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第09版:生态文明

“资源枯竭”到“高新环保”的华丽转身

——甘肃森续环保公司的创新之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娜

从张掖到陇南,一项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甘肃农村生活环境;从农村污水处理到医院污水处理,一次次业务的拓展让企业越做越强。

短短4年间,甘肃森续环保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实现了从一家资源枯竭型的民营企业,向集产品研发、产销、运维等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服务一体高新技术环保企业的华丽转身。企业的成功转型得到多方面的认可,不久前,森续环保获得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颁发的“2019年度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奖。

而这一切,秘诀就是科技创新。

转型——面对的艰难选择

思路决定出路。

看着如今在环保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森续环保,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它的前身是一家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民营企业。早在2015年,日趋萎缩的市场环境和越来越吃紧的政策约束令企业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如何转型成了摆在森续环保决策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甘肃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能不能从中寻找发展空间呢?一个偶然的机会,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

转型,首先要转变的就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于是,公司请来清华大学的教授讲课、邀请中科院的院士来“会诊”。“那段时间,只要听说哪里有关于农村环境治理的讲座或者论坛,我们都要派人去学习。”森续环保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海介绍,不仅如此,公司还专门派人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取经”。就这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企业上下对于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发展趋势、现状等有了直观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沿这条路走下去的信心。

创新——高效处理农村污水

创新的路上唯有一路向前。

“从一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进而形成具有社会影响的自主品牌。”森续环保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利说。

为此,企业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先后与兰州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建联创研发中心,陆续研发出AO、MBR、MBBR、SBR等污水处理技术和实用新型环保产品。同时,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研发出囯内领先的城镇模块化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成为我省首家具有研发生产环保设备能力的民营企业。几年来,公司先后申请50多项专利,拥有23项污水处理专利技术,其中,3项属国内首创,5项填补了省内污水处理技术空白。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高度分散、污染面源广、程度深、处理难度大、成本高的特性,是国内外许多专家公认的世界难题,也是制约农村环境治理的最大障碍。”张新利介绍,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公司集中科研骨干和专业技术团队联合攻关,并与中科院合作进行科学论证,还特别从日本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硬是攻破了一道道难题,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张新利介绍,村镇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套设备以标准化、模块化为设计理念,以规模化、自动化为生产标准,通过跨界整合先进技术,实现了分散式生活污水高效低耗处理。目前,这套设备不但广泛应用于省内各地的乡镇村社,还远销新疆、辽宁、云南等地,受到农民用户的普遍好评。

几年间,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企业一举摆脱困境,并已成长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具有水污染防治、环境工程设计两项甲级资质,以及lSO9001质量认证、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的环保企业。 仅2019年,企业承接各类项目就多达百余项,业务领域还拓展到医院污水处理领域。

改革——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依靠科技创新,森续环保走上了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而持续不断的改革,则激发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程海介绍,几年来,企业在多个领域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人事制度上,推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外能里”的制度,有效调动和激发职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薪酬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了能高能低、能多能少及多劳多得,按资本、资产、知识、贡献多元参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研发人员持续攻关的积极性,有效破解了一些企业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的顽疾。

在运营方式上,企业引入PPP模式,与甘肃建投合作,有效化解农村污水处理投资大、垫资多和回报周期长、利润低带来的投资风险。2019年,企业承接了张掖市甘州区农村污水处理PPP项目,涉及9个乡镇78个行政村,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76套,不仅是对企业科技实力的又一次证明,项目建成后还将解决甘州区农村污水污染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对未来,程海充满信心。

2020-01-16 ——甘肃森续环保公司的创新之路 1 1 甘肃日报 c169970.html 1 “资源枯竭”到“高新环保”的华丽转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