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0月10日
第05版:生态文明

为有源头清水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 砚

近日,记者走进洮河与广通河交汇处的广河县经济开发区,随处可听到各个厂区机器的轰鸣声。这其中,有一个厂区的声音与众不同,那是水波翻滚的哗哗声。记者凑近一看,一个庞大的反应池中,未处理的稠黑液体在上下翻滚,释放出的大小气泡堆积在水池中央。另一个反应池中,青绿色的污水从不同的渠道中穿过,随着水流缓慢地向渠道尽头涌去。

这里是广河县经济开发区中新建的一所工业污水处理厂。

广河县经济开发区近几年发展如火如荼,逐步形成了以皮革毛纺、建材物流、电子商务为主的特色产业,现有入驻企业47家,其中皮革企业就有6家,毛纺企业5家。

制革产业是一个产生大量工业废水的行业,存在着排污量较大、污水成分复杂的特点。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做好污水治理应该责无旁贷,但斥巨资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怎么算都是一个赔本买卖。因此,长期以来,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是“各自为营”,安装简易污水处理设备,经过预处理后排放。处理过的水勉强达标,离“安全、清澈”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一项项最严格的排污标准出台,倒逼地方政府、企业行动起来。

企业不愿做,政府担其责。2017年,广河县紧抓水污染治理难点痛点,集中资源力量,投入1.45亿元,为经济开发区建设一个具有日处理2万吨能力的污水处理厂,该厂已承担起开发区内较大的4家涉水企业排放污水的处理任务,年内将实现开发区涉水企业全覆盖。

污水处理厂负责人高秀东告诉记者,仅凭肉眼无法确认污水处理是否已经符合最严标准。他带领记者来到监控中心,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工业污水从进水到出水的每道工序都得到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一个重要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COD的数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污染情况越严重。

记者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在沉淀池这道工序中,进水COD为202.98毫克每升,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出水COD已降至48.72毫克每升,处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50毫克每升以下。

不仅仅是COD,包括出水的磷含量、氨氮含量等多项数据都在大屏幕上实时记录。“这些数据与临夏州生态环境局、省生态环境厅、国家生态环境部实时共享。达不到排放标准,每个环节、每个时段、每个部门都有记录。”高秀东介绍。

与工业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的,还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去年5月,广河县三甲集镇已经完成20.13公里污水收集管道建设,三甲集镇水家村、陈家村、沙家村、东关村、上集村等5个村的沿街村庄、商铺、住宅小区及康家易地搬迁小区的生活污水都被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

三甲集镇餐饮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知名的“河沿面片”、手抓羊肉成为美食爱好者们竞相“打卡”的目标。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小镇街头的环境卫生却令人失望。其中一家餐厅的负责人马德录告诉记者,前几年,沿街餐馆的厨余污水都是直接倒在路边的管道里,时常发生堵住下水管道的情况。

“那时候,下水一堵,污水就漫到大街上了,四处横流,臭气熏天。环境这么差,来咱这儿的客人咋还有食欲呢!”马德录说道,“现在修了专门的管道,污水有地方倒了,路面干干净净。环境卫生好了,给咱广河也挣面子,游客也越来越多了。”

2019-10-10 1 1 甘肃日报 c152283.html 1 为有源头清水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