时代平台。
该剧快结束时,一个两村共享的祠堂矗立了起来,这个具有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意象,隐喻着两村的精神弥合,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从此就是真正的一家人啦!”
剧中的丹霞村被置于西部地区甘肃省境,在更大的地理学意义上隐喻着中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与典型性。
扶贫题材剧的“新”与“变”
本报特约撰稿人 阮青
《一个都不能少》播出以来好评如潮,成为同类题材农村剧的爆款。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该剧在表现脱贫致富、攻克“最后一公里”主旋律故事的基础上,展现出当下中国新农村的新面貌,凸显出扶贫题材农村剧的“新”与“变”。
扶贫俨然已经成为当下农村剧的题材首选。但是,纵观扶贫题材农村剧的创作现状,雷同性、相似性、概念化、模式化的倾向比较严重。如何能够做到关注现实、突破创新,已经成为当下农村剧创作的关键。而在此方面,《一个都不能少》向观众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该剧以写实主义作为创作路径,展现了当下农村新的生活、新的风貌、新的矛盾。一系列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问题:脱贫致富、拆迁安置、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婚恋爱情等在剧中都得到了比较真实和细致的展现。比如,不同于一般的扶贫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触及贫富分化的现实问题,具体以焉支村和丹霞村合并以后,面临新的“分房问题”而产生出的种种怪相来表现人性的复杂与转变。为了分房假离婚、假分居,肚子里没出生的娃也想算入现有人口……村民为分房不均闹得不可开交;而村支书赵百川、夏宝生则拿自己的房跟耍赖的姜大嗓夫妇调换,但前提是姜大嗓必须去学文化、学技术,用知识和技能改变贫困的局面。由此,也可以窥见该剧多元、丰富的农民形象,他们中既有三不沾、贾吉祥、李金财、狗娃、姜大嗓等形形色色为生活奔走、无法摆脱小农意识的普通农民;也有赵百川、夏宝生这样新时代的乡村干部;还有刘东桥、付鹏、丁香、夏雪等有知识、有闯劲的新一代农民。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真实的各种可能性。有人为评特困户装神弄鬼,有人在新建的小区随意嗑瓜子、乱扔烟头,有人在新家养牛、随意遛牛;有人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有人回乡创业、助力家乡文创事业……勾勒出一幅现代农村进化的图谱。其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碰撞、新旧思想的冲突以一种日常轻喜剧的方式展开,观众在忍俊不禁之后往往会陷入更深层次的反省和思考中。《一个都不能少》突出反映了当下农村乃至中国社会的诸多新变化,而对于剧中问题的解决,并不强调绝对的正派与反派的对立,而是将双方不同角色人物的心态和行为进行合乎逻辑的塑造,在生活的冲突和摩擦中逐渐相互融合、统一,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同时,《一个都不能少》对农村新生活的展现不是空洞的政策指引和道德说教,其产生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主要依托于新的创作手法,即扎实的剧情、烟火气的生活和鲜活可感的人物来实现。比如,该剧从第一集开始就展现了焉支村和丹霞村因迁坟等历史原因长达三十年积聚的矛盾,而在此对立的状态下,要将贫富悬殊的两个村进行合并,必然产生出全剧最为激烈的冲突。贫困的焉支村不想搬,富裕的丹霞村不愿要,易地搬迁工作异常艰难。可见,故事从一开头就充满戏剧性,迅速引发观众的观看欲望。接下来,一系列小事件,不断涌现的矛盾,都是村民与现实生活真实的对话。这样的冲突在前两集中被刻画得非常深入、细致。又如,由于山体滑坡,在旅游盛典上,原本由焉支村表演的太平鼓被丹霞村取代,导致焉支村村支书夏宝生以为丹霞村村支书赵百川故意抢自己的饭碗;焉支村村民发现丹霞村村民将打过农药的蔬菜冒充有机蔬菜,随后举报。这样的对抗状态,在剧作中通常被称为“欢喜冤家”的设定,喜剧片或爱情片中比较常见,但将其运用于扶贫题材的农村剧创作则比较鲜见。
此外,该剧在对现代农村青年男女恋爱婚姻进行表现、探讨时,在创作手法上也进行了改变和调整。在剧中,赵百川与凤姨、刘东桥与丁香,代表着两代人不同的婚恋观。而恋爱双方分属对立村落的身份设置,增强了剧本的戏剧张力,农村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模式的设定,在某种程度上更贴近年轻观众的审美。以上这些都是《一个都不能少》在创作方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在扶贫攻坚的宏大主题和结构之下,用角色矛盾关系推动故事主线,将矛盾家族化、世俗化、日常化,最终以两个家族的冰释前嫌,达到消除隔膜、共同致富的主题。可以看出,对扶贫题材农村剧故事化、通俗化、娱乐化的新处理和新包装,拉近了主旋律影视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看台
