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0月22日
第12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卓尼篇

“藏王故里”的华美蜕变

卓尼县各乡镇妇女在“陇原巧手”培训班上努力学习新技能。

在卓尼县完冒镇红山口观景台,外地游客在拍照留念。徐 健


干群齐心拔穷根 幸福路上奏华章

——卓尼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卓尼县脱贫攻坚紧紧盯住“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举全县之力,聚焦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9年4月,卓尼县摘掉了“贫困帽”,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6731户3.12万人下降到目前的259户1054人,贫困发生率从34.4%下降到1.17%,实现了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92%,“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无因贫失辍学学生;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0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特惠政策全面落实。

强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紧盯农牧村基础设施短板和不足,扎实推进乡村住房、道路、饮水、电网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提升广大群众人居环境。实施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了C、D级危房。近3年完成10个集中安置点、4个插花安置点401户2005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工作,实现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实现100%的自然村安全饮水达标、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硬化)路、100%的自然村通动力电和移动网络。持之以恒抓环境综合整治,在精细管理、垃圾分类、全时保洁、恢复治理、严督实查上下功夫,促使乡村环境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实施了总投资17.7亿元的15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受益贫困户达3482户1.6万人。全面推进“七改工程”,“人畜混居”的传统陋习得到彻底革除,制约贫困村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精神面貌的“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兴产业,让百姓持续增收。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举措,因地因人因户施策,强化资金扶持、项目带动、技术指导和产业链培育。截至2018年底,全县引进大型龙头企业4个,建成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18个,发展产业化企业12家,实现了15个乡镇53个贫困村全覆盖,带动农牧民群众3820户1.8万人。

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以文化旅游业、优质畜牧业、特色种植业为重点的绿色生态产业,大力实施土蜂养殖、蕨麻种植、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等新兴富民产业,确保脱贫群众有稳定可持续增收的渠道。2018年,中蜂养殖1.7万箱,年产值达1000万元。投资1.45亿元,建设了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并全部并网发电,带动贫困户2858户。深入推进“三变”改革,积极引导农牧民以资金、土地、技术等资源资产入股到农牧业经营主体,目前已有3800户贫困户获得分红411万元,户均增收1082元。盘活资产创新模式助脱贫,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脱贫的硬指标,采取盘活集体资产、群众合资入股、项目发展带动等办法,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营方式,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县5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万元以上。通过大力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切实改善贫困户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心,提高贫困劳动力综合素质,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达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的目的,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守底线,织牢民生保障网。教育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落实各项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92%;建有完全小学23所、教学点47个、行政村幼儿园65个,4996名贫困家庭幼儿全部享受免保教费政策。3年累计发放资助金5738万元、受益贫困学生3.58万人次。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坚持县乡村人“一保四有”标准,高标准建成了乡村医疗服务体系,97个村卫生室全覆盖,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2018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0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建立了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18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4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相继建成高标准乡村舞台,实现行政村文体广场、农家书屋、老年人日间照料(活动)中心、健身中心全覆盖,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举办篮球赛、夕阳红文艺表演、广场舞大赛、秦腔表演等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促融合,让百姓吃上“旅游饭”。乡村旅游,是贫困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途径。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同步推进,积极打造乡村生态旅游,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农民入股的形式,将农牧村可用劳动力进行整合,从事乡村旅游经营、农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开办农家乐、藏家乐,成立农(藏)家乐协会;对耕地进行整合流转,统一建成种植油菜花观赏区和特色农产品采摘区,优先吸纳贫困户参与劳务工作,贫困户能从参与景区劳务、销售土特产、土地流转及合作社股份收入等四个方面实现增收,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致富新路。大力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打造了“山水博峪村”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建成旅游专业村12个,打造花卉观赏带及绿色长廊45公里、油菜花观赏区1.4万亩;2018年,实现旅游人数115.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69亿元。

经济发展树新标 描绘未来新蓝图

——卓尼县经济社会发展巡礼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蕴藏着深厚的藏传佛教和绚丽的洮河文化,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洮砚之乡,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神秘驿站,是青藏高原东端一座资源丰富的地质博物馆和原始森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是黄河上游一处天然动植物乐园和主要水源涵养基地,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历史文化大观园……这便是“藏王故里,洮砚之乡”——卓尼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卓尼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铸就了一座座丰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卓尼的发展变化,也成为藏区发展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成为全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真实写照。

“我家房子从深山里的茅草房变成了现在的独栋小洋房。”“我们村赶集的路从长满杂草的崎岖山路变成了水泥路。”“过去的县城,晴日尘土遮天,现在变得干净又整洁。”……

说起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变化,卓尼人民有说不完的感慨。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春风化雨,给卓尼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该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爬山过坎、披荆斩棘,从穷乡僻壤变成了甘南高原上的耀眼明珠。

