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白德斌
每天,丁忠在办公室是最忙碌的一个,他干工作从来都不拖沓,经常是把工作往前干,而且是任劳任怨。
“从小,我父亲就教导我们要有公心,干什么事情不要存私心。我后来才感觉这是一名共产党员最朴实、最真诚的初心。”今年已经54岁的丁忠说。
在工作中,丁忠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奋战在反腐败斗争的一线。曾荣获三等功一次,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然而,在工作之余,丁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公益事业——关爱抗战老兵。
丁忠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抗战老兵,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受父亲的熏陶,丁忠不仅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而且在闲暇之余也要为社会作贡献。
关爱抗战老兵的公益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心和担当。
寻 访
2014年8月,丁忠参加了一个抗战纪念活动,聆听抗战老兵们的峥嵘人生故事,触发了他心里的一根弦。
“我当时心里忽然就冒出来一个想法,就是要多听听这些老前辈讲革命年代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那种心里的震撼是任何电影里、书本里找不到的。”丁忠说。
寻访抗战老兵,就这样成为了丁忠工作之余的一项重要事业。丁忠组织成立了一支以寻访、关爱抗战老兵为宗旨的志愿者公益团队,发动团队通过媒体报道、入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有关抗战老兵的信息。同时,公益团队积极联络省内外其他关爱老兵的公益组织和相关机构,广泛收集、发掘信息。
从各个渠道搜集到的海量碎片化信息中,丁忠和他的公益团队通过耐心的比对、印证、深入探寻等方式,逐步唤醒了抗战中一个个鲜活的老兵形象。截至目前,他们共在省内找到抗战老兵47位,现健在27位。其中,年纪最轻的93岁,最大的已经102岁。
寻找抗战老兵的过程是漫长的,但这种举动却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丁忠的志愿者团队从一开始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人。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被老兵身上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信念与信心。
关 爱
探望抗战老兵、倾听抗战故事,丁忠和他的公益团队与老兵们一起追寻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
2015年春节前夕,丁忠得知91岁高龄的抗战老兵买有才患有眼疾多年,生活困难,就带着志愿者捐助的慰问金及物资前往其所在的广河县农村家中慰问。
老兵买有才拉着丁忠的手激动地说:“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们好啊。”丁忠深深地感受到,这件事对老兵买有才一家来说,就是感觉到党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谋幸福,而对他自己来说,则是兑现一名共产党员初心许诺。
每一次探望都让丁忠感受到抗战老兵们在残酷的战争年代矢志不渝和甘于献身的精神,感受到老兵们在和平年代的铭记初心和淡泊名利,自身也经受着一次次的心灵洗礼。
2017年重阳节期间,丁忠与他的团队自筹资金为抗战老兵举办以“铭记历史,致敬抗战老兵”为主题的纪念活动,邀请到了在兰州的9位抗战老兵,活动中,志愿者与老兵共忆党的光荣历史,共叙紧跟新时代步伐,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这不仅让每位到场的老兵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也让丁忠和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是怎样用生命与鲜血垒砌了向新中国成立的通途,同时,也筑牢了大家信党、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忠贞信念。
传 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丁忠时刻不忘入党初心使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丁忠专门选在纪念“七七事变”82周年之际,带领公益团队看望了平型关大捷英雄杨修明、百团大战英雄王之生、14岁参军曾担任彭德怀元帅贴身警卫的庞雨水、刘邓大军骑兵团骑兵马云峰、彭德怀元帅司机顾良臣、参加开国大典英模李嗣业、弃学从戎远征军战士余学陶等老兵,记录下他们身上承载的共产党员的初心故事,然后讲给同事、家人、朋友听。丁忠把这些故事都写了下来,准备结集成册,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激励大家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时间飞逝。丁忠把关爱抗战老兵这个事业扛在肩上已经五年,每年捐款和自费看望老兵花费累计已经支出3万多元,但他从来都不会细算账。“只要力所能及,我一定全力帮助他们。因为,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丁忠说。
丁忠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他退休后能够到全省各地去把老兵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特别是到学校去讲给孩子们听,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打牢思想根基,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无论走得多远,都不会忘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