甘肃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崔学富说,该剧既是对贫困地区现实变化的刻画,也是对扶贫攻坚成就的展示,剧中每个人物性格都生动鲜明,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其实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根植于脚下的黄土地,根植于群众中间,正是他们的艰辛,才使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相信这部剧的热播,一定会使正处在脱贫攻坚战第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深受启发和教育,增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为我省的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加油,使我们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得更响。
文化和旅游工作者田彦龙认为,《一个都不能少》基本没有大众想象中贫穷落后的场景,剧中一幅幅唯美的画卷,给观众非常深刻且久远的印象,会潜移默化地让人们对那些场景心神向往,这无疑会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种草”效应。
甘肃西域旅游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小珍说,这部电视剧题材好,故事好,演员演得真实到位,贴近生活,特别是全程在张掖取景拍摄,平山湖大峡谷等很多景点都是实景拍摄、原汁原味呈现,播出后对张掖旅游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省文联派驻陇南市武都区张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队队长刘云鹏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他被这部电视剧深深地打动了,许多场景和情节非常熟悉,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张坝古村落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莉)
用艺术品质赢得观众
本报特约撰稿人 于涛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长虹,4月1日,直播关注度破2,市场占有率达到9.99%,牢牢占据排行榜首位。这样一部聚焦于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的主旋律电视剧,虽然没有流量明星加盟,没有话题炒作造势,但凭借过硬的品质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
《一个都不能少》在电视剧最核心环节——剧本上发力,用丰富跌宕的剧情、鲜活灵动的人物、凝练深刻的思想来吸引观众、感动观众、鼓舞观众,让观众由心而生地关注农村贫困人口艰苦的生活和他们不屈的精神,见证他们的奋斗和改变,自豪于我们即将完成的镌刻于人类历史的伟大实践。
该剧总编剧曹锐是著名戏曲编剧,深厚功力使得她在面对电视剧时游刃有余。因为中国戏曲千年承续的编织情节、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如此的经典和纯熟,它既能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也与中国人的审美体验、情感模式完美契合,因此,当曹锐在被现实所感动与召唤时,便能以其特有的笔力书写出极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脱贫故事。《一个都不能少》在情节和人物关系方面便突显了这种笔力。
整部剧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焉支村因受灾不得已并入丹霞村、两村人磕磕绊绊的磨合、人际关系逐渐融洽共谋家园发展。可以说,每个部分都有戏可做,通过设置许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事件,以事件推进情节发展,不着急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而是在发展中让过往渐渐清晰,让人物慢慢打开心结,逐渐化解矛盾,形成共同意愿,实施共同行动。《一个都不能少》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能体现曹锐编剧特色的就是她在编织剧情时,对“一波三折”技法的谙熟运用。比如焉支村并入丹霞村,首先要解决的住房问题。本来是准备招揽高端人才的“速展小区”被分配给了焉支村民,丹霞村民本来就意见很大,这边还没说服,那边怎么分配又闹成一团,套数不够要改造、房间嫌小硬要占大,姜大嗓的占房问题没有解决,夏主任的老伴也吵着要大的。这种“好事多磨”“横生枝节”的曲折剧情能够牢牢抓住观众,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戏曲情节结构方式,用在这里既保持住了剧情的吸引力,又反映了现实扶贫工作、农村工作之难、之重,以艺术真实映射出生活真实。而且“一波三折”的写法使得全剧既有水到渠成的顺畅感,又有了依次“解扣”的层次感,还有了松紧适宜的节奏感,加之剧情整体轻松积极、昂扬向上,带来观赏时的趣味感,让人尤为称道。
