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0月21日
第06版:新闻看点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扫描——

15项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新华社发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代表在介绍“民用飞机制造5G创新示范应用”。新华社发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外巡逻的5G警用机器人。

工作人员展示基于5G技术的远程互动音乐教学。

顾客远程试衣。本组图片均据新华社

10月20日,15项闪耀全球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这些成果有望为人类生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赋予强大动力。

这15项成果是鲲鹏920处理器、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异构融合天机芯片、统一自然语言预训练模型与机器阅读理解、360全视之眼——0day漏洞雷达系统、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芯片、飞桨深度学习平台、POLARDB:基于储存计算分离与分布式共享存储架构的云原生数据库、思元270芯片、科技向善——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现代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实践、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IPv6超大规模部署实践与技术创新、智慧企业的AI创新与深入应用、Versal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民用飞机制造5G创新示范应用。

据了解,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面向全球征集了数百项各类领先科技成果,涵盖了与互联网相关的基础理论、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领域,聚焦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门类。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推荐委员会”中方主任邬贺铨院士说,按照“公平、公正、权威、客观”的原则,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成立了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推荐委员会。本届委员会由39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互联网业界领军人物组成,15项在会上发布的成果经推荐委员会委员投票选举产生。

“互联网的迭代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智能时代。预见这些变化,正是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的宗旨。”邬贺铨说。(据新华社杭州10月20日电)

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建设

新华社杭州10月20日电(记者朱涵 余俊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会20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接受授牌,启动试验区建设工作。

会议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要求各试验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各自优势和结构转型特点,在数字经济要素流通机制、新型生产关系、要素资源配置、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等方面开展大胆探索,充分释放新动能。

会议强调,各试验区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先机,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着力打造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标杆,做强做大数字经济,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从“靠天吃饭”到“靠云吃饭”:

大数据云技术 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崔力

数百亩彩色稻田、成片的西红柿大棚、黄河口的大闸蟹、西藏拉萨遍地的天山雪菊,通过凤岐茶社打造的“农业大脑”,只隔着一个屏幕,所有种植场景仿佛触手可及。

在物联网、云计算的赋能下,“农业大脑”汇集了所有数据,相当于一个能够实时看到农户信息、土壤湿度、气温情况的总指挥部,田间地头的风吹草动“尽在掌中”。

“我们现在正在规划建设一个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2019年年初正式启动建设,占地约700亩,分28个网格来展现不同的种植场景。建成之后,‘云上农业’试验场就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场景实现云端互联,成为中国‘云上农旅’的一个样板间。”凤岐茶社的总经理傅骞介绍。

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第25年,网络科技早已渗透进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浙江乌镇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面对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风口,农业企业也开始搬到了“云上”。

浙江乌镇的谭家湾遗址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是马家浜文化的重要遗址。时隔千年,乌镇摇身一变互联网之都。穿越千年时空,古老的农业文明与新生的互联网在乌镇来了一次“邂逅”。

在山东寿光的野虎村,农民们种植西红柿,何时应该浇水、施肥,全都是凭经验和感觉,辛辛苦苦种植出来以后,一斤西红柿的收购价大约只有2-3元。

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土壤中铺设三层传感器,就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情况,让农户知道何时该浇水;各项数据指标都能通过物联网实时“上云”,标准化的生产得到了保证。

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作物标准化后,从农产品变为了农业商品,借助农业合作社统一打造的品牌,进入长三角地区的高端消费市场,每斤西红柿甚至能够卖到20元,附加值翻上了好几倍。

售出的农产品,消费者可扫码一键溯源,不仅能看到产地信息,还能够看到农产品从小苗开始的生长全过程,在农户和消费者间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实现“优质”农产品“优价”。

考虑到标准化农业会对农民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傅骞表示,“要培养一批会技术、懂数据的‘新农人’”,因此搭建起了一个“云上农校”,农业专家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远程视频技术“走”进农民的大棚,参与生产全过程,为农民答疑解惑。

凤岐茶社是成立于2014年的创业服务机构,采用“互联网+”的模式构建,截至2018年底,已在国内13个省份孵化出现代农业企业60多家。

凤岐茶社的总经理傅骞说,“我们希望能够带动国内更多的农业连入试验场,对他们进行技术赋能、金融赋能和品牌赋能,助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最终帮助我们的乡村振兴。” (据新华社杭州10月20日电)

记者手记

“互联网之光” 体验智慧乌镇

新华社记者 郑梦雨 李坤晟

站上传送带,记者在大屏中的投影已踏上轻轻竹筏,古老的宫殿、清简的作坊、金黄的稻田跃然眼前,仿佛置身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在第六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40家企业,60余个兼具创新性与体验性的互联网科技项目渐次登场,将乌镇打造成了互联网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方位体验场”。

在会场入口,记者通过人证核验闸机,实现刷脸“秒入场”;经过民航A级认证的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系统,首次在会议中心安检口试点应用;长着一对“大眼睛”的5G巡逻机器人正在互联网之光新场馆外“值守”。

步入新场馆,精彩炫酷的视觉呈现,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令人目不暇接。在一架钢琴上,一双机械臂正灵巧地拨动“手指”演奏《茉莉花》。乐曲奏罢,机械臂还优雅“起身”,向观众致意。

在阿里巴巴展台,AI魔镜结合AI情绪感知分析技术,正与参观者进行情绪诊断互动。通过对人类表情的深度学习,AI现场识别观众的情绪,并与观众进行“心灵对话”,根据观众的心情即兴播放氛围音乐。

在航天科技体验馆,记者不仅操作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实验,零距离接触舱外航天服,还化身航天员登陆“月球”,在“月球表面”迈出了自己的“一小步”。

有道翻译笔“秒速”识别纸上的字符,并同步将英文翻译成中文;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可以实现紧急情况下的远程报警;分处两地的老师和学生,通过5G+4K技术,实现音乐课堂的远程教学。VR滑雪、VR高尔夫、VR乒乓球、太空漂移车……若干前沿热点技术在本届互联网大会上绽放光彩,观众可以在一批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体验项目中感受到千年古镇的别样魅力。

互联网之光又一次点亮乌镇水乡,这个古老的小镇正在智慧化的科技列车上向前飞驶。

(新华社杭州10月20日电)

2019-10-21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扫描—— 1 1 甘肃日报 c154294.html 1 15项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