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2月23日
第05版:甘肃新闻

【脱贫攻坚奔小康】

文化扶贫,凸显经济社会双重效应

(接1版)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将农村妇女、贫困家庭组织起来,通过授徒传艺,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探索建立“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农户+公司”等多种模式,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产非遗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脱贫致富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更不能半路“掉线”。近年来,我省举办各级各类培训,在让更多的人通过非遗传承创新走上脱贫路、致富道的同时,也让非遗扶贫渐渐迈上可持续发展的阳光大道。

西北民族大学举办临夏砖雕传承人高级研修班,临夏砖雕扶贫就业工坊11名砖雕技师参加;省文旅厅连续举办两期临夏砖雕产业人才培训班,对包括13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员工在内的职工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掌握预制车间的基本工艺流程,逐步实现稳定就业与脱贫;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对2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构图设计、制作技艺培训,积极扶持贫困群众就近务工、扩大就业……

据统计,近两年来,我省已建成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累计组织培训381期,培训人数973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受训1311人次,开发非遗文创产品64861个,订单订货量23.5万件,学员月平均收入接近2200元。

创新文化服务保权益

2019年8月14日,在白银市景泰县喜泉镇综合文化站的云屏借阅机旁,用手机下载、借阅数字图书的群众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飞阅计划’‘微书房’紧跟时代步伐,很受群众欢迎。”景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安介绍说,在省、市两级支持下,景泰县积极实施乡村“飞阅计划”,在每个乡镇配置云屏借阅机、在行政村建立“微书房”手机客户端,打造“全民阅读”数字服务平台。仅1个村1个月关注量就达5000人次以上,阅读总量3000余册次,人均每月下载图书2册次,“与传统阅读相比,阅读量明显提高,深受群众喜爱和好评。”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近年来,我省以“乡村舞台”建设为载体,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科技普及等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采取“财政支持一点、帮扶单位补助一点、项目安排一点、社会筹措一点”的办法,先后投入经费17.3亿多元,各地财政投入、整合项目资金、吸收社会捐助共15亿元,完成635个贫困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建成了15954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同时,积极推进县域内文化资源、文化项目、文化服务下沉,在全省建成476个文化馆乡镇分馆、520个图书馆乡镇分馆。为4635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送文化、广播、体育器材等设备。积极推进乡村“飞阅计划”,建设了231个乡镇数字文化驿站、582个村级数字文化服务点。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平均每站室内面积达到393平方米,室外面积平均每站达到1800平方米,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室内面积达到60平方米,室外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占有文化场所0.26平方米,有效改善了贫困乡村基本公共文化设施。

截至目前,全省贫困乡村共有1.2万多个民间自办文化社团,固定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群众达到35万人。各级文化馆在贫困乡村举办流动文化艺术展演培训年均达到200余场(次),年均服务群众达到16万人次。各级图书馆在贫困乡村流动图书借阅年均达到58万册次,年均服务基层群众38万人次。

这一系列举措,更加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这一系列举措,更加长远或者颇为隐性的效果是:虽不能“立竿见影”地发挥脱贫攻坚作用,但必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各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打造文艺精品激士气

8月12日晚,由静宁县成纪艺术剧院创排的现代秦腔剧《金果雪里红》,在当地仁大镇西山沟村演出,吸引了周边附近1万多名群众前来观看。剧中村党支部书记梅红带领群众历经艰辛坎坷、发展果业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西山沟村党支部书记刘银代感慨地说:“秦腔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剧种。《金果雪里红》用秦腔艺术反映我们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演绎我们老百姓的喜乐哀愁,尤其是剧中村党支部书记和群众同甘共苦、脱贫致富的创业精神,让我很受启发、备受鼓舞。”

大力实施“十个一”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争取国家艺术发展基金,设立艺术创作专项资金……近年来,我省依托戏剧大省建设,鼓励和扶持各级文艺机构和各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我省特色文化资源和先进典型,推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脍炙人口,反映脱贫攻坚的艺术精品剧目,弘扬我省人民不甘落后、勇战贫困的精神,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斗志和士气。

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以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形式,深入广泛推进戏曲进乡村、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百姓广场文化演出”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充分保障了我省5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83个建档立卡乡镇群众的文化文艺需求。

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我省各级艺术院团创排了《苦乐村官》《布楞沟的春天》《金果雪里红》《倒水湾》《崆峒山下》《盘龙岭》《民乐情》等100多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舞台艺术剧目。争取中央专项经费6500余万元,为建档立卡乡镇演出文艺剧目近1.8万场(次),一大批文艺精品进入了贫困乡村群众的视野,激发了全省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士气、坚定了建设美丽幸福新甘肃的信心。

培植文化人才攒后劲

今年8月27日,全省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馆服务效能提升培训班在兰州举办,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针对甘肃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为来自全省贫困县的近200名图书馆文化馆从业者,作了题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提出了破解发展瓶颈、适应新时代公共文化发展的创新思路和措施办法。

“我省经济欠发达,文化人才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文化人才极其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建设与发展。培养一支懂专业、精业务的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扶贫的应有之义、也是助推脱贫攻坚、夯实发展后劲的重要力量。” 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处长张万儒解释道。

近年来,我省着眼建立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文化艺术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文化人才培养扶持。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先后依托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及天津、浙江等对口援建项目,大力培养舞台艺术创作、文艺编创、图书和文博骨干、“非遗”技能、基层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管理等人才。

——积极实施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等,与高校联合,与省内外各级各类院团结对帮扶,扶持贫困地区艺术人才队伍发展。

——依托国家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支持计划,大力培养贫困乡村文化能人、文化骨干,推动基层文化服务由“送文化”向“种文化” 、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努力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自办能力。

——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致富能力。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措并举、多面开花的培训模式,为推动我省文化建设、助推文化脱贫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我省总计投入经费2.2亿元,累计选派、招聘文化工作者1万余人,培养专项文化人才800人次,年均培训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人员1000人次,培养民族地区基层文艺骨干600余人次,先后评定农村实用文化人才1600余名。其中,临夏州临夏市“三区”文化工作者已覆盖到所有行政村。

2019-12-23 【脱贫攻坚奔小康】 1 1 甘肃日报 c165388.html 1 文化扶贫,凸显经济社会双重效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