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3月30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利率较上期下降20个基点至2.2%。这是2月17日以来央行首次开展逆回购操作。专家认为,这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进入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阶段,并将传导至实体经济,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去年11月至今,央行共三次调降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利率,且幅度逐次加大。去年11月18日央行调降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利率5个基点至2.5%,今年2月3日调降10个基点至2.4%,而此次则调降20个基点至2.2%。
“此次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标志着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说。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的2020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在抗击疫情的不同阶段使用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策略。在抗疫初期,为保证医疗物资和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以及金融市场正常运行,央行超常规投放流动性并推出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改善,央行又推出了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和定向降准等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马骏表示,央行选择在这个时点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应该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复工复产需求以及国际疫情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因素后做出的决策。同时,调降利率可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此次7天期限逆回购利率下调可视为对这一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
货币市场的利率可以影响银行对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报价,又可以通过MLF利率进一步传导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从而引导贷款利率的变动。多位专家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降或将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引导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曾多次同步调降。此次调降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或将引导LPR进一步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在此次利率较大幅度调降20个基点后,对于我国未来是否还有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和货币政策工具这一问题,马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考虑到国内经济金融情况与国际的差异,人民银行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时保持了定力和弹性,并没有一次用完所有的子弹。”
马骏表示,央行这次调降利率之后,中国仍然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采用常态货币政策的国家,仍然可以通过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强化逆周期调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箱里既有价格工具,也有数量工具,还有结构性工具,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加以运用。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