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1月26日
第04版:综合要闻

助力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展现人大依法履职新作为

——甘肃省人大及其常委会40年工作综述

(接1版)制定了立法后评估办法,明确了法规立法后评估要素计分标准,委托第三方对防震减灾条例、招投标条例等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并在开展执法检查时对相关法规实施情况开展评估提出立法修法建议,使执法与立法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立法质量和水平。

在提高法规审议质量上,坚持把加强会议组织服务工作与提高审议质量相结合,加强会前调研,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法规议题,就地就近开展调研,确保在审议时有话可说、有的放矢。提前印送材料,及时将相关法规材料送到组成人员手中,保证大家有充足的时间熟悉掌握法规内容。确定审议重点,根据法规内容,确定审议的重点法规案,由相关专委会提出重点问题,供组成人员审议时讨论。聚焦重点讨论,由会议召集人组织引导参会人员围绕立法原意、需要解决的问题、法规文本结构、法规具体条款等进行充分审议讨论。把好审议关口,有关专委会围绕立法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重要条款,研究把好专业关;法制委根据常委会审议情况,统一审议,把好法律关。加强沟通协调,对审议中争议较大但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与政府及有关方面沟通协调,确保法规务实管用。

在指导市州立法上,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业务指导,提高立法能力。把握好原有立法权和新增立法权的关系,指导市州严格按照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提出立法项目,做好立法工作。把握好立法数量和立法质量的关系,坚持立法进度服从立法质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按既定计划完成立法工作。把握好立法和实施的关系,注意法条之间的内在关系,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真正做到法规立得住、行得通。

监督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加强

自1988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将“执法检查”纳入法律监督以来,先后对230多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开展了8次专题询问。40年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同级党委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关切,将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与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相结合,统筹运用实地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监督的力度不断增强,推动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促进了一大批问题的解决,彰显了监督实效与权威。

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自“八二”宪法实施以来,历届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推动宪法的贯彻实施。2015年11月,通过了《甘肃省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我省宪法宣誓制度正式建立。2016年1月,首次组织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举行就职宪法宣誓仪式。2019年,为了深入推动宪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宪法联系点活动,按照“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一部门一特点、一行业一亮点”的要求,确定了12个联系点,各市州、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也结合各自实际,分别确定了1-2个联系点,组织开展活动,并召开座谈会适时加以指导,力争通过抓点示范、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增强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实效。同时,自2009年正式启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以来,严格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截至2018年底共收到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1831件,对审查后符合备案要求的1514件规范性文件全部予以备案。

加强计划预算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在每年听取审议审计工作报告的基础上,于2014年首次听取和审议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报告,2016年制定了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办法,建立了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制度,将听取审议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成为监督工作常态化的内容,让一些“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老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同时,还遴选了26名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实行了决算审查前听取市州人大和专家意见,充分发挥了专家智库在计划预算审查监督中的作用。为了实现预算审查监督的关口前移,从2017年起,全力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实现与省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查询。2018年又将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保障了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的贯彻落实。同年11月,省政府首次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力求向人民交一本国有资产“明白账”。

紧扣司法公正开展监督。40年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立足群众反映强烈、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将法院民事执行、司法公开、司法改革等工作列入监督议题,为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把脉问诊。2018年11月组织部分全国、省、市、县四级人大代表对全省12个市22个县区查处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2019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视察报告,这是人大选择“小切口”督促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一次生动实践,是司法监督方式的一次有益创新。2019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监督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司法监督工作的主体、监督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式,规范了监督的程序,对于全面加强司法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依法加强生态环保监督。40年来,生态环保工作始终是省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从1994年起,省人大常委会以“关注生命之水”“直击违法排污”“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自然保护与生态”“助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等为主题,连续25年组织开展了“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并成为省人大常委会将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工作的典范。特别是为依法保护蓝天碧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省市县乡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参加,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指名道姓点出存在的问题,形成了执法检查报告,为《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作了充分准备。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就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深入5个市29个县区162个单位和项目实地查看,委托9个市州进行自查。为了把“病灶”找准找实,此次执法检查引入第三方力量,邀请3名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撑,邀请30名五级人大代表参加现场检查和座谈会,开展法律知识问卷调查,进行随机抽查暗访。在此基础上,常委会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围绕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及14个省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面实施。

