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齐兴福
兰州石化奋战24天建成口罩生产线、国网甘肃电力投资18.8亿元复工复建31项工程、兰石集团签订约11.5亿元订单……近日,在我省工业企业领域,有关复工复产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甘肃省工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和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决策部署,在做好医疗防控物资保障的同时,组织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复工复产步伐明显加速。
全力以赴做好保障
千方百计恢复生产
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对于没有自产医用防护用品的甘肃来说,形势严峻而现实。一时间,全省消杀用品告急、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省工信厅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抽调精干力量投入到防疫物资的生产组织、对外采购、调度调配及项目建设工作。
位于平凉市的甘肃蓝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是我省最早着手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生产线建设的企业之一。但该公司起初向广东东莞一家企业下单采购生产设备时,订单已经排到了两年之后。
医用防护用品生产线建设刻不容缓。怎么办?甘肃省政府领导第一时间出面协调广东省政府,甘肃省工信厅多次致函、致电广东省工信厅和东莞市工信局进行衔接,平凉市工信局派专人与企业人员一道前往东莞协商。经努力,蓝康医疗公司的这条生产线,从下单采购、运输安装到建成投产,仅用了10天时间,成为我省首条按照医用标准建设的口罩和防护服生产线。
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复工复产、稳定经济运行也迫在眉睫。省工信厅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要求,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划分,引导工业企业差异化分区分级推进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
各市州、县区工信部门也积极行动,全力以赴抓疫情防控,千方百计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兰州市工信局采取市、县(区)联动方式,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工业经济稳增长工作;天水市工信局指导企业采取错峰上下班、轮流上班、居家网上办公等方式,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庆阳市工信局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和原料供给问题,确保企业稳定生产;白银市工信局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类建立问题台账,提出解决方案,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下沉企业搞好服务
多方协作破解难题
近日,省工信厅派出多个工作小组下沉到全省十四个市州,全面落实“四包”工作机制,拟通过包抓企业复工复产、包抓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包抓支持政策兑现、包抓经营困难问题解决,切实推动各地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与此同时,省工信厅结合省里出台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36条措施,要求各级工信部门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嘉峪关市工信局制定疫情期间加强金融支持、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帮助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金昌市工信局协调金融机构合理采取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等措施,减轻企业还贷压力;武威市工信局建立问题台账,协调解决企业原辅材料供应不足、用工短缺等问题;陇南市工信局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临夏州工信局切实解决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难点、堵点问题。
截至2月28日,全省工信系统共接到企业反映的相关困难、问题1378个,累计解决907个。省工信厅累计向工信部推荐我省有融资需求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253家,向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推荐有融资需求企业120余家,已落实贷款合同金额3.53亿元,其中已获得国家级专项贷款1.57亿元、省级专项贷款1.96亿元。
科学管控精准施策
复工复产步伐加快
2月17日,甘肃省企业疫情防控动态监测平台正式启用。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服务,实现了企业、政府之间的工作联通和信息共享。
与此同时,省工信厅还通过甘肃省工业经济运行平台,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在线生成日监测报告和调度台账,既减轻了基层和企业负担,也保证了数据采集的高效便捷和准确。
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对工业企业实施科学管控、精准施策,是我省工信系统推进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工作的一大亮点。酒泉市工信局认真分析研判物资供需形势,为企业协调做好煤、电、油、气等供应保障;张掖市工信局对全市工业企业实施精准研判,落实“一企一策”要求,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定西市工信局运用监测预警手段,积极推进8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平凉市工信局持续抓好华煤集团、平凉电厂等重点企业监测调度,积极协调电煤保障,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甘南州工信局密切监测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对企业分类制定复产计划,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经过全省上下一致努力,全省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步伐明显加速。截至2月28日,占甘肃工业总产值70%的31户重点调度企业中,连续生产和节后复产的已有30户;百户重点监测企业已有81户复产;17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复产1446户,复产率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