情节是围绕着人物发生的,值得反复咀嚼的还有人物关系。剧中首先设置了一个大背景——焉支村、丹霞村由来已久的矛盾与对抗,在此之上,着重构建了两村三家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各种恩怨、爱恨、误解、偏见形成了人物之间涵盖爱情、友情、亲情的深刻复杂的羁绊,这样的人物关系再放置于“一波三折”的情节之中,更是形成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观赏效果,而这也是中国传统戏曲作品中经常见到的。
《一个都不能少》剧作得到了传统戏曲在剧情结构、人物关系方面的滋养,但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鲜明的时代气息、人物形象同样重要,在这方面,显现出编剧敏锐、准确的把握和表现能力。该剧中的人物一人一格,各不相同。赵百川与夏宝生都是村支书,他们都有着敬业、奉献、实干、爱民的优秀品质,但一个有眼界,富于开拓精神,另一个保守、谨慎;年轻一代中,刘东桥、夏雪、丁香、赵梦、付鹏都热情、踏实、肯干、有想法,但各有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刘东桥稳重坚韧、夏雪智慧隐忍、丁香善良憨直、赵梦烈性直率、付鹏爱发牢骚但顾全大局;即使是刺头“贫困三人组”也不一样,姜大嗓心眼多、贾吉祥脑筋死、三不沾好吃懒做,因此每个人的贫困原因和应对措施都不同。人物生动鲜活之外,更为难得的是编剧为每一个都提供了性格依据,赵百川为什么会那么坚韧、大度,三不沾怎么就这么会偷奸耍滑,都能在人物的行为、对话中找到答案,使得人物更为生动具体,更具有典型性。而这些活生生的人物能被精准地诠释出来,有赖于黄品沅、赵君、陈瑾、萨日娜等实力派演员的精彩出演,他们赋予人物灵魂和质感,也为年轻演员树立了标杆。
《一个都不能少》的时代气息不只体现在具有现代意识的人物身上,还体现在具有时代感的生活中。科技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农村、农民也不例外,而农业托管、三产融合、合作分红等概念也给远离土地,疏离农村的都市人上了一课,提醒我们开阔视野,关注社会。
《一个都不能少》全程在张掖拍摄,壮美瑰丽的七彩丹霞、富饶文明的南台村、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400座的丹霞大剧院都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相信它的热播一定会进一步扩大张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有力地拉动张掖的旅游和经济发展。这当然令人欢欣,但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一次,文艺作品是依靠自身的品质和它的艺术特性赢得了注目和尊重。
幕后
丹霞村和石头城
随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热播,剧中丹霞村和石头城,也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其实,这两个地方都有原型。
在《一个都不能少》中,丹霞村的原型是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著名的丹霞地貌坐落于村委会西南方向3公里处。
剧中在赵百川带领下,为丰富丹霞村旅游业态而打造的石头城项目,其原型就是张掖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位于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北入口与张肃公路交会处,用石头城形容丹霞口小镇,恰如其分。这里几乎每座建筑都以大理石为基,外墙鹅卵石装饰,风格独特,是一座非常气派的石头城,尽显西北的雄伟壮阔。
在《一个都不能少》的最初剧本中,并没有丹霞村和石头城。当初的剧本原型本想以陕西的袁家村作为主线。
总编剧曹锐说,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陕西的袁家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但当她了解到张掖市南台村的故事,深深地被触动了。“这里不仅有一座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当地农民企业家还在小镇上建起能容纳2400名观众的丹霞大剧院,这让我很震撼!《一个都不能少》中本来没有这一笔,是临时决定为这个小镇和丹霞大剧院增加了一条线,在剧本即将完成之际做了非常艰难的颠覆性修改。”
(刘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