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1月05日
第09版:百花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母亲学会了打字

胡英军

我的母亲今年53岁。我在北京上班,她和媳妇儿在老家带孩子。

早上,我正上着班,手机收到了母亲发来的信息:“你还好吗?”我赶紧跟媳妇儿视频,问她们在干嘛?媳妇儿告诉我,这段时间,她教母亲学拼音,最近进步很快,一高兴,就用拼音打字给我发了消息。

母亲喜欢发短信,自从前年给她买了智能手机后,她没事就捣鼓。不过,她一直都只是用手写输入法,打字很慢,而且总是出现错别字。拼音打字,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然而,对于母亲而言,却难于上青天。

上世纪60年代初,母亲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三岁时,外婆改嫁了,母亲和外公相依为命,从小就承担了家里的所有事务。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母亲只读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后来的日子里,她所有的认知都是在那三年的知识面上扩展而来的。即便如此,她依旧骄傲:“你爸也只读三年书,但他认识的字没我多,写的字也没我写的好看……”

只有我知道,母亲教不了我任何课本上的知识。从小,我只要遇到难题,母亲只能挠后脑勺,然后拿着我的作业本去请教别人。

有时,母亲也会自我反省:“不是我不想读书,那个年代实在没条件去上学。其实我读书时挺聪明的,但家里活儿太多,每天早上需要做好饭,喂好猪和鸡鸭再去上学。每天晚上放学回家,还得干各种农活儿。外公脾气不好,如果活儿干得不好,还得挨他骂。那时候,家里根本就没什么收入,我们两个人干活儿,也只能勉强糊口,根本没法读书……”

说完,母亲都不忘强调:“我还算是读书多的,我们那一辈人,大多都没读过几年书,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再往前数的话,你外公外婆那一辈人,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基本都不认识字。”

每次听她说完,我想反驳,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肚子里没墨水,脑子里没知识,这并不是她的错。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她能吃苦,从不抱怨生活,这些年,她为了家庭,付出了全部的心血甚至是健康,我能反驳什么呢?

这两年,家里条件逐渐好起来,母亲再也不用干农活,便住到县城帮我带孩子。孩子逐渐长大,正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会尝试教她一些知识。家里买了汉语拼字和数字的挂历,可母亲只会念简单的字母,而且发音不准。

年初,媳妇儿就跟我说,母亲现在年纪还不算太大,完全有能力学习,跟上社会的节奏,她想先教母亲一些基础知识,从汉语拼音开始学起。如今,半年过去了,母亲竟然能用拼音打字了。虽然这并不是什么辉煌成绩,但对于她而言,却具有别样的价值。我能想象母亲兴奋的表情,也能感受到媳妇儿的用心。有媳妇儿的耐心辅导,母亲肯定能学会更多的东西,她们在家的生活一定会更加丰富。这一点,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国家。

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的生活不断发生变化,受教育的程度也在发生变化。母亲那一辈,生活窘迫,读书的条件有限。她们吃了不少苦,生活总是在给她上课。到了我们这一辈,父母竭尽全力,保证孩子上学,大学毕业是基本要求,更多人走向更高的知识殿堂。

虽然母亲知识有限,但现在国家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学习条件也有了保障。在生活之余,母亲可以更好地学习,提高自己。学会拼音打字只是一小步,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适应、去改变。

2019-11-05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1 1 甘肃日报 c157205.html 1 母亲学会了打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