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2月12日
第07版:综合要闻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
【一线抗疫群英谱】

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夫妻“战士”

(接1版)

“为了节约防护服,每个人排班都是12小时,进去时都发了纸尿裤。”田旭东说,加上交接班,通常大家一个班下来就得14个小时。

1月31日,田旭东第一次进入发热门诊。穿上全套的防护服连呼吸都困难,加之平时也不是在传染病环境下工作的专业人员,这让他倍感压力。

2月1日早上9时,结束了一个大夜班后,田旭东想的最多的就是远在武汉的妻子。“我们在这里接发热门诊都压力这么大,更何况她在武汉已经坚守了这么多天。”

田旭东的妻子薛媛是省肿瘤医院院感科主任,由于组建支援武汉医疗队需要各个专业相配合,她和省内其他3家医院院感专家同时被抽调。

“我也是医生,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没有理由拒绝。”1月27日,听到妻子第二天就要去武汉的消息后,田旭东知道他没有理由不支持,但是作为家人,从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为妻子担心了。

没有时间想别的,田旭东和妻子抓紧一切时间,讨论过去之后如何做好防护,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他要让妻子迅速成为一个有专业防护能力的医生。

1月28日清晨,田旭东先去送妻子出发,赶紧又返回医院送同事们出征。那一刻,一股难过涌上心头。

“她刚去就因为气候不适应,咽痛、咳嗽,只能一边吃药一边坚持工作。”田旭东更加担心。作为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院感组的一员,他们的工作就是要监督所有队员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医院感控流程是否合理。

“我这边一切都挺好的,放心吧。”虽然每次通话,妻子总是这样给田旭东宽心,但是他还是能感觉到妻子的疲倦。由于院感的责任感及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内心的压力不言而喻。但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田旭东为妻子感到骄傲。

为了不让双方老人担心,从取消休假那天起,田旭东就和家人刻意保持距离,也不去父母家了。有时间他就给妻子发发信息,妻子也只有回到住地后才能给他回个信息,直到看到信息的那一刻才稍感放心。家人也不敢轻易联系薛媛,每天都是通过田旭东了解前线的情况。

“我知道她在武汉很苦、很拼,只想对她说保重,等你平安归来。”田旭东说。

“武汉的叔叔阿姨生病了,爸爸去帮他们治病”

1月28日,甘肃省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发驰援武汉。137人的队伍里面,就有张正银,他是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男护士。

张正银出发后,妻子王小茜对女儿说:“武汉的叔叔阿姨生病了,爸爸要去帮他们治病。”两岁半的女儿像是听懂了,拿着自己的小针筒,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给家里的玩具打针、看病。

和丈夫一样,王小茜也是一名护士,她在兰大二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

两口子都是护士,而且都负责重症病人的护理,他俩平常的日子,忙起来都着不了家。“我们俩经常一个夜班、一个白班,双休日、过年过节都很难同时休息,女儿全靠婆婆帮忙照顾。”

春节前,两人和往常一样忙碌。偶尔闲下来,看着电视里、手机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报道,他们很为武汉担心。

“年前我们都特别忙,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我俩都各自在单位上班。”王小茜说。

大年初二,夫妻俩同时下夜班,准备回家同家人团聚。走到半道,张正银的电话响起:“张正银,武汉需要支援,你愿意报名参加吗?”此刻王小茜早已明白爱人的决定,对张正银说:“我支持你的决定,我陪你去医院吧。”就这样,两人一起返回了医院。

张正银是一名呼吸治疗师,2018年,他还专门为此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了半年。王小茜心里知道,他正是武汉需要的人。

临走前几天,张正银依然在科室里上班,王小茜为他收拾了换洗的衣服,医院为他准备了专业的装备。

1月28日,张正银随医疗队启程了。

此后每一天,武汉成了王小茜和家人最关注的地方。

在武汉,张正银和队友们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工作。他们每天四班倒,每班6小时。但每一班上班前,准备、穿隔离衣;下班后,交班、脱隔离衣,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每一班,几乎都得用8小时左右。

王小茜说,他只要有时间每天都会给我们打电话。在电话里,他只说一切都好,其他的细节,就什么都不说了。

王小茜深知,在武汉的工作肯定很辛苦,但是爱人怕家人担心,所以打来电话只报平安。王小茜很放心爱人,“他在工作中应变能力很强,这一点我倒是不担心。”

张正银去了武汉,王小茜这边上班一天都没耽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面对的都是父母不能陪护、60天以下的孩子。王小茜上一班,需要12小时。这期间,给孩子们做治疗、喂奶粉、换尿不湿,几乎没有坐下来的时间。遇到离开父母哭闹的孩子,还得抽空抱一抱。每一班上下来,都是筋疲力尽。

回到家里,还得抓紧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弥补工作忙碌的遗憾。

前几天,她所在的兰大二院组建了儿科医疗队,如果武汉需要,他们将会第一时间支援武汉。就像爱人当时一样,王小茜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其实我们都一样,根本就没有多想什么。只是觉得,武汉那边会需要我们,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说到这些,王小茜轻柔的声音里,透着坚定。

“坚守,就是最大的支持”

在肃南县文化旅游系统,有这么一对裕固族夫妇,他们用平凡的坚守,诠释着普通干部对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2月7日下午的肃南县城,依旧不时吹来寒风,这里的天气似乎让人还没感觉到春的气息,行进中可以看到大小灯笼在路边摇曳,但街上行人稀少,多数商铺仍在歇业中,这很难与热闹的春节挂上钩。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街道上多了一些防控疫情的条幅,车载大喇叭不时播放着防疫期间的群众须知。

在城中心繁华地段的裕兴社区楼宇间,一名青年裹着棉大衣,在社区出入口盯着每一位“陌生人”,他叫张志鹏,是肃南县民族歌舞团的一名裕固族干部,今年34岁。今年1月31日,县文旅局领导在微信群中发了个通知,希望系统内各支部自行联系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张志鹏报了名,第二天他就出现在裕兴社区的出入口登记点,开始了“蹲守”工作。

“最怕有些人不理解,劝不住,有时候还脾气大。”张志鹏说,刚开始几天,社区的个别老人观念陈旧,经常不遵守防疫要求,要么不戴口罩,要么没事遛弯,意识不到疫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只有苦口婆心、不停地给他们解释。张志鹏说,随着县上联防联控措施的推进,现在局面好多了,大家基本都有防护意识,人、车进门主动登记,也没有乱串门的现象。

“我已经在这里‘蹲’了六天了,只要在一时,就要负起责任。”张志鹏说,这些天来,基本很少回家。“有点过意不去的是,大过年的,娃没人陪伴,大多时候一个人在家。”

原来,张志鹏的妻子贺霞,也忙碌在防控一线。作为县文旅局的一名裕固族干部,她和5名同事轮流在单位值班,主要是查看全县文化、旅游场所是否按要求关停,各部门联络等。由于两人都在一线值班,家里没人照看6岁的女儿,张志鹏从远在60公里外的牧区老家,把父母接来临时照看女儿。张志鹏说,今年2月2日是女儿的生日,他们两口子都忙,也没买上生日蛋糕,最后在家里自己做了一个蛋糕,凑合了一下。女儿给爸爸妈妈提意见:“这个不像蛋糕!”

县文旅局的同事说,贺霞是个干工作很认真的人,但话少。贺霞说,他和张志鹏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干的都是很“小”的事,不值得一提。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当下,谁说哪个事“小”呢?

2020-02-12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
【一线抗疫群英谱】
1 1 甘肃日报 c173224.html 1 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夫妻“战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