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2月27日
第02版:要闻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接1版)

从远古的“疏川导滞”,到战国的“宽立堤防”,从汉代的“贾让三策”,到宋朝的“兴筑遥堤”,从明末的“束水攻沙”,到清初的“寓浚于筑”……历朝历代的治黄方略,充分闪耀着先民的智慧,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也造福了沿岸百姓。

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的制约,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加之人为破坏的因素,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黄河安,天下平”,这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新中国成立后,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同心协力、不懈奋斗,终于结束了黄河泛滥的苦痛历史。

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先后开展4次大规模堤防建设,陆续兴建了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等重要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加强,河道萎缩态势初步遏制,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其间,黄河先后发生12次大洪水,但再也没有因此而决口。黄河伏秋大汛岁岁安澜,成就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奇迹。

改变被动治理,实行主动调控,更实现了对黄河的科学利用。通过自流引水、提水灌溉等办法,黄河流域灌溉面积达到1.26亿亩,比1949年增长了10倍。引黄济津、引黄济青、引黄入冀等调水工程,极大缓解了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的缺水状况。同时,黄河水电资源也得到有序开发,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来源。

黄河泥沙为患,根在黄土高原。70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累计建成淤地坝5.9万多座,建设基本农田550万公顷,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泥沙4亿多吨。曾经“山光水浊”的黄土高原,正在迈入“绿水青山”的新时代,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

从传统治河走向现代治河,从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和谐。回望70年奋斗历程,我们党领导人民牢牢把握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成功铸就了中华民族治河史上的辉煌篇章。

从“被动”转为“主动”,黄河治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是,黄河水害隐患尚未根本消除。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必须进一步抓好保护和治理、开发与利用。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我们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以“大保护、大治理”为核心理念,积极融入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必将使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着眼全局、考虑差异,分类施策、协同治理。上游强化生态修复,注重水源涵养;中游抓好水土保持,推进污染治理;下游做好湿地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

黄河复杂难治,症结在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河水挟巨量泥沙,至下游逐渐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最终形成“悬河”。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的弊端,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黄河年径流量仅占全国的2.1%,却又是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面对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节约用水、高效利用。要以水资源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黄河生态保护为重要的背景依据,走符合不同流域段、不同省情区情的发展道路。要发挥比较优势,真正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黄河之水奔腾不息,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守护好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同时,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从青海到甘肃,黄河“两进两出”,入甘南、临夏,穿兰州、白银,在甘肃流经900多公里……重要的地理位置,突出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横跨甘、青两省的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丰沛的冰雪融水,滋养着河西走廊,孕育了丝绸之路,也拱卫着“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生态安全。作为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祁连山对于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滔滔黄河,蜿蜒九曲。美丽的玛曲草原,就位于黄河首曲。逶迤而过的黄河,在这里获得充分补给。玛曲,因此被誉为“黄河之肾”。而她所在的甘南州,有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特征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湿地,共补给了黄河总径流的11%、黄河源区总径流的58.7%。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甘肃视察。其间,总书记深入了解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并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重任在肩,重责在心。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饱含着对甘肃的关心厚爱,寄托着对甘肃的殷切希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着力的重点。

“一山”“一草”,是甘肃保护好、治理好黄河的重中之重。但多年来,由于历史、气候等因素,加之过去人为破坏,这些水源涵养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湿地干涸、草原沙化、水源萎缩,一度威胁到黄河的生态安全。特别是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从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改入手,切实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修复,全省生态环保形势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但同时也要看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过的难关、要啃的硬骨头、要治的顽瘴痼疾仍然不少。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甘肃必须紧扣涵养水源功能定位,主动出击、综合施策,进一步守护好祁连山、甘南草原等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同时,要坚决防止人为生产破坏活动,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

甘肃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土保持区。沿黄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10.71万平方公里,占黄河甘肃段总面积的75%;年平均流入黄河的泥沙达4.92亿吨,占黄河流域年均输沙量的30.8%。早在上世纪60年代,甘肃就开始探索实践小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新修梯田52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和生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已经完成的治理面积,剩下的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进一步解决好水土流失问题,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各地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采取差异化的治理思路,宜田则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分区域防治水土流失,持续减轻黄河泥沙淤积。

由于历史原因,甘肃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沿黄流域,且大多数的支流和分流,径流量小、自净功能不足,对污染的处理能力有限。这些风险隐患,给黄河水体安全带来威胁。近年来,甘肃省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针对水污染问题,坚持“大河”和“小水”齐抓共治,黄河干流水质连续4年稳定达到Ⅱ类。立足已经取得的治理成果,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进重点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工业生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同时,要分门别类实施尾矿库综合治理,推进矿区尾矿和冶炼废渣、废石弃渣整治和重复利用,切实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要坚持生态优良、生产低碳、生活宜居绿色导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同时,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努力抢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致力做好“南向”“西进”“北拓”三篇文章,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沿黄各省区保护黄河生态的成功经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也为甘肃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借鉴。

在“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中,甘肃日报、甘肃新媒体记者奔赴8个沿黄兄弟省份,深入26个地市、32个县区,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数据、科学的分析,集中报道了一批先进典型事例——

四川省最大程度拓展水域岸线保护范围,将重要的天然湿地、具有供水任务的水库和渠道一并纳入河(湖)长制实施范围,并在黄河及黑河、白河沿岸的乡镇聘请生态联络员,真正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山西省坚持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联动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森林管护、经济林提质和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带动52.3万贫困人口增收,使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过程;陕西省延安市大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了山顶集雨水利化、陡坡山脚林草化、缓坡地带梯田化、沟沟岔岔坝系化、田间作业机械化,借助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护体系,全市每年入黄泥沙减少了78%;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因煤而建、依煤而兴,但也因“煤”陷入发展困局,当地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通过“科技提升转”“嫁接改造转”“增量注入转”“结构调优转”“重组做强转”,成功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培育新兴产业,最终实现了从“黑色”到“多彩”的美丽嬗变。

……

一篇篇富有启示性的新闻报道,开阔了干部群众的视野,拓展了甘肃发展的思路。从这些成功实践中充分汲取营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必将助力甘肃在“黄河大合唱”中,奏响精彩的“陇原乐章”。

做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还必须着眼全局、形成合力,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以生态保护为最大前提,走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保护和治理黄河,非一日之功,决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要认清规律、尊重规律、掌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扎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各尽其责,奋力唱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执笔:张洞若)

2019-12-27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 1 甘肃日报 c166251.html 1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