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寒
前不久,湖北货车司机肖师傅的故事刷了屏。受疫情影响,多地对高速路口进行了管控,因为各地服务区拒绝入内,1月7日就离家上路的肖师傅,在高速公路上漂流了20多天,直到1月29日才被陕西汉中交警安置在服务区。(据《新华每日电讯》)
这个“人在囧途”的故事令人心酸,却并非个例。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地方也都相继出台了“硬核”措施,目的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层层加码、过度作为。有些地方为了防止外人进入而四处设卡断路,有的地方对疫情严重地区人员一律劝返,甚至有的小区拒绝医护人员入内,还有的小区对武汉归乡人员堵路封门,造成群众有家难回,有路难过。
有人认为,疫情当前,“严防”并不为过。但防疫要科学,管控也要科学。“严防”的逻辑,应当建立在科学防疫和理性判断基础上。洗澡水脏了,总不能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吧。凡事不调查研究、不区别对待、不寻找对策、不想方法出路,只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这样的措施看似“硬核”、看似用力,实则急于求成、做法粗糙、作风霸道。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有一些效果,但也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给百姓造成困扰,甚至造成社会撕裂、地域对抗。其结果,既无助于防疫,也伤了同胞感情。
疫情防控,科学理性更重要。事实上,一些所谓的“硬核”手段,之所以频频被采用,不是说有多好用,而是因为操作简单,且没有考虑对方的处境和具体困难。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反而容易形成简单粗暴的路径依赖。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冷静应对、理性思考、科学判断,才是应有的态度。不仅要考虑这些措施是否有效,更要验证和评估其最终结果究竟如何。中央要求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各级各部门应当更多地思考,如何提高治理能力和办事效率,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防止疫情扩散。我们固然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遏制疫情蔓延,但并不愿看到因为权力失控、行为失范而对经济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各级政府更应“每临大事有静气”,科学判断本地实际,合理调度各种资源,既不缺席缺位,也不过度用力。政策和措施不仅要管用,更要有理性的高度和人性的温度。要衡量疫情扩散的范围、危害程度采取适度防控措施,尽最大可能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合理需求。特别要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多变,考虑到那些有着具体困难、具体需求的人。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头上就是一座山。”身处疫情中的,不仅有风暴眼中的感染者、抗击者,还有社会中的每一个普通人。我们所有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上,多想想他们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