增进民生福祉。1953年10月1日,卓尼县成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不仅寄托着党中央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代代卓尼各族儿女恒久的梦想。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不忘初心的答卷。

尤其是“十二五”时期,总投资60多亿元事关民生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4亿元,较“十一五”末期增长1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394元,较“十一五”末期增长7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6元,较“十一五”末期增长91%。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统筹各类资金,解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上学、就医、出行、饮水、住房等方面的突出困难,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

投入资金4亿多元,全力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民居住安全问题,改变了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与市容市貌“破、旧、乱”的现象,有力提升了卓尼对外形象和品位。

提升发展质量。新中国成立初期,卓尼的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进入新世纪,该县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十二五”时期,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8个,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和种养业,建成试点村43个,专业养殖1863户、牲畜暖棚4482座,合作社670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近7万亩,优质青稞和杂交油菜基地稳定在2万亩以上,网箱养鱼规模跃居全省第二。农畜产品、山野珍品、民族特需品等加工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把旅游文化作为支柱产业,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中国洮砚之乡——卓尼”成功命名,举办了第十五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和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五年来,卓尼共接待游客15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6.4亿元。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牧村土地确权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简政放权、激发释放市场活力的改革政策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推行“三证合一”,简化办事程序,支持非公经济企业加快发展,金融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签约项目56个,签约资金45.34亿元,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提升了发展质量。

抓住绿色生态这个“最大优势”,奋力打造“绿色卓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树立“抓环境治理就是抓民生抓发展”的理念,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甘南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卓尼县委书记杨武说:“要围绕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卓尼;要纵深推进环境革命,在‘全天候洁净美’的基础上,不断延伸环境综合整治触角,向农牧户‘四台一厕’延伸、向提振各族群众精气神延伸,确保现代文明新风尚成为绿色崛起的主旋律,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现代文明的旅游村镇。”

时间记录开拓者前进的刻度,年轮写下奋斗者追梦的华章。七十年春秋,卓尼如一艘急速前行的帆船,以崭新的姿势出现在世人面前,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物质生活以及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城市更美了,乡村更富了……

塑造清洁新农村  美丽乡村展新颜

——卓尼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初见成效

金秋的卓尼大地上,一条条水泥路通往乡村,一处处文化广场靓丽整洁,村民们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近年来,卓尼县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坚持“三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卓尼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

坚持清理农村垃圾与整治村容村貌相结合

卓尼县把集中清理积存垃圾和治理农村“三大堆”为重点,着力提高农牧村生活水平。以省道306线干道及洮河沿线为突破口,把环境卫生治理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范畴,建成“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的管理运行模式。通过清理积存垃圾,县域内“脏乱差”状况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以前我们家门口及村道路边乱堆乱放牛粪、猪粪、柴草的现象常有,河沟里垃圾多得是,现在公家投资把这里修成了广场,环境变好了,为妇女儿童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

纳浪镇西尼沟村民孙世英见证了村里变化的点点滴滴。

坚持集中整治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相结合

为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覆盖,卓尼县在推行城乡清扫保洁的基础上将整治范围向沟渠、农牧村房前屋后、住宅区卫生死角延伸,从源头上解决垃圾乱倒问题。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依托,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整治环境为突破口,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来抓,明确整治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使各项任务有计划、有监督。

为了让全县人民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做到清扫区域内无垃圾、无乱堆乱放、无白色污染和悬挂物体,城区清扫任务由原来的“一日二扫一保洁”调整为“一日三扫两保洁”,城区生活垃圾清运车全天不定时地在城区各街道巡回收运垃圾,乡镇、农牧村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在指定点堆积和收集点倾倒处理,使视线范围内不见垃圾。卓尼县市容环卫检查大队队长朱月平这样说:“自从全州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卓尼县及早安排,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环境整治问责办法》等制度职责,每周组织一次县直单位、学校、武警官兵、乡镇干部卫生大清扫,使保护环境卫生成了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再加上一日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的倒逼式工作,保证了乡镇、县城卫生长期干净整洁”。

坚持前端治理和终端处置相结合

为彻底解决生活垃圾无法处置的难题,卓尼县在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同时,加快农牧村生活垃圾处理步伐,完善农村垃圾清理工作长效化管理,建立“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截至目前,全县乡镇压缩式垃圾车配备率达80%,重点区域配备垃圾桶790个,购置农用垃圾清运车辆15辆,垃圾斗460个,基本实现了农牧村垃圾的简单处理。同时,配备环境卫生保洁人员2100名,使乡村组垃圾处理有人管、有人干,切实解决了农牧村“脏乱差”的问题。目前,卓尼县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卓尼县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依托,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整治环境为突破口,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来抓,明确整治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使各项任务有计划、有监督。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壮大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随着一系列惠农工程的落实,西泥沟村从2018年开始,紧紧抓住全域旅游的发展机遇,通过统一规划,在房屋墙壁刷上了不同颜色的涂料,注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村里充满了艺术气息,成为新农村颜值的新亮点。

