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9月08日
第01版:要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兰州:点亮“夜经济” 打造“不夜城”

夜幕下的兰州市永昌路、正宁路夜市。 本栏图片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 健

夜间经济正在兰州市悄然兴起。

今年上半年,兰州市餐饮业营业额达到141.2亿元,增长15.2%,其中夜宵外卖的增幅达到了50%。全市已形成独具特色、健康时尚、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新格局,有力促进了消费转型升级和旅游提质增效。

兰州是怎么做的?

“在食、游、购、娱、演等方面大做文章,扩大夜间消费市场,吸引人们增加夜间消费投入。”兰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夜间经济是一座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兰州市以“丰富夜生活、发展夜经济、打造不夜城”为目标,积极适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新变化,着力培育出了一批新的业态。

突出地方特色,全力做好“食”的文章。

每天夜幕降临,正宁路夜市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这条兰州市有名的夜市登上荧幕,成为响当当的网红“打卡”地。甚至对一些来自外地的年轻游客来说,没有逛过正宁路夜市,就等于没有来过兰州。

正宁路夜市只是兰州市深入发掘特色饮食文化,所培育的为数众多的业态丰富、特色鲜明、消费便利、市场繁荣的“深夜食堂”之一。花田巷、农民巷、金牛街、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以及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名菜、名果、名品、名店,已经让这座城市的“餐桌”变得越来越丰富。

据统计,目前兰州已建成夜市街区33条,营业面积达25万平方米,经营户3000余户,创造就业岗位1.8万个以上。

立足黄河风情,全力做好“游”的文章。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经过多年持续建设,西起西固区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长达47公里黄河风情线已成为兰州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是兰州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黄河风情线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夜间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志勇说,近年来,兰州市实施了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提高黄河沿线夜景亮化水平,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黄河水面灯光秀。

与此同时,兰州市加快黄河水运开发力度。全市已建成8座功能完善的水运码头,5座港区、28艘趸船得到改造提升,推出了以串联黄河风情线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为主线的“水上兰州”深度体验一日游等旅游产品和线路。

目前,兰州市已拥有12条水上航线,配备各类船舶140余艘。在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4000人次。“黄河‘水上巴士’”荣获2019首届“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创意奖。

“这些努力,都让兰州市民和游客的夜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张志勇说,如今很多人将黄河风情线比作兰州的“外滩”。

完善服务配套,全力做好“购”的文章。

购物、吃火锅、看电影……几天前,兰州市民张磊与妻子在万达广场度过了一个十分放松的夜晚。

“白天工作比较忙,夜晚才是生活的开始。”他说,这几年,随着兰州夜生活的丰富,已经习惯了夜间消费。

群众的需求是城市努力的方向。

(转2版)

2019-09-08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1 1 甘肃日报 c147949.html 1 兰州:点亮“夜经济” 打造“不夜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