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没想到撂荒地也能‘生钱’,租给合作社一亩能收50元的租金呢。”
“那您不种地了?”
“我给合作社打工,给我发年薪哩。收着租金,还拿工资,真好。”
正值立冬,安定区青岚山乡原坪村的骆进元正在合作社的马铃薯基地打工。说起他家的撂荒地出租的事,脸上露出笑容。
话还得从开春说起。今年2月份的一天,乡、村的干部来到骆老汉家里。“快进门吧,不过来了只能喝茶,没有馍馍啊。”骆老汉边开玩笑,边招呼干部们进屋。由于老伴已过世,子女都在外面,自己一个人在家,做一顿饭能吃三天,平时招待客人,难免有点愁肠。
“你家里这20多亩的撂荒地咋整啊?这事你得考虑考虑。是自己种,还是流转出去?”
干部们一到家里,就开始和骆老汉商量撂荒地的事儿。经去年摸底,青岚山乡党委和政府查清,全乡有撂荒地1.6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3.5%。为了解决撂荒地问题,乡上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和推进会,研究撂荒地复垦工作。乡、村干部入村入户,向乡亲们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农户意识到复垦荒地的重要性,帮农户算清经济账。农户们可自行复垦,可流转出租或让种植大户代种等。同时,乡上积极争取草牧业试验试点、土地休耕等项目,引进合作社与撂荒户对接。 (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