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4月15日
第05版: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心为民的帮扶队长

——记秦安县五营镇蔡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朱森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张子恒

春日,秦安县五营镇蔡河村的一座座大棚里,是满眼翠绿的韭菜,水灵灵、鲜嫩嫩,散发着浓郁的清香。

“我们村里的韭菜好得很啊,邀请你来看看……”正在打电话的,是五营镇蔡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朱森平,他忙着联系村里的韭菜销售。蔡河村有着种植春暖棚韭菜的传统,今年受疫情影响,韭菜上市推迟,朱森平担心村民的收入会受影响。“尤其是去年刚刚脱贫的农户,需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为农户拓宽蔬菜销路,成了朱森平最近奔波的“大事”。

正当朱森平在棚边打电话时,村民宋润强走过来。宋润强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靠着种植大棚蔬菜摘了穷帽子。前几日,宋润强来村里开会,嘱咐朱森平回兰州时一定要带些自己种的菜。朱森平说:“买上些可以,送可不能要。”宋润强有些不高兴地说:“你给多少钱我都不卖。”没想到,朱森平出发时,宋润强闻讯骑着三轮车赶过来,拎下大半袋子萝卜、1斤多辣椒面,还有从大棚里刚割的韭菜。握着宋润强寒风中冻冷的手,朱森平心里顿时暖流汇聚……他将100元钱悄悄塞进宋润强口袋里。

“驻”进民心 帮到心坎

2018年8月,省文物局配强驻村扶贫力量,朱森平被选派到秦安县五营镇蔡河村帮扶。朱森平走村入巷,用一个月时间访遍了所有贫困户。不到半年,对蔡河村五个组的基本情况已十分熟悉,他手绘了蔡河村地图,将所有贫困户标注记录,并随身携带,对贫困户随时关注。

蔡河村没有过水桥,每当雨季和苏峡水库泄洪时,村民得绕道两三公里,也给孩子们上学带来不便。朱森平多次实地调查后,向省文物局汇报,经协调联系,甘肃风采展览工程有限公司无偿捐资46万元为蔡河村修建两座便民桥。便民桥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兴建,预计今年4月底竣工通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朱森平多方筹措,带着消毒液和口罩第一时间赶回村里,与党员干部一道,昼夜守护在检验卡点,和村组干部一起,背着喷雾器在村里消毒防疫,劝导村民喜事延期、白事从简,与乡亲们心连心、共克时艰。

实在的工程、便民的好处、贴心的服务,乡亲们纷纷为他点赞。

发展产业 民之所盼

蔡河村产业发展单一,村民缺乏增收渠道。朱森平从省农科院邀请来专家,对蔡河村尝试发展旱稻种植的可行性进行调研。经过农科专家的实地考察,认为蔡河村有着良好的旱稻种植条件。

于是,朱森平挨家挨户走访动员,协调引进社会帮扶力量,联系甘肃喜看稻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该项目作为扶贫产业,免费提供种子、专用肥料、技术支持等,并确保全部回收,为乡亲们吃下定心丸。

今年,蔡河村根据农户自愿,已经整合了逾百亩良田,全部推行旱稻种植。乡亲们盼望着稻谷能在自家地里茁壮成长,纷纷表示要种旱稻,朱森平便到兰州协调种子、化肥等事宜。

临回兰州,朱森平遇见宋元堂老叔站在家门口,等着向他道别。因怕错过,老叔索性站在门口迎着风边吃边等,见他来了,赶忙把一个油饼硬是从车窗里塞了进来:“昨晚上刚炸的,好吃得很!”此时,比油饼的味道更香甜的,是朱森平心里的滋味。

扶智扶志 信心倍增

扶贫先扶智。每次走访贫困户,朱森平仔细询问老乡家中有没有适龄学生,在哪上学,有什么困难,并梳理分类,记录在册。朱森平积极向省文物局汇报,争取到天庆集团持续给予蔡河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补助直至大学毕业。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减轻了贫困家庭就学压力,还进一步防止贫困户因学返贫现象的发生。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朱森平与村两委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宜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连续开展“卫生人家”评比活动,通过逐户走访、查看室内外卫生、观察精神面貌、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评出10户“卫生人家”并给予每户1000元奖励。

这项活动火热开展,带来的是村里精神面貌的改善革新,村民卫生观念和环保意识也普遍提高。朱森平与单位衔接,筹集资金2万元为全村506户农户购置发放垃圾桶,继而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精神风貌与实地村容的改善,让乡亲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就在家门口。

脱贫攻坚仍在继续,朱森平仍然工作在村、奋斗在村,满怀对乡亲们的深情,深入田间地头、农民炕头,用日常点滴温暖着乡亲们的心,用务实的帮扶、有效的措施、扎实的工作改善着村民们的生活。

2020-04-15 ——记秦安县五营镇蔡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朱森平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 1 甘肃日报 c185562.html 1 一心为民的帮扶队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