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2月13日
第06版: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奔小康】
省财政厅积极落实涉农资金整合

把涉农资金用在脱贫的刀刃上

编者按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按照“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的原则,我省及时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将中央20项、省级14项涉农资金纳入整合使用范围,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县。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省整合资金的规模不断增加。2019年,省级12个部门下达贫困县涉农整合资金277亿元,各贫困县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得到充分发挥。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定西市、临洮县、临夏县、庄浪县、渭源县、秦安县,深入采访了解当地将涉农资金整合用在危房改造、光伏产业、特色种植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措施和成功做法,为我省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

让扶贫资金成为“雪中之炭”

——定西市有效积聚资金助脱贫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定西市,全市7县区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财政自给率不足10%。扶贫资金犹如“救命钱”,对定西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2016年国家改革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至今,定西市财政局累计整合涉农资金83.02亿元。如何使用好扶贫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定西市积极探索,根据自身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让扶贫资金变成“雪中之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

给涉农资金整合撑起“保护伞” 让扶贫资金不再“沉睡”

涉农资金,于贫困群众而言,犹如源头活水,起到支撑作用,但对于一些干部来说,是“高压线”,生怕用不好而担责任。于是,出现“不愿整”和“不敢整”涉农资金现象。

为此,定西市各县区都制定了《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对纳入整合范围的中央17项、省级12项资金全部无条件进行整合。每年都规范编制《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做到整合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定西市财政局局长孙学仁说,为了有效地使用扶贫资金,真正实现“输血”功能,我们成立了由县(区)长任组长的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和“投向科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解决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一系列制度机制的建立,给涉农资金整合这项工作撑起了“保护伞”,让扶贫资金不再“沉睡”。

加强涉农资金整合“顶层设计” 让扶贫资金以切块方式下沉

记者了解到,在编制整合方案时,定西市各县区紧紧围绕各自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将整合资金项目与脱贫成效紧密挂钩。在整合程序上,财政部门负责统计汇总可整合的项目资金额度;涉农部门提出本部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意见;县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财政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整合资金分配方案;县(区)政府对财政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资金分配方案进行审核,提交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

省市财政部门和扶贫部门分3次对县区方案进行“双审”,面对面审核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一对一进行指导,对“应整不整”、没有跨类别使用、方案编制不规范、资金项目要素不全、超范围使用资金等问题形成书面审查意见,督促贫困县认真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同时,市级不断优化涉农资金分配方式,对下安排的涉农资金主要采取切块方式下达。在涉农资金使用上,注重倾听贫困群众的心声,由县区政府根据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统筹安排使用,在资金分配方面重点向深度贫困县倾斜。这些政策的实施,加大了涉农资金实质性整合力度,提高了整合的深度和质量,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筑牢涉农资金整合“防护墙”  让扶贫资金发挥效益

有效整合涉农资金,更要规范使用,不断扎紧扎牢制度的“笼子”,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孙学仁介绍,定西市规范项目库建设,严格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编报项目库,按照实际情况每半年更新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从源头上解决谋划不精准、项目不准确、项目资金“两张皮”、资金闲置等问题。

此外,让涉农资金的使用在“阳光”下进行,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市财政、扶贫、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查。

数据显示,2019年,定西市围绕减贫17.76万人,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漳县、渭源县5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这一目标,累计整合涉农资金21.22亿元,完成年初计划19.24亿元的110.29%。

渭源:加大资金整合 让阳光带来财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渭源县莲峰镇光伏电站。(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纲

渭源,国扶贫困县、我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渭源县光照条件得天独厚,海拔在1930米至3941米之间,平均有效光照时间近12小时。在脱贫攻坚路上,渭源县因地制宜,集中资金,蹚出一条利用光伏扶贫、发展光伏助农增收的属于自己的道路,填补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

走进冬日的莲峰镇下街村,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如同一片蓝色的海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地百姓从未想过,这白花花的阳光也能“生”钱哩。莲峰镇副镇长石睿介绍,目前已建成85.95亩光伏发电站,带动148户农户增收,谋划待建261余亩。现在,已经有百姓向他打听,计划明年开春承包菇棚,实现“棚上光生电,棚下菌生金”呢。