代表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完善

40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制定联系代表办法、代表持证视察办法、实施代表法办法等法规制度,健全代表工作机构,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积极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

加强代表学习培训。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代表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拓宽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职培训、定期向代表通报政情、为代表寄送学习资料、建立学习培训基地和开通“人大代表履职通”等方式,促进学习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代表培训5年计划,并举办6期代表学习培训班和10期业务培训班,组织500多名代表参加培训。

加强代表联系工作。从2003年首次邀请3名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到2018年将列席代表数增加至20名;从尽可能多地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的立法、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和视察调研活动,到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等联系制度;从指导全省各市州、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解决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到实现代表服务联系群众“零距离”,40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把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人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特别是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建立了与列席常委会会议代表座谈机制,每次常委会会议期间,都要召开基层人大代表座谈会,代表们结合自身履职实践,就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加强代表工作等提出意见建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邀请列席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的代表召开座谈会,征求代表对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建议,使常委会工作更接地气、更加务实。

认真办理代表建议。从常委会副主任和各专门委员会督办重点代表建议制度化、常态化到对办理工作进行视察和满意度测评,从现场督办到会议督办、跟踪督办、视察督办、测评督办,40年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职权,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历届省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意见、建议27000多件,全部办理答复完毕,其中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占79%。2018年,在组织省人大代表对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等6个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情况进行专题视察的基础上,对省国土资源厅、省商务厅办理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审议了省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同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完善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重点代表建议的意见》,从选题、程序方式、责任、效果跟踪、工作要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完善了代表建议督办制度;建立了代表议案建议数据库,实现了建议交办、承办、答复、公开全流程网上办理,进一步方便了代表对承办单位建议办理工作的监督。

组织代表视察调研。40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民族地区发展、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工作组织代表从“异地视察”到分专业组视察,方式越来越精细、成果越来越明显,为代表进一步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发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夯实代表工作基础。不断创新代表工作,积极搭建履职平台,探索拓宽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方式和渠道,组织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动。2019年,制定了《甘肃省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的管理使用,有效支持和保障省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根据代表的职业类别、所在行业、专业背景等资源,将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划分为8类、省人大代表划分为15类,分别建立人大代表履职资源库,分类研究代表履职重点,为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指导“人大代表之家”规范化、常态化运行,加强对代表小组活动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代表活动的组织化。目前,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依托2707个“人大代表之家”、2307个“人大代表工作室(站)”,通过走村入户调查研究、走访贫困群众、宣传法规政策、为民帮办实事等实践锻炼,调查研究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增强,履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自身建设在履职中不断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40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廉政建设,为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依法履职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8年1月30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就持续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提出了“守纪律讲政治,重学习强本领,勇担当有作为,转作风严自律”的要求。这既是省委的要求,也是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的承诺。对此,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按照“两个机关”建设的新要求,立足提高能力开展“大学习”,立足多提有效建议开展“大调研”,立足形成合力开展“大活动”,立足体现效果开展“大落实”,使常委会和机关呈现了新气象、展现了新作为。在“大学习”中,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建立人大网络学院,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开展立法知识每月一讲,并通过集中轮训、网络培训、分系统业务培训,加强人大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大调研”中,紧贴全省发展的全局问题、人大建设的重要问题,建立调研项目人才库和课题库,通过联合调研、委托调研、自主调研等方式,重点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74项内容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供省委决策参考。在“大活动”中,坚持竞赛性和经常性活动相结合,出台了具体的意见和方案,制定了活动秩序册,机关全员参与,组织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大落实”中,结合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实际,建立了重点任务周安排、月督查、两月一通报制度,有效推动了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依法履职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40载风雨兼程,40载步履铿锵,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开拓创新、务实进取,一步一个脚印,走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2019-11-26 ——甘肃省人大及其常委会40年工作综述 1 1 甘肃日报 c160858.html 1 助力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展现人大依法履职新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