近年来,卓尼县以加快乡村振兴为契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多措并举兴产业、千方百计惠民生、坚定不移促改革、驰而不息转作风,一个个生态秀美、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小康村渐次绽放。

田园靓景无限好 农旅融合谱新篇

——卓尼县木耳镇力赛村乡村振兴见闻

深秋的卓尼大地,处处涌动着加快转型发展、乡村振兴奔小康的激越豪情。

漫步卓尼县木耳镇力赛村的阡陌巷口,风光旖旎的田园、藏式美观的房屋、环境优美的庭院彰显特色。庄前屋后风景如画,勾勒出“宜居、宜行、宜游”的田园综合体锦绣新画卷。

2018年,卓尼县乡村振兴奔小康行动如火种、似号角,点燃了党员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激情,吹响了乡村振兴奔小康的号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用笔描摹出芳草鲜美、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田园胜景,美丽的诗句长久吟唱,曾拨动了无数人的乡愁记忆。

如此归隐田园、返璞归真的田园牧歌之梦,如今,在卓尼县木耳镇力赛村正逐渐变成现实。随着“田园综合体”的强力打造,一幅如梦如画、桃花源般的田园美景,让这个昔日的小村落换了新天地。

2017年,力赛村依托生态文明小康村、农村“三变”改革、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项目,对全村57户农牧户住房进行了特色化风貌改造,并对村内残垣断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建筑进行了集中整治。村内道路进行石板铺装、安装地下管网,新建停车场、三角花园、民俗广场、滨河景观带等,整体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导,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新路子,结合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三大整合”,整合土地资源,对全村200亩耕地进行整合流转,统一建成种植油菜花观赏区和特色农产品采摘区;将全村57户290人中有可用劳动力的210余人进行整合,鼓励农户结合自身优势,分别从事乡村旅游经营、农牧业生产、林下经济作物加工、销售等工作;整合房屋、建筑等兴办农(藏)家乐,成立农家乐协会,统筹规范卫生、饭菜质量、价格等。整合这些资源以股份的形式纳入村级集体经济,由村级集体经济、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全村旅游经营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为全村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木耳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谋划建设力赛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田园体验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区,将打造成为集餐饮、棋牌、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观光田园。在此基础上,立足园区山清水秀、绿色环保以及园区特点,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游玩”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相结合的特色旅游模式,将力赛村打造成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田园综合体。

谈起“田园综合体”这个当下“农业圈”内的热词,木耳镇镇长陈继荣说:“如何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如何建设可持续、有生命力的美丽乡村?这是我们规划与建设的重点,也是田园综合体的核心任务。”

筑梦乡村,将村居变为风景,让美丽风景晋升美丽经济。在力赛村,谈起休闲农业致富梦,村民杨刀加草娓娓道来:“前几年,因为两个孩子要在县城读书,在县城开了个小餐馆,一方面有点收入,一方面能兼顾上孩子的吃住行。现在,两个孩子上大学了,丈夫不能干重体力活,贷款将自家房屋装修改建开办升级版农家乐,进军休闲农旅产业,一年净收入7万多元,既有经济收入,又兼顾了家庭。”

绿色生态,是休闲农业最大的卖点。村民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把自己的农家小院改造成农家乐。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这些农家乐的正式开业,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力赛村农民,定然会将一个个平常的日子,过得更加踏实、快乐、精彩。

与杨刀加草一样渴望寻求新的致富门道的,还有很多村民,他们都信心满满。随着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今后将会有很多游客来到村里,他们的农家饭、农家菜一定会备受游客青睐。

农家乐发展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房前屋后风景如画,引来游客络绎不绝,品尝农家菜肴,增加农民收益,一幅田园综合体的画卷正在木耳镇力赛村徐徐展开……田园综合体不仅将有利于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还将有利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城乡一体新发展。木耳镇在今后的发展中,将通过产业联动、特色打造,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素质,将木耳镇打造成田园风情生态镇、美丽乡村示范区、休闲农业后花园。

谈起对“田园综合体”的定位,木耳镇党委书记杨建平说:“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居民体验农耕生活、欣赏田园风光、品味乡村土产、了解风土人情等乡村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有足够的空间在‘特色’上做文章。”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迎着木耳镇乡村振兴的朝阳,勤劳勇敢的力赛村父老乡亲,辛勤耕耘,编织着美好的生活。木耳镇党委、政府正以饱满的热情,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谱写着乡村振兴奔小康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透过历史的云烟,仿佛看到卓尼这艘充满生机的航船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本版文字:郑培勇 王芝莲 夏光照

2019-10-22 1 1 甘肃日报 c154750.html 1 “藏王故里”的华美蜕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