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1月14日
第07版:我们这一年·2019答卷

【我们这一年·2019答卷】

【创新驱动答卷】科技创新 跑出“加速度”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箭体进行垂直转运。(资料图)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实验环。(资料图)


敦煌首航节能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周斌全

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注册上市、510所新型离子电推进系统搭载实践二十号成功在轨验证;赵红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记增、石峰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刚刚过去的一年,对甘肃科技来说是丰收的一年,一系列具有显示度的科技成果落地开花,一批科技人才在各自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引领甘肃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2019年,全省科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发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带动作用,突出推进脱贫攻坚和发展十大生态产业两大主题,主动服务各行各地,深耕科技创新创业,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着力“集聚、整合、激活、撬动”创新资源,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增加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构筑发展新优势,打造发展新空间,科技创新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我省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2.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1.18%。2019年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1479项,较2018年增长25.51%,284项应用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共创造经济效益517.07亿元。

打通堵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 娜

记者:甘肃科技教育资源丰富,如何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朱晓力(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关键在于增强科技与经济的黏合度,其中,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尤为重要。去年以来,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顺畅等难题,全省科技系统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省科技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落实关于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的实施意见奖励措施实施方案(试行)》,并首次举办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场会,对年度促成在甘落地的技术交易合同额达到标准的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机构,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良好效益的企业进行奖励,下达2000万元专项资金。

2019年,我省共登记各类技术交易合同592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96.4亿元,比2018年增长8.6%,超额实现了预期目标。其中,成交额千万以上的重大技术交易合同358项,成交额147.36亿元。总体来看,技术成果的附加值明显提高,重大科技成果交易平稳增长,技术交易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有所增强。

记者:过去一年,在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科技系统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效果如何?

王晓光(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我们探索出了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为代表的“生产线循环转移+基础研究”、兰州大学为代表的“存量知识产权运营”、兰州理工大学为代表的“成果收益权创新混合所有制”、金川公司为代表的“利基市场+个性化产品+协同研发”等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这些符合各自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成果转移转化模式,给更多科研机构、高校等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去年,我们还将培育新型研发(转化)机构作为重点,力求打通产学研和资本的全链条通道,构建新型创新体系。目前,已认定兰州大学白银产业研究院等11家第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了9家。这些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了政府、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制度性通道,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科研、孵化、融资等功能,在共享创新资源、加速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

高位推进,兰白国家自创区建设提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 娜

记者:过去一年,我们是如何打磨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块“国字号”招牌的?

葛建团(省科技厅副厅长):2019年,我省将兰白国家自创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省之力推进协同建设。一是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供给,省委省政府把政策先行先试作为推进自创区建设的根本保证,出台了支持自创区建设的40项具体措施。同时,兰州高新区出台了“1+4+7”政策体系,白银高新区构建起“3+2+10”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兰州、白银高新区成功申报获批中央支持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并获得资金支持7700万元。这些举措极具含金量,为兰白自创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支撑优势产业,围绕自创区战略定位,实现区划功能科学布局和产业错位协同发展,打造形成石油化工千亿元级和一批百亿元级产值的产业集群,并鼓励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酒嘉、金武、天水、陇东等省内产业创新集群延伸扩散。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先后引进(签约)58个项目、总投资近515亿元。

记者:截至目前,兰白国家自创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它的建设对全省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马锟(省科技厅区域处处长):随着兰白国家自创区建设提速,区域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截至去年底,自创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91亿元,比2017年增长近12%。从创新主体培育来看,自创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2家,比2017年增长27.7%。与此同时,产业落地步伐明显加快。2019年,兰州高新区成立了兰州肽谷研究院,建设应用型兰州肽谷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维昌国际集团建设中以(兰州)绿色产业园,以“一谷五园”建设为核心,先后与10家企业签约,签约总额超过136亿元;白银高新区推进重点项目41个,总投资226.63亿元,大数据产业中心项目、5万加仑芯片级光刻胶项目等项目,填补了白银地区产业空白。

多方施策,人才第一资源引领作用凸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 娜

记者:人才是第一资源,2019年,我们在引进急需科技人才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巨有谦(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19年,我们持续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和培养,依托国家和省上重大专项、重要工程和重点领域开展引才引智工作,精准对接十大生态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引进高端外国人才项目提质增效,科技部批准我省外国专家项目计划11项,另有2个项目入选国家第九批“高层次计划”外专项目。2019年,我省共引进生态保护、工程材料、现代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各类高层次人才近200人次,涉及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也是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交流合作最活跃的一年,一批科研院所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创新合作,推进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等合作交流项目落地。与新加坡易通机构开展合作,促成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与新加坡易通机构签署了共建“新加坡-甘肃引才引智及人员培训平台建设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在平台建设、互访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此外,我省持续优化人才环境,加大人才服务保障力度,让更多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去年共有7位外国专家获得省政府颁发的“敦煌奖”。

记者:科技人才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哪些作用?

王彬(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过去一年,我们探索完善了科技特派员选派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微观领域利益共同体,选派科技特派员9785名,通过“高位嫁接、重心下移”,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科技难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在“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中持续加大对我省倾斜支持力度,获得支持经费2752万元,选派“三区”人才1300人,培训本土科技人才234人,其中经费、选派人数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加148万元、72人。

记者:在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我省取得了哪些成效?

傅小锋(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19年,我们开展了人才评价改革和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出台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制定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充分激发了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鼓励和引导全省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2019年我省共获批国家自然基金立项652项,获得直接资助经费4亿多元。

改革赋能,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强化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 娜

记者: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过去省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那么2019年,我们是如何用足政策红利、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

牛振明(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2019年,我们积极引导政策、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研发支持,实施针对性强的梯度培育发展计划,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平台,打造创新型企业群体。制定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以企业为主体,聚焦十大生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原创技术,组织省级科技重大专项17项,开发有利于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提高了十大生态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推动全省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落实《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共下达奖补资金2.8亿余元,加快高新区、农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加速发展。2019年,全省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52家,同比增长17.5%。

持续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研发投入,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数达678家,较2018年增长10.8%,完成入库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收3.02亿元,有效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热情;认定西北矿冶研究院为我省首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将享受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加计扣除税收减免14亿元。

记者:除政策红利外,我们还从哪些方面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张自强(省科技厅规划处处长):在技术服务方面,按照《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编制印发了《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技术引进指南(2019年版)》和《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省内技术信息服务指南(2019年版)》,梳理了十大类83项技术,追踪研究国内外技术前沿动态309项,凝练出我省技术需求323项,为十大生态产业相关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省科技厅与中国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达成科技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面向科技创新与转化的金融服务,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3年内将为科技型企业投放200亿元信贷支持。2019年,共兑付科技创新券2300多万元,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促进科技创新供需有效对接。

2020-01-14 【我们这一年·2019答卷】 1 1 甘肃日报 c169661.html 1 【创新驱动答卷】科技创新 跑出“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