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2019年9月17日,兰州大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的日子。
细数这所大学的发展史,会发现它与国家命运,西部建设,甘肃发展密不可分。
解读这所中国最西端“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的“成长密码”,会发现这样一组词汇:坚守西部、追求卓越、逆境突围、争创一流。
地处西部,让这所大学的发展之路注定充满艰辛;根植西部,也让这所大学有了独特的研究方向和使命担当。
建校110周年的兰州大学依然年轻,它正在以全新姿态和面貌,走进新时代,迎来新发展。
坚守西部的执着担当
在兰州大学逸夫生物楼一楼大厅,一尊铜像安静地立在那里,注视着来往的学子。
这位手持书卷的老人是我国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奠基人郑国锠。从1951年留学归国,到2012年在兰州去世,郑国锠坚守西部教书育人61年。
当初,在郑国锠回国时,南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和兰州大学都邀请他与妻子去任教。他们最后决定来兰大。
郑国锠说:“如果只是为了优越的条件,完全可以留在美国。既然选择回来,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创建于1909年的兰州大学,前身是甘肃法政学堂,后几经变化,1946年在原国立甘肃学院基础上建立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迅速发展壮大,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60年被党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