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8月22日
第01版:要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一份用六十年写成的治沙简历

新华社记者 马维坤 姜伟超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喜欢到沙漠寻求征服自然的刺激。但从1959年开始,就有一群人已经在沙漠里常驻,探索人与沙漠的相处之道。这群人就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60年时间穿梭,这个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专业治沙研究机构之一,从腾格里沙漠到巴丹吉林沙漠再到毛乌素沙漠,漫漫风沙线上,写满了他们的治沙故事。

点灯者

新中国成立后,有丝绸之路“黄金通道”之称的甘肃河西走廊,依旧半壁黄沙。1959年4月,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在竺可桢先生的宣布下正式成立,翻开了新中国治沙科技史上的第一页。

试验站就是几间简陋的帐篷,深扎在沙井子上。几支考察队从这里出发,在腾格里沙漠西部边缘两条25公里长的线路上,187个定位点对风沙流的结构、风蚀、积沙进行着常年观测……

短短四五年时间,科研人员基本摸清了风沙流运动的基本规律,梭梭沙丘造林获得成功,初步的研究成果开始在民勤以及河西走廊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科研人员在总结当地民间“土埋沙丘”和“泥漫沙丘”固沙法的基础上,首创了黏土沙障固沙技术。60年后的今天,黏土沙障压沙和沙丘梭梭造林,仍是河西走廊及西北广大沙区最基本的防沙治沙措施。

1980年3月,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升级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防沙治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研究所先后研发出新型沙障材料10多种,集成和研发“黏土沙障+梭梭固沙造林技术”等流沙治理、植被恢复和资源保护利用等关键技术40多项,在我国北方辐射推广面积530多万亩,治理沙害320多万亩,保护农田4620多万亩。

领航者

物竞天择,但从不绝人之路。

你见过沙漠里产的米吗?沙米,一种比芝麻还小的米,长在类似于蓬草的植物上,用大火快煮,香味易发,实属面食极品,但产量极低。每到沙米收获季节,沙漠边缘的人们进入沙漠俯身摘米。一日劳作,仅够给孩子嘴里添点零食。

在甘肃治沙研究所几代人的研发下,而今,沙米种植成为产业,各种产品摆上商店柜台,远销全国。

你见过沙漠里长松树吗?在民勤以及河西走廊沙漠农田边缘、道路两旁,栽植有一排排、一行行整齐的松树,这就是樟子松。

每年的三四月是一年当中沙尘暴的多发季节,也是最需要抗沙植物发挥作用的时候。(转4版)

2019-08-2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1 1 甘肃日报 c145135.html 1 一份用六十年写成的治沙简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