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8月02日
第05版:理论

持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魏相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根据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和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劳动技术技能,增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的脱贫,是教育精准扶贫的任务。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挖掘和发挥各项扶贫政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查漏补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和发展,推动精准教育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大投入完善贫困地区教育硬件是精准教育扶贫的基础。各级政府要积极筹措经费,加大贫困地区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完善贫困地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高中等校园体系基础建设。针对目前贫困地区孩子就学远、不集中,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配套建设好教学及辅助用房、计算机室、图书室、宿舍、食堂等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硬件。保证所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有人教,接受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现代教育,使贫困地区的孩子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保证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在教育领域落到实处。

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是精准教育扶贫的有力保障。贫困地区的学生资助关系着教育公平、脱贫攻坚和社会公平。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结合各地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很多教育扶贫政策,这些政策的长期实行,确实保证了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有效推进了教育扶贫工作。要坚持不懈全面落实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相关政策,落实好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实现“应补尽补”“应免尽免”,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辍学,确保教育惠民政策在教育各阶段落到实处,保障精准教育扶贫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准教育扶贫的有效保证。一是要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特殊津贴,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的生活条件,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增加人文关怀,组织“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二是制定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发展的倾斜政策,在职称评定、进修、交流学习等方面提供倾斜政策和平台,使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感觉在事业上有奔头,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实施贫困地区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组织严格考试,对合格者颁发证书,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不断促进贫困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适应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的专门师资。通过综合政策的实施,建设一支适应贫困地区环境条件、责任心强、教学水平优秀、能力突出、留得住的优秀教师队伍,保证教育扶贫持续推进。

加大职业技术培训是精准教育扶贫的有效手段。要加大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对初中或高中毕业以后不能继续就学的青年,积极引导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集中优势资源在贫困县至少办好一所高质量的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优化职业教育学科配置,紧紧围绕适合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利于特产资源开发,符合龙头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设置相关专业。加大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质量,吸引有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也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专业技能和自身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19-08-02 1 1 甘肃日报 c141716.html 1 持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enpproperty-->