莲峰镇只是渭源县发展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据渭源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渭源按照“建设资金全部由财政筹集、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发电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村上用‘四议两公开’法确定村级公益岗位、村集体以购买贫困户劳动安排岗位、贫困户以公益劳动获得薪酬”的方式,投资5.45亿元建成了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135个,装机总容量60.249兆瓦,实现了所有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

在资金投入上,渭源县严格执行中央和省上政策要求,按照“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的原则,不断加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力度,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投入格局,建设完成了一批带贫效益明显的项目,特别是在光伏产业的建设中通过资金整合,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光伏产业投入力度。渭源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至2019年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57亿元投入到光伏产业。

有了资金,合理布局,让光伏产业产生最大效用才是关键。据了解,渭源县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135个村级光伏电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建设92个,分散建设43个。在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上,确定了每千瓦发电量不得低于1300度,运维合同10年保持不变。

通过积极探索,渭源人民实现“农光互补”的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光伏+食用菌”“光伏+蔬菜”等农光互补产业,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截至今年10月,全县互补食用菌1600亩,设施蔬菜、党参和黄芪育苗等种植业750亩,互补特色养殖业150亩,互补率达到85%以上。

为了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每个电站由村两委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确定电站管护人员,由运维企业负责专业培训、绩效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支付工资,每人年均工资6000元左右,有效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

渭源县改变了单一的光伏发展模式,形成顶上有光伏、地上有农业、周边能务工、重点乡镇有物流仓储配套的产业综合发展格局,发电收益带动1.2万户群众增收,农业产业带动1487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2.36万元以上。

临洮:优先让百姓住上安全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刘思明夫妇在宽敞暖和的屋子里包饺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深冬时节,记者走进临洮县玉井镇杨家台村的刘思明家,他们夫妇正在宽敞暖和的屋子里包着饺子。

“没想到我还能住上新房子。”刘思明直言,没有政府危房改造资金的帮助,他家就盖不起来这几间敞亮的房子。

刘思明家的房子原本是上世纪80年代的土坯房,四处都是老鼠打的洞,墙上常常掉土,后墙墙体也走位了,用刘思明的话说,房子小到“两步就从前墙踏到后墙”。

就是这样的“危房”,住着刘思明一家老小六口人。由于孙子长期患病,需要花费大量医药费,刘思明一家不敢奢望再盖新房。

近年来,临洮县受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全县范围内普遍存在贫困村基础设施欠账大、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培育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贫困户危房改造方面资金需求大、建设任务重,严重制约了全县脱贫摘帽进程,像刘思明家这样的贫困户还有不少。

“有钱,优先解决老百姓的住房安全问题。”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我省及时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县。

2016年以来,临洮县严格按照年度资金需求清单,对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应整尽整,“打通大类”跨类别使用,将1.13亿元整合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

“2017年,我们危房改造所用的整合资金占到了全县危房改造总资金的1/2。”临洮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全面解决特困群众住房安全和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临洮县利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对D级危房户每户补助4万元,C级危房改造户每户最高补助2万元,其他农户提高补助标准,全力解决所有农户住房安全问题。

好的政策,暖如春风。刘思明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的房子又被认定为D级危房,可以得到4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

有了补助资金,刘思明在亲友的帮助下,凑齐8万元,盖起了三间大房子,新房子还有封闭的阳台,冬天也不冷了。

在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农户没有改造危房的自筹资金。针对这些问题,临洮县在继续加大传统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C级危房中损坏程度较低的房屋进行维修加固的构想。

今年,临洮县洮阳镇旭东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邱有学家的房子被认定为C级危房,利用2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邱有学给自家房子加圈梁、吊顶,还重新粉刷了墙,屋子焕然一新。

利用技术操作简便、施工期限短和工程造价低的农村危房加固维修工程,临洮县共改造危房1189户,让更多农户节约建房成本,住上安全房。

房子敞亮了,心里畅快了。近三年,临洮县共拨付补助资金16396.9万元,改造危房5792户,所有C、D级危房改造修建任务清零,危房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的住房,为全县精准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2019-12-13 【脱贫攻坚奔小康】
省财政厅积极落实涉农资金整合
1 1 甘肃日报 c163836.html 1 把涉农资金用在脱贫的刀刃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