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0月09日
第02版:要闻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②】

保护草原,让母亲河青春永驻

(接1版)

“没有了草原,我们牧民就没有了依靠。”才白听说政府要治沙,第一个举双手赞成。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才白投身治沙事业,如今,才白家的沙化草场绿了,他还当起了草原管护员,每年能有1.2万元的工资。

治沙,靠的不只是勇气。一开始,玛曲照搬河西地区的治沙模式,效果却并不明显。草原不同于戈壁,温度、湿度、海拔都有这里的特殊性。

“照搬不行,我们就不断探索经验。”玛曲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项目负责人马建云说。一开始,他们种植的披碱草和灌木不耐寒,根系也比较浅,一到冬天常常连草带根一起被风吹跑。后来,在披碱草中混种燕麦,利用燕麦强大的根系保护草种,再在沙丘表面混铺黑土和牛羊粪增加稳定性。几年下来,玛曲探索出了一套颇具当地特色的治沙模式。

2012年至今,玛曲县已经治理流动沙丘2.54万亩,全县五分之一的沙化草地得到了有效治理。

治疮修疤,让草原重焕新颜

“比起治沙,草原鼠患治理起来要难得多。”马建云告诉记者,一度日益猖獗的鼠害也是草场退化的一大原因。

曾经,玛曲许多牧民的草场里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鼠洞,地下鼠啃坏了牧草草根,导致牧草减产。地上鼠打起高高土包,翻挖的土壤随风扩散,形成的黑土滩像疤痕一样布满草原。

“草原治鼠是个技术活,地上鼠要靠生物毒素药杀,地下鼠则需要捕鼠设施捕杀。”在玛曲县尼玛镇萨河村黄河沿岸的草原上,我们碰到了来自四川遂宁的唐训平。自打2012年玛曲启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项目后,他就来到这里,参与治鼠。

说起灭鼠,唐训平头头是道,一个鼠洞多少药,一个鼠夹埋多深,都很讲究。

“人工治鼠只是短期手段,更长远还得靠生物防治。”马建云说。

马建云所说的生物手段,其中一个主要措施就是“招鹰架”。翱翔天空的雄鹰,是鼠类的“天敌”。但飞临草原的雄鹰越来越少,又高旋在天空不肯下来。怎样让老鹰重返草原?

老鹰喜欢登高望远。现在,依托草原治鼠项目,在玛曲草原,每500亩就树起一座鹰架,专门用以引来山区的鹰驻留。每10个鹰架还要建起一座鹰巢,让雄鹰在草原地区繁衍生活。

为了治理草原鼠患,当地相关部门还四处探寻良方。去年,玛曲县专门从外地引进了10只银狐放归草场用以灭鼠。甘南州还专门建起青藏高原鼠害天敌驯化繁育生态控鼠基地,积极探索无害化生物防治技术……

现在,甘南州草原鼠害面积从10年前的1575万亩缩小到795万亩,减少了近一半。

退牧还草,保一河清水东流

草原不仅是甘南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土稳定器”。对于这里的生态,不仅需要铁腕治理,更要用心保护。

近些年国家出台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不但让牧民群众理解了保护草原的重要性,还给他们带来了实惠,让他们打消了后顾之忧,极大地保护了草原。

玛曲县河曲马场第五牧业生产队一共有98户牧民,平均每户都有上千亩的草场和100多头(只)牛羊。在草原生态恶化的那几年,全队有一半的牧民家草场都发生了严重的沙化和鼠患。

“政府出资为我们治理草场,现在还有了草原奖补,减少牛羊就能拿到补贴,国家给我们每年每户平均发1万多元。看护自家治理好的草场,还有单独的管护费用,国家对我们牧区实施的政策太好了!”牧民丹增久美高兴地说。

草原得以休憩,生态有了好转。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各项生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甘南天然草原得到有效恢复。甘南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建设科负责人安小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截至2018年底,全州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96.87%,相较于10年前提高4.87%;

全州中度以上退化草原比2004年减少了近三成,剩下2313万亩;

全州草原平均草群高度增长了近一倍,鲜草产量提升了三成;

……

草原上的草绿了,黄河里的水清了,牧民群众的日子好了。秋日的甘南草原上,黄河静静流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2019-10-09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②】 1 1 甘肃日报 c152052.html 1 保护草原,让母亲河青春永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